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自產OR合資,哪個更香?快選!

  天眼查信息顯示,廣東福迪汽車有限公司於3月19日發生股權變更,股東變更為肇慶小鵬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為小鵬汽車聯合創始人、總裁夏珩,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為廣東福迪汽車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持股比例為25.26%。通過這次收購,小鵬獲得汽車生產資質。事實上,代工,還是自產,甚至乎合資,是造車新勢力們糾結之處,尤其今年市場前景越發不明朗,選擇哪種模式繼續走下去變得更關鍵。

代工、自產OR合資,哪個更香?快選!

  小鵬“抄底”成功

  對於造車新勢力,代工和收購顯然是最快實現量產的途徑。

  市場下行,部分傳統車企都出現了或多或少的產能過剩情況,因此“代工”成為了傳統車企與造車新勢力合作的一種紐帶。 一方擁有造車的資質與過剩的產能,一方建不起工廠也沒有造車資質,聯手似乎是佳偶天成,比如蔚來與江淮,小鵬與海馬,綠馳與長安鈴木,華人運通與東風悅達起亞,新特與一汽,電咖與東南等等,都是類似的關係。

  代工是成熟的商業模式,但造車新勢力只能尋求那些不溫不火、甚至邊緣化的車企合作,主流車企對於那點代工費是不屑一顧的,而且它們有自己的新能源佈局,無暇兼顧。那麼問題來了,這些代工的車企自身產品銷量不大,這其中的原因和其生產流程、品控、質量口碑都脫離不了關係,使得造車新勢力在生產成本、產品質量、交付時間等方面的把控難度更高。

  出於代工存在的各種不可控因素,也有造車新勢力選擇購買“殼資源”來獲得生產資質,拜騰8億收購天津一汽,車和家花費6.5億收購重慶力帆,小鵬收購福迪都是此類操作。

代工、自產OR合資,哪個更香?快選!

  和動輒上億的收購案例相比,小鵬汽車僅花了1600萬元,可謂“抄底”成功,不過,以福迪現在的工廠和生產線條件顯然是無法生產新能源車的。此前,小鵬已經在廣東肇慶自建工廠,現在生產資質也拿到手了,新工廠生產小鵬P7將順理成章,成本、產能和品控問題也會大有改善。

  小鵬汽車喜獲生產資質,對海馬汽車卻不是好消息,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海馬汽車產量僅有630輛,且均為小鵬G3代工生產,心疼海馬三秒。

  “準生證”獲取門檻降低

  “準生證”始終是造車新勢力的心中的疙瘩,今年2月10日,工信部決定對其2017年1月年發佈的第39號令——《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定》進行修改,徵求意見稿隨即在官網上發佈,這或許為造車新勢力指明瞭新的方向。

代工、自產OR合資,哪個更香?快選!

  從徵求意見稿來看,最顯著的變化是將原規定第五條第三款中重要的“設計開發能力”的大部分核心內容刪除,修改為“具備生產新能源汽車產品所必需的技術保障能力、生產能力、產品生產一致性保證能力、售後服務及產品安全保障能力”。為此,還將附件2——《企業集團下屬企業的准入審查要求》中將“設計開發能力”修改為“技術保障能力”,並對有關內容作出相應修改。

  這就是說,作為車企最前瞻的產品設計開發能力,不再作為審核整車企業的核心指標。這意味著主管部門不再幹涉車企所製造產品的來源,給汽車界研發資源共享打開了綠燈,也有效地降低了車企准入門檻。

  同時,與國家發改委此前公佈《新建純電動乘用車資質准入》和《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不同,工信部此次對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準入——產銷量規模規定並沒有提及。

  毫無疑問,工信部此次徵求意見意味著“研發和製造分離”,是一次放開、放權,很可能促進傳統主流汽車公司與造車新勢力融合,甚至促進造車新勢力之間的整合。

  已經有“先知先覺”者行動了,最早是一汽參與拜騰汽車的B輪融資,開啟了整車企業直接投資新造車勢力的先河,並且投資協議中還註明了未來雙方將在產品開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

代工、自產OR合資,哪個更香?快選!

  接著還有廣汽和蔚來、博郡汽車和一汽夏利組建合資公司,都是為了在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等全產業領域開展更多合作。

  傳統車企在面對“新四化”轉型的過程中,尚且要抱團,強強聯合,造車新勢力就更不用說了,融資難度越來越大,合資是渡過寒冬且不丟失自我的途徑,當然,能否走上這條路也要看自身的價值。

  結語

  目前,政府在穩定汽車消費的舉措上有支持和引導新能源汽車消費的趨勢,而且消費者對於汽車智能化的需求趨勢不可逆轉,電氣化是更好的實現智能化的基礎。但大環境加速了造車新勢力的淘汰,去年至今,多家造車新勢力公司出現拖欠員工薪資或拖欠供應商貨款情況,它們大多依靠融資續命,在垂死掙扎,今年可能出現大面積的倒閉潮。無論是代工,自產還是合資,造車新勢力必須選擇適合自己“體質”的商業模式,儘快擴大規模,量產交付,這就是一場“跑得快”的比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