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山“牽手”白雲山,白雲山麓湖越秀山連通工程完成

輕盈流暢的景觀迴廊蜿蜒242米,標誌性的白雲山文化景牆成了大金鐘路白雲山入口的一大亮點……廣州天朗氣清,白雲山全新改造升級的柯子嶺門崗,遊客們紛紛駐足拍照。

4月13日上午,廣州市在白雲山下舉辦第76場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副局長吳敏介紹,白雲山主要門崗將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領銜的廣州地區大師團隊按照一門一策來量身打造。其中,白雲山南門由何鏡堂親自設計,預計今年年底前可以完成改造。

為子孫後代守護好白雲山、越秀山,堅定不移推進還綠於民。廣州市各區各單位通力合作,群策群力,已取得初步成效。白雲山區域已拆除違法建設和影響景觀建築51.05萬平方米,其中困擾20多年的大缽盂18棟歷史違建以及白雲山南門、叢雲路、永泰地鐵口等違法建設已全部拆除。白雲山麓湖越秀山連通工程6.2公里主體工程、配套綠化已基本完成,“五一”正式開放。市民可以步行從傳統城市中心的中山紀念堂、越秀公園、花果山到達麓湖。將來還可以步行暢達白雲山。

越秀山“牵手”白云山,白云山麓湖越秀山连通工程完成

啃硬骨頭

20多年違建被拆除

“以前這裡是停車場和商鋪,現在煥然一新了。”李波每週末都去爬白雲山,他見證了白雲山這一年的變化。一年前,白雲山南門區域原金貴停車場、雙燕停車場及違建商鋪多,環境髒亂差,嚴重影響白雲山形象。拆違復綠後,新增綠化面積1.7萬平方米,環境面貌煥然一新,深受市民群眾歡迎。

時間回撥到一年前。“轟隆隆……”2019年3月13日上午,伴隨著挖掘機的巨響,位於白雲山風景區南門附近的登峰街金貴停車場內,歷史違法建設正接二連三地被推倒,房頂的鐵皮棚頃刻間被掀除……這是越秀區2019年第一次風景名勝區拆違現場會的場景,是越秀區首次針對還綠於民工作進行的大規模拆違。

3月15日,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聯合白雲、越秀城管部門,集中拆除了永泰地鐵站周邊、同和握山西街一巷14號旁、金泰路181號連體房、白雲山上桃花澗側門經營部、麓湖公園簪香館、白雲山南門金貴停車場側邊違建等8宗影響白雲山景觀品質的典型違建點。吹響了白雲山“還綠於民”專項治違行動全面開展的“集結號”。

拆違是白雲山還綠於民工作的前提。2019年以來,廣州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牽頭組織開展白雲山風景名勝區紅線範圍內的違法建設治理工作,指導各區開展白雲山緩衝區、門崗和進山路徑及周邊違法建設治理工作,共組織開展5次集中拆違大行動。據統計,自去年還綠於民工程開展以來,共拆除紅線內及主要門崗周邊、進山通道兩側違法建設和影響景觀建築51.05萬平方米。

敢於啃硬骨頭,彰顯了廣州市治理違建的決心。位於白雲山紅線範圍內的大缽盂18棟建構築物存在20多年。為順利推進拆除工作,通過現場協調、召開會議、座談調研等方式,聽取駐山單位和個人、村集體的訴求與意見,廣開言路,化解矛盾。目前,白雲山紅線內已拆除12.64萬平方米,緩衝區拆除38.41萬平方米。數據顯示,各單位結合規劃同步實施拆違復綠,加快環境整治和景觀提升,其中白雲山紅線內及主要門崗周邊復綠8.92萬平方米。

一門一策

白雲山17個門崗改造成景點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羊鼻子,羊角,還有眼睛……從無人機的側面航拍圖看,柯子嶺門崗廣場很像一個羊頭標誌。“這完全是無心插柳,並非設計本意。” 廣東省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陳雄是柯子嶺門崗改造的操刀者,他告訴記者:“原門崗門戶界面狹窄,遊客通行及景觀體驗感不佳,本次改造後移門崗,擴大前廣場,拓寬入口敞開面至110米,重塑柯子嶺山路前導空間。”

因山就勢、因地制宜,通過設置多層次立體活動平臺,提供集娛樂、運動、交流於一體的場所。柯子嶺門崗廣場增強了市民參與感和獲得感,實現了“還綠於民、還景於民”的願景。

越秀山“牵手”白云山,白云山麓湖越秀山连通工程完成

白雲山西門崗也是白雲山的主要入口。目前處於疫情期間,進山的遊客都要出示穗康碼和測量體溫。升級改造後的西門崗,鬱閉綠化帶改造為慢行景觀帶,市民廣場由4458平方米擴容至11245平方米,完成綠化面積6000平方米。廣州市設計院顧問總建築師郭明卓表示,“我們希望建成後的西門崗更具有體驗性和層次感,打造成優質旅遊觀光點。”

進入西門崗後,沿著山路步行2.5公里後,即可到達翠竹園門崗。自然形成的“山門”形象,與白雲山景融於一體,令人耳目一新。端莊、大氣,是遊客走近如今翠竹園門崗的第一印象。

廣州市冼劍雄聯合建築設計事務所主任建築師程路表示:“原翠竹園門崗形象不突出,入口辨識度不高。經過改造後,門崗自成一個景點。”記者看到,翠竹園門崗前的相思河段也開拓了河道綠化空間。據介紹,河段整治綠化面積2.3萬平方米,形成自然通透的水岸綠地空間,營造山水結合、環境優美的詩意溪澗景觀。

白雲山的門崗升級工程,建設規模約20萬平方米,包括7個主要門崗和10個次要門崗。設計圍繞強化標識、優化空間、提升景觀、完善配套、組織流線等重點,打造大氣、現代,彰顯嶺南地域特色的標識性門崗。

一直以來,白雲山是廣州的寶貴資源,是城市的“綠肺”。隨著17個門崗分別改造成景點,白雲山披上新顏。

基本建成

雲道試驗段“五一”正式開放

廣州打通了白雲山視廊通道,初步實現拆違復綠,顯山露水。8公里雲道則是白雲山還綠於民工程的重大成果。

目前,雲道試驗段基本建成,即白雲山麓湖越秀山連通工程6.2公里主體工程、配套綠化已基本完成,正在完善相關配套設施。連通工程已於清明期間試開放,“五一”正式開放。

4月13日,記者提前體現6.2公里雲道試驗段。項目起于越秀公園東北門,經花果山橋(馬科斯舊橋)、花果山公園、雕塑公園東門,跨下塘西路經麓湖高爾夫,直達麓湖公園綠道,路線長4.4公里。同時,從越秀公園南門至麓湖北路全線增加設置標識指引,實現中山紀念堂至白雲山的連通。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新建空中步道、貼地棧道、跨路天橋,舊有園路升級,步道標識及景觀照明等。

越秀山“牽手”白雲山。項目建設以人為核心,以自然為美,體現還綠之道的設計理念,通過低干擾輕介入的設計手法,將城市低效的灰空間轉化為全民共享的積極空間。據介紹,連通工程綠化項目打破傳統建設工程基本程序,採取設計施工一體化方式統籌項目實施,極大壓縮項目前期推進時間,在施工階段實現施工、設計的緊密聯動。在甄選重要景觀節點方面,沿線根據連通工程上下出入口規劃進行實地勘踏,選擇越秀公園東北門、花果山節點、踏芳園、麓景路苗圃、聚芳園等景觀節點,營造開花組團景觀。此外,雲道全線邊坡往縱深清雜復綠,梳理全線雜亂灌木,打造乾淨通透舒朗的邊坡景觀。

未來,8公里雲道全線連通白雲山、麓湖、花果山、越秀山的步行路徑,串聯八大城市公園,打通慢行斷點。還綠於民,還景於民,市民從中山紀念堂可一路直達雲臺花園、直上白雲山。實現“青山全入城”,助力廣州老城市煥發新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