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静,是最舒服的状态

人的思想活动是很消耗能量的,尤其执迷于某种事物时,全身心的投入,体力的消耗更是飞快。

现代人的烦恼就是想的太多了,太过于执着了,活得很累,哪怕在梦里,也做着梦,不能真正安宁,这样时时刻刻地消耗,人怎么会快乐呢?福报又怎么会积累呢?

沉静,是最舒服的状态

人思考的主体是注意力,注意力集中在哪里,哪里就能焕发活力,如果注意力一直在追求身外之物上,人的身体和精神就一直在消耗,渐渐干涸,干涸的标志就是身体不舒服,经常失眠,精神上总是抑郁,笑起来很勉强。

所以注意力一定要放在体内,而沉静的状态就是把注意力均匀地放在体内,在这种状态里,只要起一个妄念,身体就有一种明显的拉扯感,让人很不舒服,这样一来,就能时时察觉妄念,让身心更加沉静。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狩猎令人心发狂。

沉静,是最舒服的状态

这个驰骋狩猎就是指过于执追外在的事物,而五色,五音,五味指的是眼花缭乱的外界诱惑,老子要表达的就是要身心沉静。

社会在发展,信息时代的来临,让外界诱惑千百倍的放大,人们的烦恼越来越多,把注意力内化,已经迫在眉捷了。

要注意力内化首先要觉察内心为什么不能平静,要察觉自己心里的贪婪、嗔怒、傲慢,察觉一下这些负面情绪对注意力的牵扯,再察觉注意力被牵扯之后,造成的内在空虚,再察觉一下因为空虚而产生更多负面情绪。

沉静,是最舒服的状态

人要接纳平凡甚至低劣的自己,而不是活在自我欺骗之中,只有直面自己的真面目,才能真正改变。

《当下的力量》一书中说到“臣服于当下”,臣服就是接纳,不抗拒,就是放松,不为外境所转,注意力始终在内,毫无挂碍。当下就是强调不要为过去和未来担忧,因为这是把注意力放在毫无意义的事上,是愚蠢的自残行为。

南怀瑾说“一切修行都是善护念”。这个善护念,就是把控自己的注意力,不要被任何事所牵扯。

修行就是这么简单,每个人都能修行,越沉静,人就越舒服,越有福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