幼升小妈妈们“羡慕链”背后的努力


琢玉记 | 幼升小妈妈们“羡慕链”背后的努力

孩子是块璞玉,

就看家长怎么去雕琢。

文 |Fang 主编 | 苗小苗

自12月11日启动“幼升小”项目以来,

目前已有1500+幼升小目标家长加入了我们的社群,

其中300+收听了付费社群课程,

接近80位家长,带孩子参加了游园模拟考。

社群里,家长们各有各的焦虑。

有人担心孩子好动,专注力不够,

有人担心孩子表达力不够好,

也有人怕孩子跌在“自理能力”上。

小编随机采访了目前正在几古升升学园上课的学员家庭,

有意思的是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羡慕链”:

不是羡慕A娃逻辑好,就是羡慕B娃运动强,

C娃的表达能力杠杠的,D娃口语溜溜的……

好在,通过一个阶段的练习,

孩子的“短板”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提升。

今天的文末也有“游园真题线上打卡”社群活动,

跟着组织练习自理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

也能从某种程度上提升孩子的短板呢!

欢迎找到组织报告。

过去的半个月,

关于幼升小,我们做了3篇深度采写:

第1篇:

虽然只有4%的可能,妈妈还是希望你能上外小呀!

第2篇:

在幼升小这条路上前仆后继的家长们,要过的第一道坎儿。

第3篇: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外小这些题可以把娃考哭!

01

逻辑能力让人发愁的乐乐

乐乐5岁+,2020届的准小学生,

目前就读的是一所蒙氏幼儿园。

乐乐刚好下课,自己过来找妈妈,

打开水杯喝水,有点热,自己脱掉了外套,

告诉妈妈放在了教室后面。

琢玉记 | 幼升小妈妈们“羡慕链”背后的努力

从细节看,

乐乐的独立素质和表达力,还不错。

妈妈说,哪儿都好,就是逻辑太差了。

差到什么程度呢?

简单的abab型排序,都很难理解,

换着花样讲,口水都讲干了,

她还是不懂,你说心塞不心塞?

幼儿园比较尊重孩子的意愿,

简单说:孩子不愿意做(学)的事情,

老师是不会强迫的。

不擅长逻辑的乐乐,在十分宽松的环境下,

一路“逃”到大班。

冲外小,会考逻辑!这下无处可逃。

妈妈一面听某机构销售推荐:

玩积木搭建可以锻炼逻辑,

这句话一击命中妈妈的软肋

她用余光瞟见孩子,好家伙!闷不做声地玩了起来,

兴趣是学习的极佳契机,妈妈舍得花这钱。

一学期下来,孩子积木搭建是像模像样了,

前后上下左右空间方位感不错,

但一到思维训练,妈妈还是一如既往的心塞

哪里出了问题?说好的锻炼逻辑呢?

妈妈事后反省:

搭建积木可以培养孩子的空间感,

但在促进逻辑能力上,效果一般。

选择幼升小机构,乐乐妈比喻:

跟当初选择孩子尿不湿、奶粉品牌一样费神。

她走过的弯路,有的父母也正在路上

接触几古升升学园,首先试听的是逻辑力的课程。

试听课安排在下午,一个班10个孩子,

下午3点多,孩子们的精神还不错

老师在讲空间概念,

一张图:小男孩在沙滩上晒太阳,

问:小男孩的上面、左边、前面是什么物品?

哦,原来是“相对的空间概念”。

还不在乐乐的能力范畴。

老师请小朋友们模仿“小男孩”的姿势,

代入式感受空间,三分之一的孩子已经领悟。

老师继而拿出“小汽车”模型,

让孩子们在小汽车的前后左右放上教具。

方法简单,玩几个来回,

孩子们“相对空间”的理解,基本到位了。

琢玉记 | 幼升小妈妈们“羡慕链”背后的努力

一节课45分钟,第二节课,难度进阶。

一只小兔子要去朋友家,十字路口是向左还是向右呢?

乐乐课上有点慌乱,看得出,对新知识的驾驭还不太熟。

课后乐乐告诉老师:

小兔子往左还是往右,我都有点晕了。

老师安慰,通过不断练习,

我们会越来越清晰的。

班里逻辑好的孩子,也是坚持练习的结果

来几古升升学园上课有三个月了,

乐乐喜欢跟妈妈玩课堂上的逻辑游戏,

时常自我练习:

“妈妈的左边是我,右边拿着书包,”

妈妈从心里为孩子打call,

许多成年人都畏难止步,这个孩子却迎难而上

冲外小,是万人过独木桥,

难字当头,但孩子已经拧上发条,

做父母的有什么理由不为她加把油?

敲黑板:

2019年外小逻辑题长这样,

十个孩子一组,11-20号先到白色阅读区看书,再到红色创意区画画,最后到蓝色休息区分享玩具;穿着不同民族服饰的小人,送他回家(把贴纸贴到对应的房子上)。

逻辑题不是纯粹的运算题哦。

几古升升学园,有别于其他幼小衔接,

不局限在基础运算层面,

全面培养孩子的各项能力,

为孩子学习打下扎实的能力基础。

02

逻辑好,表达却犯难的谦

谦是典型逻辑好的孩子,

乐乐妈实名羡慕。

谦妈却感叹:孩子嘛,都有长处和短处,

谦的逻辑力不错,一是跟上了老师的节奏,

二是我们自己在家练习的勤。

但谦的性格内向,

表达方面总是不够出彩

好在几古升升学园的表达课上,

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练习,

谦开始有进步了。

今天的表达课上,

孩子们坐成一排,

今天第一个环节是:竞选班长。

想当班长,先要发表“竞选宣言”。

琢玉记 | 幼升小妈妈们“羡慕链”背后的努力

谦和其他孩子一样,很踊跃地举手,

“上课前我会帮助大家搬好板凳,

上课时候我会提醒大家坐好,

下课后我会帮助老师发作业。

希望大家支持我,谢谢大家!”

首先发言的小女生很有条理,得到老师的赞许

第二个终于轮到谦了,

“大家好!我叫××谦,

今天我想竞选班长,

上课我会坐好,也会请其他小朋友坐好;

下课后,我会帮助老师整理好教室……

额……嗯……”

谦的宣言卡壳了,老师引导“拉票哦~”,

“希望大家投我一票,谢谢大家!”

“谦的宣言不错哦,首先说出自己的姓名和竞选岗位,

再介绍班长的责任和义务。”

“下一次,会更好。”老师的肯定和鼓励,

让孩子们清楚知道,自己在表达上的优点。

这些正向的评价,

帮助孩子摘下“内向”标签,热爱上了表达。

一旦开启表达之门,孩子的领导力、创造力

都会有质的变化

谦与家人住在遥远的江夏,

每次过来上课,单程就要1个小时。

起初妈妈觉得折腾,但她发现,

孩子正以肉眼可见的势头,在进步、在成长,

妈妈觉得,这难熬的车程,

也成为孩子前行中,一段美好的光阴

琢玉记 | 幼升小妈妈们“羡慕链”背后的努力

几古升升学园课堂上,

孩子们普遍不怯场,举手发言都很主动。

学与不学,还是不一样,

谦妈和乐乐妈有同样的感受。

03

别人家的爸爸,实名羡慕

周六清晨,

Coco爸爸和Coco不到8点就来校区了,

休息区里吃碗热干面。

Coco先吃完,看到墙上的英文单词表

自顾自的念了起来,

“Grandma and grandpa,

Dad and mom……

What is this?This is a classroom.

Daddy,what is it?”

“You have learned last week,

those clouds would have……”

英文流利的一对父子,

家长的英语基础应该都不错。

跟爸爸聊,才得知,

原来爸爸并不擅长口语,

为了陪孩子,努力学了起来。

孩子是不断成长的,家庭教育必须跟得上,

作为父母,学习是必要的事情

Coco爸说,不仅跟着孩子的进度学英语,

几古升升课堂里的每一个知识点,

爸爸都努力将其融入日常生活。

比如,礼仪方面:进教室前要敲门,向老师问好;

在家亦是如此,爸爸进孩子的房间前,

先敲门,再跟孩子交流。

比如常识方面:学完亭、台、楼、阁,

爸爸带孩子去了趟黄鹤楼和滕王阁,

让孩子学到就用到

改善家庭教育,第一步需要家长走出来。

冲外小,很大程度上来讲,

不是检验孩子怎么样,

而是透视家庭教育是否与外小契合。

过去家庭教育不太注意的细节,

通过孩子的学习,全方位的跟进。

Coco爸爸说:

即使冲不上外小,

孩子具备相对好的能力,

家庭教育形成好的理念,

对孩子而言,都是受益无穷的

看到这里,是不是要把这篇转给自己的“云配偶”呢?

幼升小,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

我们需要协助孩子,发掘自己独一无二的优势。

今天,关于“幼升小”、“外小游园”的分享就到这里啦,

客观地看待自己孩子的能力,

给孩子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