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兒肥了,漁民的腰包鼓了

摘要: 漁民高興地拿著剛捕獲的魚核心提示 連年來,我市開展了“以漁淨水,保護水源”、“增殖水生生物,促進綠色發展”等為主題的增殖放流活動。近期,我市開始對沙潁河、茨淮新河阜陽段魚類增殖放流效果進行評估。相關 ...

魚兒肥了,漁民的腰包鼓了

漁民高興地拿著剛捕獲的魚


核心提示

連年來,我市開展了“以漁淨水,保護水源”、“增殖水生生物,促進綠色發展”等為主題的增殖放流活動。近期,我市開始對沙潁河、茨淮新河阜陽段魚類增殖放流效果進行評估。相關數據顯示,人工增殖放流8個月,茨淮新河內的魚兒體重增加了50倍左右,促進了水質的改善。


漁民收入明顯增加

近日5時許,潁東區冉廟鄉蘭堂村漁民蘭恆超划著小船,小心地把網具下入茨淮新河閘口處。

  

  8時許,蘭恆超開始收網,漁網中響起魚尾拍打河水的聲音。

  

  “因為增殖放流,河裡的魚多了,尤其是刀鱭、花白鰱,大家的收入都增加了。”蘭恆超說,如今,他們每天可以打撈200多斤魚,年收入10多萬元。不久前,他們還曾在茨淮新河利用長280米的大網一網打撈了10多噸魚,有頜針魚、太湖新銀魚、刀鱭、鯽魚等10多個品種。

  

  “這是今年春季人工增殖放流的鰱魚,體重1公斤多。”蘭恆超說,春季放流時,這些魚兒只有20克左右,8個月體重增加約50倍,人工增殖放流的經濟效益獲得提高。“而且河流水質也變好了,不像以前經常浮萍氾濫。”

  

  2012年,我市開展了人工增殖放流,範圍覆蓋全市。其中,2018年4月1日和6月6日(全國“放魚日”),分春季、夏季兩次開展了“阜陽市直2018年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共放流苗種300萬尾,其中鰱魚、鱅魚275萬尾,其他苗種25萬尾,投入中央資金25萬元,自籌資金5.6萬元。)


漁業資源逐步恢復

近期,市水產管理局邀請省水產研究所主持第三方評估,在沙潁河、茨淮新河部分河段採樣,捕撈採用刺網、地籠、拉網等多網具聯合進行。目前,評估正在有序進行中。

  

  “我市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工作雖然取得了較好成績,但仍存在不少問題。”市水產管理局負責人說,我市人工放魚水平與“科學放流、規範放流”的高標準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如受經費、苗種生產達標場家較少限制,以及放流工作跟蹤監測風險評估手段缺乏。在護漁執法方面,受人員編制和執法裝備的限制,我市執法護漁工作難以細緻開展。在保護區建設方面,我市在建設資金和項目上仍需要積極爭取上級部門和政府的支持。

  

  下一步,我市將針對這些問題開展相應的措施,例如強化漁政管理,提升漁政執法能力,確保增殖放流的效果;著力開展跟蹤監測;鼓勵阜陽市現有良種場進行提檔升級,增強苗種生產、種質鑑定、質量監控的方法和手段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