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幸福:看上去熱鬧的歲月裡,在捧腹大笑中和現實不期而遇

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又到新年,記憶中的年味是什麼樣?

孩童眼中的年,是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是藏在衣櫃裡的新衣服,是餐桌上層出不窮的吃食,是一封又一封的紅包。

成年後的年,是藏起了生活中的辛酸,面帶微笑的觥籌交錯,是面對老母親忙碌的身影,偷偷的在心底說一句抱歉。

2019年已經進入倒計時,有人說這一年是最難過的一年。身為看客,頻繁的看到一些不好的熱搜,有人突然逝去,有人崩潰大哭,在這個信息化爆炸的年代,焦慮迅速的在各種平臺傳播。一句"我太難了"也成為了不少人朋友圈裡簽名。

在人生的路上,似乎有一杆標尺在衡量著我們,房子、車子、票子都是這標尺上的刻度,在追趕的過程中,我們走的太快,走的太急,似乎大家都弄丟了一樣東西——幸福。

年味—幸福:看上去熱鬧的歲月裡,在捧腹大笑中和現實不期而遇


季諾療法,這就是我們要在季諾一本又一本的書中重新發現的東西,而這種再發現也是最最接近於幸福的事。這是加西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的作者,給《瑪法達的世界》的評論。

《瑪法達的世界》,一部阿根廷的漫畫,寫的就是一群小孩子童真可愛的故事。也許很多人沒有聽過這部漫畫的作者季諾,可譯者是三毛,對就是你心中那個傳奇一生的女子,三毛。

三毛說:我是一個愛書人,深奧的書,我愛看,淺近的書,我也欣賞,但是一套漫畫書使我如此不厭地愛著,卻是有生以來的第一次。

為此,三毛特意將這本西班牙語的漫畫,翻譯成了中文並作序,送她去中國和同胞們見面。

年味—幸福:看上去熱鬧的歲月裡,在捧腹大笑中和現實不期而遇


七個小朋友中唯一的菲利普,瑪法達最好的朋友,也最像我的愛人荷西。

知音,能有一兩個已經很好了,實在不必太多。朋友之樂,貴在那份踏實的信賴。

私以為這是三毛寫過最美的一句話,對於成年人而言確實如此,得一知己足矣。這在《瑪法達的世界》裡其實也有體現。

小主人公瑪法達最好的朋友,是一個比她大一點點,已經學會寫字的菲利普。菲利普是個武俠迷,他老在看《孤獨大俠》的連環漫畫,他很有正義感,也很會解釋事情,他和瑪法達都是理想主義者。

而在三毛眼中,菲利普就像是她的愛人荷西的化身,荷西也是那種"武功蓋世"。三毛一個性格灑脫無拘無束的女子,荷西更像是她的知心朋友。

在《大鬍子與我》中,三毛這樣寫道:"其實婚前和婚後的我們,在生活上並沒有什麼巨大的改變。荷西常常說,這個家,不想家,倒像是一座男女混住的小型宿舍。"

我相信三毛是深愛荷西的,很多個深夜,荷西與三毛吃了晚飯,熄滅了家中大部分的燈,兩人相伴擁讀著《瑪法達的世界》,想出一句又一句的中文,教會格子裡的娃娃說中國話,守著一盞燈,守著彼此,守著故事中的娃娃。

幾聲清脆的童言,一些在笑聲裡的啟示,看似順風飄過,不留痕跡,其實卻早已吹入人心。

年味—幸福:看上去熱鬧的歲月裡,在捧腹大笑中和現實不期而遇


小娃娃之間,僅僅是童言無忌麼?

看漫畫書,並不是膚淺。就如同卡通片,不只是給小孩子觀賞一樣。

作者季諾直言,這本書其實是給成年人看的漫畫。在這裡,每個成年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印象最深的是下面三個小朋友:

主人公瑪法達,孩子氣的大腦袋裡總是充滿了各種成人的憂慮和智慧,她關心時事,經常收聽收音機,問題很多,思考更多,充滿了正義感。

她會說:"生活是從四十歲開始的,為什麼讓我們這麼早來到這個世界上?"

商人的孩子馬諾林,滿腦子都是生意經,總會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見縫插針的推銷爸爸商店裡的物品,是個不談理想只關心發財的小傢伙。

他會說:"報上天天有壞新聞,大家也不退這新聞。生活中總有好事、有壞事的嘛。但是您為了一條小小的爛香腸,居然拿來退!"

蘇珊娜,瑪法達的女性朋友,她的夢想是做一個有地位和名義的媽媽。她不關心這個世界怎麼了,瞧不起窮人,所以常常遭到瑪法達的抨擊。

她會說:"長大後我要嫁個一個有錢的要命的工業家。"

作者季諾,藉著娃娃們的對話,道盡了這個世界的多面。在看上去熱鬧的歲月裡,以夢為馬,讓人在閱讀漫畫的捧腹大笑中和現實不期而遇。

譯者三毛,藉著娃娃們的對話,讓生活在勞苦愁煩世界裡的我們,保留著心底的一份赤子之心,去度過那幾分鐘歡愉的時光。

年味—幸福:看上去熱鬧的歲月裡,在捧腹大笑中和現實不期而遇


如果你讀懂了這漫畫,就請停下腳步,感受幸福

狄更斯在《雙城記》中有句話:"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這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

這句話本是描述工業革命發生後的時代,但卻用來描述今天我們的生活。我們在學習中快速成長,在工作中不斷進步,在漫長而又有限的歲月裡,一直在不停的追趕所謂的追求,物質上的享受,精神上的歡愉,如此相同,但每個人的故事卻又不同。

成年人其實也是小孩,成年人也會問小孩子一樣的問題,娃娃們得不到答案時可以隨時哇哇大哭,而成年人只能面對生活,強嚥淚水。

瑪法達,其實是高度的幽默,這種幽默,深者見其深,淺者見其純,無論哪一個年級的人,用一點點心思去看,都會禁不住笑起來,這也許不是瘋狂的大笑,卻是會心的瞭解和共鳴。

就像瑪法達最討厭喝湯一樣,即使有一千種一萬種理由不喝,也總有人強迫著她喝下去,因為喝了才能長大。成長背後的代價是什麼,我不說,你們也都知道。

可是湯總要喝的,人也總要長大。我們的快樂與悲傷,於這個世界沒有什麼分量。今天這個工作你不喜歡了,可以辭職。這個人你不喜歡了,可以不再交往。你可以選擇更多讓你感到幸福的事情。無論是草根還是精英,我們都可以選擇停下腳步,去感受幸福。

如同漁夫與富翁的故事。

漁夫在沙灘邊曬太陽,大富翁走過來,對他說:"你不該在這個時候曬太陽啊,現在正是捕魚的好季節,現在出海,你可以捕到很多很多魚。"漁夫說:"捕到很多很多魚,又怎麼樣?"富翁說:"那樣你就可以賺到很多很多錢。"漁夫問:"賺到很多很多錢,幹什麼?"富翁說:"那樣,你就可以僱到很多很多人,幫你打魚,還可以買到大漁船了啊。"漁夫問:"僱到人,買了大漁船又怎麼樣?"富翁道:"那樣,你就不用出海打魚,就可以在沙灘上曬太陽了啊。"漁夫回答:"你看我現在在做什麼?"

你若向陽,處處皆有陽光。

年味—幸福:看上去熱鬧的歲月裡,在捧腹大笑中和現實不期而遇


寫在最後:

帶著一身疲憊的三毛遠赴西班牙,碰上了老同學荷西,婚後在撒哈拉沙漠上度過了一段美好的生活,哪怕物資極度匱乏,三毛也能用筆讓這一切生出花來。她創作的《撒哈拉的故事》和《哭泣的駱駝》,就是這兩年的記錄故事。

無數人透過文字,羨慕她的灑脫,羨慕她的愛情。只因為她嫁的人是荷西,是那個用愛灌溉了她荒蕪的心的男人。但後來荷西在海中潛水意外喪生,三毛悲痛欲絕,一度精神錯亂。

對於國內的讀者來說,《瑪法達的世界》之所以珍貴,是因為這更是一篇哀慟的回憶,是三毛對於荷西的紀念。在《又見娃娃》中,字裡行間充滿了不捨和悲傷。她說我的娃娃們,路,畢竟要靠你們自己走,再也不能扶持你們一把了!

我想這句話,也是冥冥中,荷西對三毛最後的掛念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