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戰抗“疫”丨夏縣第一書記全力助戰脫貧攻堅

今年以來,夏縣駐村第一書記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敬業擔當,真抓實幹,有效推動駐村幫扶各項政策落實落地,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是堅持嚴防死守,守護生命安全。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全縣105名農村第一書記堅定地站在第一線,帶頭抓好組織宣傳動員、卡口設置值守、隔離措施落實、“代辦代購”服務等工作,充分發揮引領帶動作用,為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保駕護航。2月下旬以來,共發放各類宣傳單3460餘份,喇叭廣播疫情防控知識760餘次,卡口值守和檢查5120餘人次,勸阻勸返相關人員470餘人次,代辦代購各類服務1660餘人次,被群眾形象地稱為“路口書記、準點播報機、專業店小二”等。

二是堅持一線幫扶,推進“十個清零”。第一書記白天深下去學幹講,晚上坐下來讀寫想,用情用力抓疫情防控,抓脫貧攻堅,抓春耕生產,推動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各項任務落實落地,推動“10個清零”見底見效。一個多月以來,第一書記會同單位幫扶人員共走訪貧困戶3.6萬餘人次,解決貧困戶生產生活實際困難880餘個,依託“我為老鄉銷年貨”,藉助網絡等新媒體平臺,幫銷代銷農產品80.9萬元,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做出了突出貢獻。

三是堅持多方聯動,抓實復工復產。

堅持兩手抓、兩促進,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積極聯繫企業廠家,廣泛宣傳發動,動員務工“人對人”、包車接送“點對點”,向外勞務輸出2900餘人,達到了“一人務工,全家脫貧”的良好效果。依託本村產業優勢,聘請農業、養殖、旅遊等專業人才,開展網絡培訓、線上解答、專題培訓等370餘場次,積極聯繫對接,為群眾代購幫購化肥5000餘噸,佔全縣總需求的83%,著力推動復工復產,受到群眾普遍稱讚。

四是堅持多元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結合村情,宜工則工,宜農則農,以增加經營性和實體性收入為重點,大力發展主導產業,積極推行實業興村型、盤活資產型、集體農場型、產業延展型、龍頭帶動型、服務創收型等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變被動“輸血”為主動“造血”。目前99個貧困村集體經濟開局良好,26個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3萬元。

五是堅持夯實基礎,推進鄉村振興。緊扣鄉村振興20字要求,依靠和發揮幫扶單位優勢,累計投入2.8億元,大力加強貧困村水、路、電、網、房等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入395.6萬元,對貧困村村級活動場所進行了加固修繕和新建改擴建,99個貧困村黨員活動室全部提檔升級,切實讓貧困村黨員、幹部、群眾議事有地方,休閒有去處;幫助完善村規民約“一約五會”、“兩會一隊”等,積極創建零上訪、零事故、零案件“三零”村,確保貧困村穩定和諧,接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