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疾控中心发文:在一月初武汉呈流感状患者体内检测出新冠病毒

武汉疾控中心发文:在一月初武汉呈流感状患者体内检测出新冠病毒


今日,《自然》子刊《自然·微生物学》发表了一篇来自武汉疾控中心的简要通讯文章。文章指出,“研究人员对2019年10月6日至2020年1月21日收集的武汉呈流感状患者的640份咽拭子标本进行了重新分析,并在其中9份标本中检测到了冠状病毒SARS-CoV-2。这一发现表明1月初武汉便已出现了SARS-CoV-2的社区传播。”


武汉疾控中心发文:在一月初武汉呈流感状患者体内检测出新冠病毒


文章里提到,新冠病毒(SARS-CoV-2)虽然与SARS病毒是近亲,但两者引起的症状却有明显区别——中国疾控中心分析表明,在确诊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内,高达80.9%为轻症或中症,没有出现呼吸困难和缺氧现象。考虑到在2020年1月23日前,针对新冠病毒的分子诊断技术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我们对于疫情的早期爆发情况,其实了解得并不多。


为了更好地理解新冠疫情的流行病学信息,武汉疾控中心的刘满清团队回溯了在疫情大规模爆发的前几周,在呈现流感症状的患者体内分离出的咽拭子样本。这些样本共640份,时间段介于2019年10月6日至2020年1月21日之间。


回溯数据表明,和2017和2018年同期相比,自2019年的12月初起,呈现流感症状的患者数量明显上升,并在新年左右达到峰值。同样,在门诊患者中,出现流感症状的患者比例也从早先的1.97%,猛增到了9.44%。研究人员们指出,这些数据表明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呈现流感症状的患者有着明显增加。为此,我们有必要区分其中的流感患者和新冠病毒感染者。


武汉疾控中心发文:在一月初武汉呈流感状患者体内检测出新冠病毒

▲2019年12月起,出现流感症状的患者数量和比例都明显升高(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对这些咽拭子样本进行qPCR分析后,研究人员们在9份样本里检测出了新冠病毒。这些患者年龄介于35-71岁之间,就诊时间均在1月,最早出现症状的日期是1月4日。文章中也指出,在非常有限的样本里,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能在这些流感状病例中检测出更多新冠病毒感染者。尤其是在样本收集的最后一周里,在30岁以上人群,新冠病毒的阳性比例甚至已经超过了流感病毒阳性比例。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点在于,在这9名确诊阳性患者中,7名患者的注册居住地在武汉,而他们来自6个不同的区和周边地区。剩余的2名患者,注册居住地则在武汉之外。这些数据也为当地的社区传播提供了额外的证据。研究人员们推断,这些数据表明在1月初,武汉便已出现了新冠病毒的社区传播。


武汉疾控中心发文:在一月初武汉呈流感状患者体内检测出新冠病毒

▲居住地在武汉及周围地区的7名患者分布(红色为患者居住地,黑色为华南海鲜市场,红十字为本次提供数据的两家医院)(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今日,武汉解除了长达76天的交通管制,这也标志着武汉的正式“重启”。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论文的最后,研究人员们指出,流感症状与新冠病毒引起的轻度和中度症状,有一定的重合,难以区分。因此,无论是在世界的哪一个国家或地区,只要有社区传播的风险,我们就需要加强对呈流感状患者的监测。这是病毒给我们带来的惨痛教训,也是预防未来再次爆发的宝贵经验。



[1] Kong, W., Li, Y., Peng, M. et al. SARS-CoV-2 detection in patients with influenza-like illness. Nat Microbiol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564-020-0713-1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健康研究进展,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