甦醒的城市 楊德振

2020年的4月8日,註定又是個令人難忘的日子。我身在武漢“郊區”一一麻城市的大別山老家裡,一大早被武漢的幾個朋友視頻喚醒,我躺在溫暖的被窩裡,與他們分別進行了視頻通話,他們在視頻的那頭興奮的告訴我:“武漢解除封鎖了,我們‘解放’了,”“我們徹底獲得‘自由’了。"……欣喜之情、激動之心、快樂之舉,瞬間溢滿屏幕。我再也無法入睡,索性起床,再看手機時間,才五點半。此時的大別山裡,薄霧依稀,晨曦初露,鄉村一片靜謐。

沉睡了七十六天的大武漢“甦醒”了,這個“九省通衢”的咽喉要地“甦醒”了,我家鄉的省會大都市“甦醒"了,怎不讓人興奮激動呢?!我興高采烈、蓬頭垢面的坐在桌子前,提起筆,與一座幾千年的古城一起分享和見證這一刻含淚的榮光、辛酸的喜悅、帶血的重啟、漫長的復甦。

七十六天的封城,舉世罕見,史所未有。這是一座城市為一個國家的平安按下了“停止鍵”,以局部的犧牲換來國家整體的安全;這中間,需要怎樣的指點江山、統籌帷幄的決策與決斷氣魄?!又需要怎樣的密切配合、統籌協調、高效運作的執行能力?!還需要上千萬市民怎樣的隱忍、剋制與堅毅的領悟與配合行動的素質?!

封閉一座城,一方面意味著在封閉系統裡要與死神和病毒作殊死的肉搏,一方面意味著上千萬人將失去行動“自由”,只能“禁足",其生存的空間逼仄,生活的難度重重,生命的惶惑與恐懼感將一陣陣襲來,讓人無奈無助,喘不過氣來;尤其是每天面對的大量死亡病例,更讓人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生命的不確定風險無時無刻地不在襲擾人們的心緒與神經,人們的心裡無時不在受到驚恐、惶惑、悲情、苦悶的煎熬,一些人在大疫情裡痛失親人,一些人痛失朋友,更令人撕心裂肺,其悲慟之情更是日夜縈繞在心頭,揮之不去,猶如雪上加霜;封閉期間,武漢市民心裡的承受能力達到了極限……哪怕用盡所有的文字,都不足以表達武漢人民在封閉自守的七十六天時間裡,所受的艱難困苦和心靈煎熬。

我有一個朋友,住在武昌區的一座30幾層高樓中的23層單元裡。他說,他每天只能藉助陽臺的一個半小時的陽光,來感受來自大自然的生命氣息,這一個半小時的溫暖陽光,彌足珍貴,讓他感覺自己還“活著”。家人輪流曬太陽,藉以舒展筋骨……碰上陰天雨天,他說他自己就像一具乾屍,了無生氣的遊蕩在家裡的各個角落,而此時家人的苦悶與焦躁情緒往往最容易宣洩出來。

我通完視頻,半天緩不過神來;平常我們以為司空見慣的陽光、空氣、水等自然元素,在大災難裡,也顯得格外親切和彌足珍貴,這該是怎樣的一種情愫與感受啊?!我慶幸自己在大疫情裡,雖然“禁足"大別山農村老家裡,起碼我每天可以自由徜徉在溫暖的陽光裡,沐浴大自然的清輝,享受清新的空氣,與耄耋之年的父母一起,天天自給自足有餘;白天泡一壺毛尖,坐在梨樹下,看書、寫作和拉家常,晚上在小院子裡自由行走,遙望天上繁星點點,月缺月圓,能夠做到上有一方天,下有一方地,可供身體和靈魂自由舒張和伸展,而這些都成為了武漢人民眼饞的“奢望”。這是大疫情裡的一種無情又無奈現實寫照,實可堪憐,更值得致敬。

好在遲到的春天也是春天,它會把遲到的芬芳撒滿在這座英雄的城市、漸漸甦醒的大武漢。我相信經過這場生死浩劫的洗禮與砥礪,武漢乃至廣大的湖北人民,一定會更加的堅強、堅毅,勇敢前行;更加懂得珍惜生活,珍惜生命,珍惜已擁有的幸福;更加團結奮進,齊心協力,把荊楚大地建設的更加美好!

甦醒的武漢猶如沉睡甦醒的巨龍,又如痊癒的“九頭鳥",一定會借勢騰飛和展翅飛翔的,一定會在中華大地上展現異樣的神采。衷心祝願我的大武漢重啟後迅速恢復"元氣",欣欣向榮,未來更加璀璨奪目,光耀神州。

二0二0年四月八日於湖北老家楊家河村

作者:楊德振(廣東作家、酒店職業經理人、心智研究專家)

地址:廣州市環市東路326號之一1704房

郵編:51006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