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寫對話與真如緣起(上)——《敘事療法實踐地圖》導讀(二)

改寫對話與真如緣起(上)——《敘事療法實踐地圖》導讀(二)

改寫對話與真如緣起(上)——《敘事療法實踐地圖》導讀(二)

語言不代表事實,只是相似經驗的組合和重構,故事是可以改寫的。

大家好!我們今天來學習《敘事治療實踐地圖》第二章,《改寫對話》。我試著從佛法與心理學的角度對這個問題加以說明。

一、改寫對話的原理

首先看改寫對話的原理。不是要把來訪者的一個充滿問題的故事,比如他感到抑鬱、想自殺,他很焦慮,在他人眼中他是一個壞孩子,壞學生。改寫成:身邊人都覺得他有很多閃光點,引領他過一種新的生活。人的語言,從佛法上來看是無自性的,在心理學上、哲學上語言並不代表事實。麥克·懷特曾提出一個比喻:語言和事實的關係就像是地圖和實際地形的關係。語言只是相似經驗的一種組合和建構。比如,這個人在一些事件中表現出他有些情緒低落的狀態,他想要自殺等等,大家認為他是抑鬱的。又或者,可能一段時間內他沒有去工作,大家都對他失望了,所以大家說這個人是頹廢的。在很多類似的經驗,大家經過觀察抽取出共性,覺得這個人很抑鬱、頹廢、消極、無能,是一個差生等等。實際上,這些看法來自經驗中建構出來的對他的理解以及他對自己的認同。

但是有沒有相反的經驗呢,很可能有。在我們這一章裡看到麥克·懷特和來訪者的對話中就能體現這一點。實際上,來訪者是相反的一些經驗和表現的。但是我們沒有注意到,只是注意到了有問題的經驗,用有問題的經驗去定義了他。所以,把他的負面部分放大了。反過來,我們注意到正面、積極的部分,這些部分既是他熟悉的,也是他可以加以利用的。把這些部分放大,一個人就可以變得積極。所以,語言永遠是以偏概全,乃至對於偏的那部分,也是很粗糙、很抽象的概括。語言不能夠代表事實的全部,只能代表事實的一個影子,代表事實的一個理論模型而已。

所以,語言不代表事實,只是相似經驗的組合和重構,故事是可以改寫的。

二、一些具體的例子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佩恩和亞利姆這對母子的故事。大家可以看這本書,這裡我簡單講一下:佩恩是一個母親,亞利姆是她的孩子,有抑鬱和自殺的想法,生活上比較頹廢。佩恩因為非常擔心她的孩子,帶著他去做諮詢。但亞利姆不是很願意來。

當佩恩和亞利姆作為來訪者出現的時候,諮詢師麥克·懷特帶著亞利姆一起探索。首先,他觀察到亞利姆願意和母親一起來,這本身就有一些積極的因素,亞利姆很在意他的母親。這個事實也許在其他的人看來,他是被迫來的,但是,麥克懷特發掘到這點,和亞利姆去探討,問他是不是很在意他母親。這一點亞利姆是贊同的,因為他覺得母親對他來說非常重要。從這個點再深入下去,麥克·懷特問:在他的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事件?但亞利姆本人不願意多說。接著他的母親佩恩提到了一件他小時候同樣對母親在意的事情。有一次,佩恩被家暴,當丈夫打她的時候,亞利姆扔了一塊石頭把窗戶的玻璃打碎了,想把父親吸引走,父親就改成打他,他希望讓母親免受傷害。這個記憶在佩恩印象中是很痛苦的,因為她看到自己的孩子捱了打,所以也想忘掉這個事情。亞利姆也不記得這個事情了。但是,就像剛才說的,對母親關心的這個主題被引導出來之後,可以發現很多意義:亞利姆其實很勇敢,他為了保護母親寧可自己捱打。

發掘出這件事之後,就有了勇敢這個主題。就可以聯想到其它的事情。再不斷地給這個事情命名,這個事情到底意味著什麼。以前佩恩認為,這些事情代表著痛苦,受折磨,給孩子帶來痛苦。但反過來,看到孩子非常積極的一面。那麼,由勇氣或者反抗再聯想,有沒有類似一些事件?因為人的一些品質,實際上是有一種持續性的,會以一貫之,持續一段時間的。再接著,又想到了亞利姆小時侯把自己的食物分享給比自己更窮苦、更困難的孩子等。這就發現亞利姆是非常追求公平、公正、很樂於助人的一個人。亞利姆也承認了自己身上是有這種美好的品質的。而不僅是現階段展現出來的頹廢、抑鬱。

諮詢師又問了一個問題:如果你有這種品質,那什麼樣的生活才是你願意選擇的?母子倆想了想,覺得他們會繼續去幫助那些在生活中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人。而這一點,就喚起了亞利姆的希望。

這樣治療了幾周之後,亞利姆就覺得他以前的抑鬱是假的,其實他的內心一直潛藏著希望和光明。這樣的例子還有一些。比如,有姐妹倆因為反抗學校和老師,妹妹把學校的東西給破壞了,被校長訓導,姐姐為了保護妹妹,把校長打了一頓,後果很嚴重。這件事從當時來看,就是一個非常不聽話的孩子、非常暴力的孩子的作為,結果也很不好,所以他們都想忘掉這件事。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件事情體現了兩個孩子對某些價值的一種追求。比如說,對於他們渴望的一種價值的堅持。姐姐是想幫助妹妹,因為她覺得妹妹很可憐,雖然方式有些不對,但初心對妹妹的關愛,也是有可取之處的。但是,當我們傾向於對她負面解讀後,這種負面解讀就會壓抑人的閃光點。

三、改寫對話的要點

(一)行動藍圖和認同藍圖

在改寫對話這個理論當中,作者提出了行動藍圖和認同藍圖,實際上也是根據布魯納,這個心理學家、藝術批評家的理論,在心理治療中的進一步拓展。

行動藍圖就是一個人的行動,他做的事情,具體的這些部分。而認同藍圖是一個人的內心,他怎麼去看待這些事情的意義,怎麼去看待他的生活的意義?

我們舉剛才的例子:亞利姆表達出對母親的關注,這件事情本來是行動藍圖中的一部分,行動藍圖包括了事件、環境、結果、時間、情節,這事情實際上體現了一種意義,是對於母親佩恩的生活感到有價值的。那麼由這一點,由這樣一個意義,就可以找到和這個意義相關的其他的行動藍圖事件。所以找到了“用石頭砸窗子”的這個事件。這個事件裡,其實包含著更多的認同意義的部分。實際上“公平”對他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然後,會看到他的勇氣,由這兩個又可以找到和它們相聯繫的行為或者事件,就是以前和同學分享午餐的經歷。然後,在這個事件裡又可以找出更多的意義。他有好的品質。當好的品質找得足夠多之後,就會讓他對自我的認同發生變化,讓他更多地看到自己內心中善良的一面。如果他是有這些善良的品質,那麼,他會怎麼去做——最後就會引導出他未來的行為,聯繫另外一個更需要幫助的人。於是,由自我認同的改變引導他未來的行為,在這個行為中他會獲得希望感,獲得對積極自我認同的加強。不斷地加強後,他就走出了困境。

(二)點、線、面

在這裡還提示我們有一個點、線、面的結構。從一個生活事件,比如:亞利姆和母親一起來參加諮詢,這是一個點。由這個點,實際上聯繫到他關心的事情,他關心他的母親,由關心他母親就會連出一串的和現在的這個來諮詢事件有關的一串事件。比如之前用石頭砸窗戶保護母親,也許還有其他的。找到這幾件相關的事件,把它串成一條線。那麼,由這條線就可以去支撐一種價值或者一種認同。比如,對母親生活的關注,這是一條線。由這條線上的每個點實際上都可以看出很多的價值。由每件事情都可以看出一個人所在意的,他所內心珍貴的那些品質是有很多的,那麼這樣的事件和他內心的品質,都可以找到很多。不斷的去找,可以找到許多內心的品質。一個品質,在一個人身上存在並延續一段時間,也會找到許多相關的事件。這樣就由點到線到面,就會重構一個人對自我的一種認同。最後,當一個人的自我認同改變了,那麼他的行為也會改變。

(三)意向性理解和內在性理解

這裡還要區分兩個概念,叫做意向性理解和內在性理解。意向性理解,是一個人的意圖,他想做的事情,他的主觀能動性的表現。而內在性理解,是一個人的心理特質,我們來看以下歸納。

內在性狀態包括:無意識需求、本能、慾望、驅動力、性格、個人特質、個人專長等等,這些被認為是一個人的自我因素或者是自我表現。自我中特定要素或自我要素的外在特徵。

那麼,意向性理解,更強調主觀能動性,強調人們通過自己的喜好推動生活的改變,根據自己的價值觀賦予生活意義等等。它包括:目的、抱負、要求、夢想、設想、價值、信仰及義務等等。

比如,一個人有勇氣,是內在性理解,一個人有智慧,是內在性理解。一個人渴求公平、正義、幸福的生活,就是意向性理解。這兩種都是可以從一個人身上發掘出的積極的一面。而作者在這裡強調,意向性理解在這裡的作用更大。因為,內在性理解會用語言來定義一個人,有給人貼標籤的味道。

四、改寫對話和外化對話的關係

我們在這裡還要加一個內容——改寫對話和外化對話的關係。

外化對話有一個特質,就是把負面的標籤從人身上撕下來,而改寫對話,是撕下來之後,當負面標籤不再發揮作用時,再重建一個人積極的自我認同。如果一個人消極的自我認同太強,首先需要撕,在撕的過程中再慢慢去建立。

在上次講到外化對話的四個步驟。

第一,給問題命名。第二,評估它對自己的影響。第三,表達這種影響對自己的態度和影響。第四,論證和評估,也就是我們為什麼會不喜歡這個問題。論證評估的步驟看上去很難理解,或者感覺沒有必要,但正是由這個步驟發掘一個人積極的一面,一個人內心所珍視的一些東西。在一個人評估了問題對自己的影響,也表達了自己對問題的看法、立場之後,由表達的內容發掘下去,尋找他內心真正重視的東西,尋找他在事件中表現出的積極一面。所以這裡自動的可以接入改寫對話的部分。

改写对话与真如缘起(上)——《叙事疗法实践地图》导读(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