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飛播,360畝秧子3天撒完 旋耕,一天能耕50多畝地

重慶九龍坡區西彭鎮新民村,一幅現代機械化春耕畫卷徐徐展開。

重慶:飛播,360畝秧子3天撒完  旋耕,一天能耕50多畝地

喜鄉遇合作社用自行採購的無人機實行飛播。

重慶:飛播,360畝秧子3天撒完  旋耕,一天能耕50多畝地

新民村機械化春耕。


油菜已經結莢、無人機盤旋播種、村民正在培育蔬菜苗……近日,在重慶西彭鎮新民村,一幅現代機械化春耕畫卷徐徐展開。

無人機:半個月播完的地只用時3天

3月25日,在西彭鎮新民村喜鄉遇合作社的稻田裡,播種無人機在飛手操作下,緩緩升至上空開始播撒稻種子,在田裡飛了一圈,不一會就播種了幾畝地。

據介紹,飛播技術減少了傳統水稻種植人工播種、秧苗管理、拔秧、插秧等諸多環節,省工省力,還具有產量高、生育期縮短等特點。

“由於去年飛播試驗種植的水稻效果良好,今年繼續飛播。”喜鄉遇合作社社長劉林稱,合作社去年嚐到新科技甜頭,今年便自行採購了無人機實行飛播,既高效增產,又解決了“用工難”問題。

“一臺無人機一天可以飛播100多畝,所有地塊播種完只需要3天,如果實行人工播種則要半個月時間。”新民村喜鄉遇合作社理事唐西平介紹,360畝水稻從3月22日起飛播,三天全部播完。

旋耕機:一畝能節約200多元

往年這個時候,正是鋪設秧盤、催芽播種的時期,現在從備耕、播種、施肥、收割等都實現了宜機化操作,人力成本也減少。劉林指著遠處青黃相接的土地介紹,那是旋耕機耕種好的土地,從2月底就開始備春耕,“鐵牛”馳騁,泥浪翻滾,村裡的一片片水田被翻整一新。

今年,他們學習水稻直播技術,購買了旋耕機,這款機器的耕幅寬2米多,一天能耕50多畝地,一畝地就能節約200多元的成本。

“油菜已經結莢,等下個月底可以收割,然後再種上高粱。”劉林稱,去年喜鄉遇就實現了油菜和高梁輪種,上半年收穫油菜籽6000公斤,下半年產高粱10萬斤;360畝水稻實現了稻田養魚立體式種養模式,產糧達30萬斤。

升級版:糧油加工車間重新裝修

3月25日,是合作社280平方米糧油加工車間重新裝修後運營的首日,一顆顆大米在這裡出殼、裝袋、打包,原料均來自合作社自產農產品。

“目前約有50噸稻穀需要加工,有4個工人操作,隨著加工量增加,會投入更多勞動力。”唐西平介紹,去年的大米加工設備只有碾米的功能,此次引進升級版,這組新型大米加工設備具備碾米、拋光、色選、分級、真空包裝等功能,一天的加工量可達3萬斤。

同時升級的新型榨油設備,具有炒制、壓榨、過濾、精煉、儲存、罐裝等功能,日榨菜籽量可達2萬斤,出油0.7萬斤,獨有的精煉成套設備能有效地去除雜質提升品質。

這個糧油加工車間是合作社為了打造完整的產業鏈,提高農產品價值,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投資建設,按食品生產細則要求加工大米和菜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