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出生有傳奇

帝王將相出生不同於常人,要麼是長虹貫日,要麼是龍入孃胎。儘管多為演義,亦是民間文化蕪雜之體現。蘇軾出生於1037年1月8日,正史沒有他出生特別之處的記載。有個傳說從宋代就有了:“蜀有彭老山,東坡生則童,死則青。”(宋•張端義《貴耳集》) ,好傢伙,這動靜可夠大的,蘇軾家附近彭老山的花木,在蘇軾出生那一天全部枯死。1101年七月二十八日,蘇東坡去世的這一天,彭老山上草木重又煥發生機,一片青綠。蘇東坡傳為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吸盡了彭老山了靈氣。眉山還流行一句話:“眉山生三蘇,草木盡皆枯。”問眉山父老,不知彭老山現在何處,我亦沒有前去探訪。

蘇軾是個天才。出生於人傑地靈的眉山,勤奮刻苦,有父親蘇洵的指導,其成就千古一人而已。不用這樣的傳說故事,難以表現他的神奇。他小時有幾個特別的故事,顯示他自小與常人不同。

蘇軾出生有傳奇

眉山三蘇祠南門正在整修

2014年國慶期間去眉山三蘇祠,景區都在整修,不對外開放。南門正在整修,佈滿了腳手架,我拍攝幾張照片匆匆離去,不能進去參拜心中的偶像蘇東坡,不能一探究竟,非常遺憾。

蘇軾出生有傳奇

匾額為何紹基於咸豐年間題寫

蘇軾的弟弟蘇轍在《 亡兄子瞻端明墓誌銘》中寫道: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學四方。太夫人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太夫人嘗讀《東漢史》至《範滂傳》,慨然太息。公侍側曰:“軾若為滂,夫人亦許之否乎?”太夫人曰:“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耶?”公亦奮厲,有當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比冠,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

這是蘇轍的記述,兄弟倆在眉山可以說是朝夕相處,弟弟回憶兄長,真實性沒有問題,這個回憶應該是信史。蘇軾十歲時便胸有大志,讀《後漢書》,願意做像範滂那樣的人。蘇轍記述的是《東漢史》,其實是《後漢書》,書中有範滂傳,能查到範滂與母親的對話。小小少年便有凌雲之志,這已稀奇,母親對之讚許有加,也是世上罕見,如果現在的少年郎,也像母親提出同樣的問題,不知母親如何回答。

蘇軾出生有傳奇

南州勝蹟古祠堂

程夫人對蘇氏兄弟精心撫養教育,諄諄教誨,鼓勵他們“奮厲有當世志”,“立乎大志,不辱蘇門,也不悔於國家。”程夫人除操持家務外,還擔當著孩子們的啟蒙教育任務,親自教授他們的詩書,並經常給他們講古今成敗治亂的故事,培養他們的品德、情操和氣節。這種對品格的培養與塑造,對蘇軾兄弟產生重要影響,對當代兒童教育具有啟發意義。

蘇軾出生有傳奇

眉山三蘇祠有兩個門,西門與南門,南門上有標誌: 紗縠行南段72號,這個縠不好認,音hú,古稱質地輕薄纖細透亮、表面起縐的平紋絲織物為縠,也稱縐紗。蘇軾從小就知道紗縠行這個地名,一定會寫這個字。後來他被貶黃州時寫有《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一首詞,其中最後幾句是: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呵呵,如果你自稱是蘇東坡的愛好者,尋訪還是記個縠這個字,因為與蘇軾的出生地有關,與他的詩詞名句有關。

蘇軾出生有傳奇

三蘇祠南門楹聯上聯:克紹箕裘一代文章三父子

克紹箕裘:,kè shào jī qiú 克:能夠;紹:繼承;箕:揚米去糠的竹器,或者畚箕之類的東西;裘:冶鐵用來鼓氣的風裘。比喻能繼承父祖的事業。

蘇軾出生有傳奇

三蘇祠南門楹聯:北宋高文名父子,南州勝蹟古祠堂。

中國很多古蹟,大門上都有楹聯,我喜歡認真讀一下這些言簡意賅的楹聯,體味其中豐富的內含。假如有些字不認識,就上百度搜索一下,搜不到,回家再查書,力求瞭解。如果你覺得有意思,就不會覺得枯燥無味,而是興致勃勃,不弄清楚絕不罷休。

蘇軾出生有傳奇

三國蘇祠南門楹聯下聯:堪稱楷模千秋景慕永馨香

大門上的對聯是有變化的,我2014年去是這副對聯,2018年國慶期間去還是這副對聯,概括了蘇軾父子的文學地位,人們都他們的仰慕之情溢於言表。

蘇軾出生有傳奇

蘇東坡臨終前有詩:“與君皆丙子,各已三萬日。”(建中元年七月二十六日《答徑山琳長老》)從生辰八字看,一生必受磨難。據說其遭受磨難與面相也有關係,當年蘇軾初至京城時他曾找人相面,看相人說他“一雙學士眼,半個配軍頭”。呵呵,當然這也是傳說,姑妄言之。

蘇軾出生有傳奇

三蘇祠,1980年公佈為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蘇軾出生有傳奇

眉山三蘇祠,2006年5月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蘇軾出生有傳奇

千年黃葛樹,在三蘇祠院內,有鋪天蓋地的氣勢,樹枝伸向院外,在景區外邊就能看到。有人叫榕樹,標牌上標的是黃葛樹,不知有榕樹與黃葛樹是一種樹還是兩種樹。

蘇軾出生有傳奇

三蘇祠大門向東是東園。

蘇軾出生有傳奇

下西街在三蘇祠西邊,多次從街上走過。2014年9月30日到達眉山,立即趕往青神縣,遊中巖。10月1日重回眉山,10月4日返回成都。這張照片記錄了我經過的準確時間。


《後漢書•範滂傳》:

其母就與之訣,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養,滂從龍舒君歸黃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與李杜齊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復求壽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辭。顧謂其子曰:“吾欲使汝為惡,則惡不可為。使汝為善,則我不為惡。”行路聞之,莫不流涕,時年三十三。”


譯文

他的母親和他分別,範 滂 告訴母親說:“弟弟仲博是一個孝敬的人,他完全可以贍養你們,我跟隨先父去了,是死得其所的。只是希望母親大人要割捨這難以割捨的恩情,不要再增添悲傷了。”他的母親說:“你現在可以和前輩李杜齊名了,死了又有什麼遺憾呢!既然有了美好的名聲,又要追求長壽,好事是很難兼得的!”範汾跪下來接受母親的教侮,再次拜別而去。他回頭對兒子說:“我想要讓你成為壞人,但是惡事不可以做。讓你成為好人,但是我沒有做不好的事。”經過的人聽見了,沒有人不感動的流下眼淚,這一年範 滂 三十三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