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奪嫡:唯一一個兩次被廢的太子,為何他生平如此坎坷

九子奪嫡:唯一一個兩次被廢的太子,為何他生平如此坎坷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擁護皇權至上的環境中,皇帝這個位置一直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而相比起其他希望渺茫的人來說,皇帝兒子的這個身份顯然更為有利。但是古代皇帝大多都不會只有一個兒子,因此,歷史上經常會出現各皇子們有關皇位的爭奪戰。比較著名的就是發生在清朝康熙時期的九子奪嫡,在這場爭奪戰中,佔據優勢地位的皇太子胤礽卻逐漸的從前期的優勢地位被打落井底,最終被徹底排除在了皇位繼承人之外。而胤礽應該是古代唯一一個被兩立兩廢的太子,在這場九子奪嫡的皇位大戰中,佔據絕對優勢地位的皇太子究竟是怎樣從頂端一步步走向滅亡的呢?他兩次被廢又都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九子奪嫡:唯一一個兩次被廢的太子,為何他生平如此坎坷

太子胤礽的生平

根據《清史稿》記載:“理密親王允礽,聖祖第二子。康熙十四年十二月乙丑,聖祖以太皇太后、皇太后命立為皇太子。太子方幼,上親教之讀書。六歲就傅,令大學士張英、李光地為之師,又命大學士熊賜履授以性理諸書。”也就是說,胤礽在最開始的時候確實是身負重任的,小小年紀就被封為太子的他,從小就是被按照一國儲君的標準來培養的,這樣的教育既賦予了他對於自己地位的絕對自尊與自信,同時也賦予了他極大的壓力。不過也因為他不同於其他兄弟的成長經歷,才造就了他的日後奪嫡戰爭中的優勢地位。因為這皇太子從小是在康熙皇帝身邊長大的,由康熙皇帝親自教養,所以他們兩父子算是皇室之中難得的保存了一份父子真情的存在。後世有人猜測,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太子是康熙親自撫養長大,並且給予厚望的原因,所以這位太子才會在被廢除之後又被複立,這正是康熙帝對他感情的具體表現。

九子奪嫡:唯一一個兩次被廢的太子,為何他生平如此坎坷

除了自己親身教導他一些國家大事之外,在太子年幼的時候,康熙還曾經請過很多當時知名的學士來給這太子啟蒙教學。根據《清史稿》記載:“斌薦起原任直隸大名道耿介為少詹事,輔導太子。介旋以疾辭。逾年,斌亦卒。太子通滿、漢文字,嫻騎射,從上行幸,賡詠斐然。”可以說在這位皇太子被廢黜之前,他一直是康熙心中最標準的儲君,不論是行為處事還是學識才華都是兄弟之中的翹楚。但很可惜的是,隨著他的年齡逐漸增大,而這時的康熙卻正值壯年,儲君和現任皇帝之間的矛盾開始與日俱增,並被有心人逐漸激化。廢除太子就是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的爆發,而感情的積累造就了復立,矛盾的不可調節在之後又再一次的造就了他的絕對隕落。

皇太子胤礽的一廢

九子奪嫡:唯一一個兩次被廢的太子,為何他生平如此坎坷

在皇太子被廢黜之前,康熙對他的種種表現已經表達出了一些不滿。在他逐漸長成並掌握了一定權力的時候,康熙曾經給了他很重的任務,比如在自己出巡的時候讓他擔任監國的任務,但他的一些表現卻並不讓康熙滿意,再加上當時依附於太子的索額圖一再的挑戰康熙的底線,並且被罷除拘禁於宗人府的事情發生,讓康熙對於這位寄予厚望的太子產生了失望的情緒。太子手下的人一次次的挑戰權威難免給康熙一種不安分的印象,在這些不滿不斷積累的過程中最終被一個導火索徹底引燃了這個導火索,就是康熙的第18個兒子死亡的消息。根據《清史稿》記載:九月乙亥,次布爾哈蘇臺,召太子,集諸王大臣諭曰:“允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訓,肆惡虐眾,暴戾淫亂,朕包容二十年矣。……皇十八子抱病,諸臣以朕年高,無不為朕憂,允礽乃親兄,絕無友愛之意。...從前索額圖欲謀大事,朕知而誅之,今允礽欲為復仇。朕不卜今日被鴆、明日遇害,晝夜戒慎不寧。似此不孝不仁,太祖、太宗、世祖所締造,朕所治平之天下,斷不可付此人!”從這很長一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康熙對他的不滿不是一日兩日造就的,而是長年累月的一點點的矛盾積累而成。而他這一次所表現出來的對於兄弟的不在乎更是讓康熙失望之極,達到了一個爆發點之後,康熙選擇忍痛廢除了他的太子之位。

胤礽的復立與二次被廢

九子奪嫡:唯一一個兩次被廢的太子,為何他生平如此坎坷

在廢除了皇太子之後,康熙這樣的大型滿朝文武都站在了自己的八兒子那邊,處於兩難境地的他在這個時候就接到了另外一個更好的選擇。據《清史稿》記載:“明日,上召諸大臣入見,諭以太子因魘魅失本性狀。”鑑於自己最看重的兒子是被別人“冤枉”的這個事實,復立太子成為了必然選擇。於是

“又明日,諸大臣奏請復立允礽為太子,疏留中未下。上疾漸愈,四十八年正月,諸大臣復疏請,上許之。三月辛巳,復立允礽為皇太子”但這一次確立的父子關係卻變得岌岌可危,太子對自己這位父親的尊重和敬畏在一點點的消失,他的再次被廢,在被複立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了。據記載,“上察諸大臣為太子結黨會飲,……上諭謂:“諸事皆因允礽。允礽不仁不孝,...尤無恥之甚。” 五十一年十月,復廢太子,禁錮鹹安宮。”這次的廢黜看似是康熙不滿太子結黨營私的結果,但實際上卻是儲君與皇帝權力矛盾之爭的一個必然結果。

總結

九子奪嫡:唯一一個兩次被廢的太子,為何他生平如此坎坷

皇太子胤礽從出生時起就註定了他不凡的一生,但是康熙的長壽卻註定了他無奈的下場。在康熙皇帝,也就是他的父親還沒有老去的時候,他的羽翼已經開始開展了,而這正是皇權至上的時代一個儲君最大的悲劇。不過相比於其他的儲君來說,他又是比較是幸運,因為他從小和康熙培養起來的父子之情,造就了歷史上唯一的太子之位兩立兩廢的例子。

參考文獻:

《清史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