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高手在民間,分享三種釣法,會用的人不多了

生活中,本人百分喜愛垂釣文化,生長在紹興水鄉,從小喜愛玩水捉蝦摸蚌釣魚,魚米之鄉的紹興水鄉歷史上的捕魚釣魚的民間高手,他們憑藉自己的智慧總結了不少釣法流傳至今,我覺得在中國垂釣文化上應該留下這些記憶。

釣魚高手在民間,分享三種釣法,會用的人不多了


空中釣黑魚

這種魚以肉食為主,生活在淡水底層,夏秋兩季,經常浮出水面尋找食物或曬太陽。黑魚最大的特點是兇猛、愛子、繁殖迅速。

釣魚高手在民間,分享三種釣法,會用的人不多了


黑魚產子、幼魚孵化後,為了保護幼魚,便形影不離地守在邊上,對它認為危脅幼魚的舉動會進行攻擊。垂釣者用活的小青蛙為餌,將鉤從其屁股穿進,抵到青蛙上唇,將蛙的兩後腿用線拴在靠鉤把上部的魚線上,即成誘釣餌。在夏季,大黑魚產孵後的3~5天,是釣黑魚的黃金季節。認準了黑魚窩,在上面一點一點,一提一抖,那黑魚以為青蛙要吃它的小寶寶,便奮不顧身,躍出水面,死死咬住青蛙不放。此為空中垂釣術。

釣魚高手在民間,分享三種釣法,會用的人不多了


直鉤釣甲魚

多年前,那時候野生甲魚每斤賣到一百七、八。我們當地有個師傅專門釣甲魚為生,每天少則兩三隻,多則七八隻,極少有放空的時候。因為家在農村,生活並不寬裕。釣來的甲魚捨不得吃,都託人帶到城裡賣了以補貼家用。

釣魚高手在民間,分享三種釣法,會用的人不多了


釣甲魚的技術:釣具是繡花針、扎鞋底的棉線、小竹片,首先將繡花針帶孔的一端去掉,磨成針尖,這樣兩頭都是針狀,魚線拴在針的當中間(為了牢固針的中間刻一道槽)掛上豬肝條代替魚鉤投入水中。用防咬斷的魚線拴在短竹竿上,魚線根據釣點位置可長可短,將竹竿插在岸邊。可同時做若干這樣的釣竿。白天可以注視線的變化,也可以裝上浮漂,觀察魚訊。晚上只要竹竿插在土中牢靠,可以不管它,因甲魚食後這種針橫過來將頸部卡住,甲魚則無法掙脫,漁人天亮之後去岸邊去取鉤即可。 此為直鉤垂釣術。

釣魚高手在民間,分享三種釣法,會用的人不多了


​無餌釣白條

我小時候是在河邊長大的,那時村裡所有的池塘都與河相通,有水的地方就有魚。村裡的頑童們用一根竹竿拴上織網用的絲線,縫衣針自制成的魚鉤常在水邊釣魚。主要釣到的是白條和鯽魚,我把釣白條的經驗跟釣友們交流。

釣魚高手在民間,分享三種釣法,會用的人不多了


白條最喜歡聚集的地方就是農村淘米洗菜的河灘邊,白條聽見聲音便來爭食米蟲菜屑。

方法是:一根一米長短的線和小竹竿,不用漂,咬鉤與否全憑手感。鉤用小鉤,餌用麵糰,象徵性地勾一些(有點象大家以為很神奇的拉餌),大多基本沒有。垂釣的時候,只需要一面用腳攪動水,一面將鉤拋入水中,白條爭先恐後來搶食,釣到精彩處,只見竿影翻飛,白條紛紛飛入竹簍中。此種神技,直叫人看得眼花繚亂。

釣魚高手在民間,分享三種釣法,會用的人不多了


這和“競技釣”有點像,魚很多,不過只是自己和自己“競技”而已。悠然自得,釣魚的高級狀態應該是這樣吧!或者,這只是釣魚的狀態之一,在野釣環境惡化的今天,用釣白條來模擬釣鯽魚的感覺是我們無奈的選擇。當魚不進窩時,撒一把麥麩或穀糠是行之有效的辦法。此為無餌垂釣術。

以上分享的三種民間釣法,各位釣友如何看待?如果你也感興趣,下期我們將分享其它幾種釣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