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对话与真如缘起(上)——《叙事疗法实践地图》导读(二)

改写对话与真如缘起(上)——《叙事疗法实践地图》导读(二)

改写对话与真如缘起(上)——《叙事疗法实践地图》导读(二)

语言不代表事实,只是相似经验的组合和重构,故事是可以改写的。

大家好!我们今天来学习《叙事治疗实践地图》第二章,《改写对话》。我试着从佛法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个问题加以说明。

一、改写对话的原理

首先看改写对话的原理。不是要把来访者的一个充满问题的故事,比如他感到抑郁、想自杀,他很焦虑,在他人眼中他是一个坏孩子,坏学生。改写成:身边人都觉得他有很多闪光点,引领他过一种新的生活。人的语言,从佛法上来看是无自性的,在心理学上、哲学上语言并不代表事实。麦克·怀特曾提出一个比喻:语言和事实的关系就像是地图和实际地形的关系。语言只是相似经验的一种组合和建构。比如,这个人在一些事件中表现出他有些情绪低落的状态,他想要自杀等等,大家认为他是抑郁的。又或者,可能一段时间内他没有去工作,大家都对他失望了,所以大家说这个人是颓废的。在很多类似的经验,大家经过观察抽取出共性,觉得这个人很抑郁、颓废、消极、无能,是一个差生等等。实际上,这些看法来自经验中建构出来的对他的理解以及他对自己的认同。

但是有没有相反的经验呢,很可能有。在我们这一章里看到麦克·怀特和来访者的对话中就能体现这一点。实际上,来访者是相反的一些经验和表现的。但是我们没有注意到,只是注意到了有问题的经验,用有问题的经验去定义了他。所以,把他的负面部分放大了。反过来,我们注意到正面、积极的部分,这些部分既是他熟悉的,也是他可以加以利用的。把这些部分放大,一个人就可以变得积极。所以,语言永远是以偏概全,乃至对于偏的那部分,也是很粗糙、很抽象的概括。语言不能够代表事实的全部,只能代表事实的一个影子,代表事实的一个理论模型而已。

所以,语言不代表事实,只是相似经验的组合和重构,故事是可以改写的。

二、一些具体的例子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佩恩和亚利姆这对母子的故事。大家可以看这本书,这里我简单讲一下:佩恩是一个母亲,亚利姆是她的孩子,有抑郁和自杀的想法,生活上比较颓废。佩恩因为非常担心她的孩子,带着他去做咨询。但亚利姆不是很愿意来。

当佩恩和亚利姆作为来访者出现的时候,咨询师麦克·怀特带着亚利姆一起探索。首先,他观察到亚利姆愿意和母亲一起来,这本身就有一些积极的因素,亚利姆很在意他的母亲。这个事实也许在其他的人看来,他是被迫来的,但是,麦克怀特发掘到这点,和亚利姆去探讨,问他是不是很在意他母亲。这一点亚利姆是赞同的,因为他觉得母亲对他来说非常重要。从这个点再深入下去,麦克·怀特问:在他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件?但亚利姆本人不愿意多说。接着他的母亲佩恩提到了一件他小时候同样对母亲在意的事情。有一次,佩恩被家暴,当丈夫打她的时候,亚利姆扔了一块石头把窗户的玻璃打碎了,想把父亲吸引走,父亲就改成打他,他希望让母亲免受伤害。这个记忆在佩恩印象中是很痛苦的,因为她看到自己的孩子挨了打,所以也想忘掉这个事情。亚利姆也不记得这个事情了。但是,就像刚才说的,对母亲关心的这个主题被引导出来之后,可以发现很多意义:亚利姆其实很勇敢,他为了保护母亲宁可自己挨打。

发掘出这件事之后,就有了勇敢这个主题。就可以联想到其它的事情。再不断地给这个事情命名,这个事情到底意味着什么。以前佩恩认为,这些事情代表着痛苦,受折磨,给孩子带来痛苦。但反过来,看到孩子非常积极的一面。那么,由勇气或者反抗再联想,有没有类似一些事件?因为人的一些品质,实际上是有一种持续性的,会以一贯之,持续一段时间的。再接着,又想到了亚利姆小时侯把自己的食物分享给比自己更穷苦、更困难的孩子等。这就发现亚利姆是非常追求公平、公正、很乐于助人的一个人。亚利姆也承认了自己身上是有这种美好的品质的。而不仅是现阶段展现出来的颓废、抑郁。

咨询师又问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有这种品质,那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你愿意选择的?母子俩想了想,觉得他们会继续去帮助那些在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人。而这一点,就唤起了亚利姆的希望。

这样治疗了几周之后,亚利姆就觉得他以前的抑郁是假的,其实他的内心一直潜藏着希望和光明。这样的例子还有一些。比如,有姐妹俩因为反抗学校和老师,妹妹把学校的东西给破坏了,被校长训导,姐姐为了保护妹妹,把校长打了一顿,后果很严重。这件事从当时来看,就是一个非常不听话的孩子、非常暴力的孩子的作为,结果也很不好,所以他们都想忘掉这件事。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件事情体现了两个孩子对某些价值的一种追求。比如说,对于他们渴望的一种价值的坚持。姐姐是想帮助妹妹,因为她觉得妹妹很可怜,虽然方式有些不对,但初心对妹妹的关爱,也是有可取之处的。但是,当我们倾向于对她负面解读后,这种负面解读就会压抑人的闪光点。

三、改写对话的要点

(一)行动蓝图和认同蓝图

在改写对话这个理论当中,作者提出了行动蓝图和认同蓝图,实际上也是根据布鲁纳,这个心理学家、艺术批评家的理论,在心理治疗中的进一步拓展。

行动蓝图就是一个人的行动,他做的事情,具体的这些部分。而认同蓝图是一个人的内心,他怎么去看待这些事情的意义,怎么去看待他的生活的意义?

我们举刚才的例子:亚利姆表达出对母亲的关注,这件事情本来是行动蓝图中的一部分,行动蓝图包括了事件、环境、结果、时间、情节,这事情实际上体现了一种意义,是对于母亲佩恩的生活感到有价值的。那么由这一点,由这样一个意义,就可以找到和这个意义相关的其他的行动蓝图事件。所以找到了“用石头砸窗子”的这个事件。这个事件里,其实包含着更多的认同意义的部分。实际上“公平”对他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然后,会看到他的勇气,由这两个又可以找到和它们相联系的行为或者事件,就是以前和同学分享午餐的经历。然后,在这个事件里又可以找出更多的意义。他有好的品质。当好的品质找得足够多之后,就会让他对自我的认同发生变化,让他更多地看到自己内心中善良的一面。如果他是有这些善良的品质,那么,他会怎么去做——最后就会引导出他未来的行为,联系另外一个更需要帮助的人。于是,由自我认同的改变引导他未来的行为,在这个行为中他会获得希望感,获得对积极自我认同的加强。不断地加强后,他就走出了困境。

(二)点、线、面

在这里还提示我们有一个点、线、面的结构。从一个生活事件,比如:亚利姆和母亲一起来参加咨询,这是一个点。由这个点,实际上联系到他关心的事情,他关心他的母亲,由关心他母亲就会连出一串的和现在的这个来咨询事件有关的一串事件。比如之前用石头砸窗户保护母亲,也许还有其他的。找到这几件相关的事件,把它串成一条线。那么,由这条线就可以去支撑一种价值或者一种认同。比如,对母亲生活的关注,这是一条线。由这条线上的每个点实际上都可以看出很多的价值。由每件事情都可以看出一个人所在意的,他所内心珍贵的那些品质是有很多的,那么这样的事件和他内心的品质,都可以找到很多。不断的去找,可以找到许多内心的品质。一个品质,在一个人身上存在并延续一段时间,也会找到许多相关的事件。这样就由点到线到面,就会重构一个人对自我的一种认同。最后,当一个人的自我认同改变了,那么他的行为也会改变。

(三)意向性理解和内在性理解

这里还要区分两个概念,叫做意向性理解和内在性理解。意向性理解,是一个人的意图,他想做的事情,他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而内在性理解,是一个人的心理特质,我们来看以下归纳。

内在性状态包括:无意识需求、本能、欲望、驱动力、性格、个人特质、个人专长等等,这些被认为是一个人的自我因素或者是自我表现。自我中特定要素或自我要素的外在特征。

那么,意向性理解,更强调主观能动性,强调人们通过自己的喜好推动生活的改变,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赋予生活意义等等。它包括:目的、抱负、要求、梦想、设想、价值、信仰及义务等等。

比如,一个人有勇气,是内在性理解,一个人有智慧,是内在性理解。一个人渴求公平、正义、幸福的生活,就是意向性理解。这两种都是可以从一个人身上发掘出的积极的一面。而作者在这里强调,意向性理解在这里的作用更大。因为,内在性理解会用语言来定义一个人,有给人贴标签的味道。

四、改写对话和外化对话的关系

我们在这里还要加一个内容——改写对话和外化对话的关系。

外化对话有一个特质,就是把负面的标签从人身上撕下来,而改写对话,是撕下来之后,当负面标签不再发挥作用时,再重建一个人积极的自我认同。如果一个人消极的自我认同太强,首先需要撕,在撕的过程中再慢慢去建立。

在上次讲到外化对话的四个步骤。

第一,给问题命名。第二,评估它对自己的影响。第三,表达这种影响对自己的态度和影响。第四,论证和评估,也就是我们为什么会不喜欢这个问题。论证评估的步骤看上去很难理解,或者感觉没有必要,但正是由这个步骤发掘一个人积极的一面,一个人内心所珍视的一些东西。在一个人评估了问题对自己的影响,也表达了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立场之后,由表达的内容发掘下去,寻找他内心真正重视的东西,寻找他在事件中表现出的积极一面。所以这里自动的可以接入改写对话的部分。

改写对话与真如缘起(上)——《叙事疗法实践地图》导读(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