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疾控中心發文:在一月初武漢呈流感狀患者體內檢測出新冠病毒

武漢疾控中心發文:在一月初武漢呈流感狀患者體內檢測出新冠病毒


今日,《自然》子刊《自然·微生物學》發表了一篇來自武漢疾控中心的簡要通訊文章。文章指出,“研究人員對2019年10月6日至2020年1月21日收集的武漢呈流感狀患者的640份咽拭子標本進行了重新分析,並在其中9份標本中檢測到了冠狀病毒SARS-CoV-2。這一發現表明1月初武漢便已出現了SARS-CoV-2的社區傳播。”


武漢疾控中心發文:在一月初武漢呈流感狀患者體內檢測出新冠病毒


文章裡提到,新冠病毒(SARS-CoV-2)雖然與SARS病毒是近親,但兩者引起的症狀卻有明顯區別——中國疾控中心分析表明,在確診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內,高達80.9%為輕症或中症,沒有出現呼吸困難和缺氧現象。考慮到在2020年1月23日前,針對新冠病毒的分子診斷技術並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我們對於疫情的早期爆發情況,其實瞭解得並不多。


為了更好地理解新冠疫情的流行病學信息,武漢疾控中心的劉滿清團隊回溯了在疫情大規模爆發的前幾周,在呈現流感症狀的患者體內分離出的咽拭子樣本。這些樣本共640份,時間段介於2019年10月6日至2020年1月21日之間。


回溯數據表明,和2017和2018年同期相比,自2019年的12月初起,呈現流感症狀的患者數量明顯上升,並在新年左右達到峰值。同樣,在門診患者中,出現流感症狀的患者比例也從早先的1.97%,猛增到了9.44%。研究人員們指出,這些數據表明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天,呈現流感症狀的患者有著明顯增加。為此,我們有必要區分其中的流感患者和新冠病毒感染者。


武漢疾控中心發文:在一月初武漢呈流感狀患者體內檢測出新冠病毒

▲2019年12月起,出現流感症狀的患者數量和比例都明顯升高(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對這些咽拭子樣本進行qPCR分析後,研究人員們在9份樣本里檢測出了新冠病毒。這些患者年齡介於35-71歲之間,就診時間均在1月,最早出現症狀的日期是1月4日。文章中也指出,在非常有限的樣本里,隨著時間的推移,也能在這些流感狀病例中檢測出更多新冠病毒感染者。尤其是在樣本收集的最後一週裡,在30歲以上人群,新冠病毒的陽性比例甚至已經超過了流感病毒陽性比例。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點在於,在這9名確診陽性患者中,7名患者的註冊居住地在武漢,而他們來自6個不同的區和周邊地區。剩餘的2名患者,註冊居住地則在武漢之外。這些數據也為當地的社區傳播提供了額外的證據。研究人員們推斷,這些數據表明在1月初,武漢便已出現了新冠病毒的社區傳播。


武漢疾控中心發文:在一月初武漢呈流感狀患者體內檢測出新冠病毒

▲居住地在武漢及周圍地區的7名患者分佈(紅色為患者居住地,黑色為華南海鮮市場,紅十字為本次提供數據的兩家醫院)(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今日,武漢解除了長達76天的交通管制,這也標誌著武漢的正式“重啟”。正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在論文的最後,研究人員們指出,流感症狀與新冠病毒引起的輕度和中度症狀,有一定的重合,難以區分。因此,無論是在世界的哪一個國家或地區,只要有社區傳播的風險,我們就需要加強對呈流感狀患者的監測。這是病毒給我們帶來的慘痛教訓,也是預防未來再次爆發的寶貴經驗。



[1] Kong, W., Li, Y., Peng, M. et al. SARS-CoV-2 detection in patients with influenza-like illness. Nat Microbiol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564-020-0713-1


注:本文旨在介紹醫藥健康研究進展,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