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民科”——关于科学和非科学的一点意见

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被大家称之为“民科”的人发表的文章,内容涵盖就宇宙起源、天文物理、时空穿梭、意识本质、量子纠缠等,或者针对一些悬而未决的某学科疑难问题进行所谓的阐释、破解……

也说“民科”——关于科学和非科学的一点意见

笔者不是科学领域的专业人士,但大多数情况下仍然能够在看到这种文章的时候,一眼识别出其出自“民科”人士之手。因为很多这种文章,具有明显的“民科”特征,一般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针对宇宙时空、意识本源等类问题进行论述时,总要将远古神话传说、某种早被扔到垃圾堆的歪理邪说、哲学思想甚至是自创的哲学理论或者一些宗教概念与理论杂糅其中。

二是通往理论性论述,象是意识流小说文字般,或者讲玄幻故事般,天马行空地癔想或创造,鲜有甚至基本没有事例性的、数据性的、实际观察得来的资料予以佐证或辅助论证。

三是他们的理论非常独立,与经典科学理论、已被人们或学界广泛承认科学体系基本没有关联,甚至互相对立否定,凭空产生,无根无源。

也说“民科”——关于科学和非科学的一点意见

科学之所以被称为科学,是有严格的定义的。一般必须具备能够被证实、观察到、规律性、多次验证等严格的特征。举个栗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作为一个世纪以来最伟大的科学理论,它颠覆了人们对原来牛顿等人创立的经典物理体系的习惯性认知,一时引起众人的质疑甚至反对。因此,为了验证该理论,科学家们前赴后继地在过去的一百年时间里,先后通过各种科学观测,发现了水星异动、恒星光线经过太阳时弯曲、星系透镜等能够严格证明相对论正确的事实。而对于另一个科学理论:量子纠缠,也由于其远超人们的思想认识,十分诡异而被长时间大范围地质疑或反对。即便是最近几年我国潘建伟院士在该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世人瞩目的成就,也没有打消或平息有些人的疑惑甚至误解。从实验室里几十厘米的纠缠实验,到发射卫星实现上千公里级的纠缠态。国家投入巨资抢占这一领域的制高点,有人说是骗经费,我想问说这话的人脑子是不是有问题?

也说“民科”——关于科学和非科学的一点意见

卡尔•波普尔在其著作《猜想与反驳》提出科学和非科学划分的证伪原则。科学和非科学的划分得到了明确界定而且是一反常识的。非科学的本质不在于他的正确与否,而是在于它的不可证伪性。于是数学和逻辑学便被划分为非科学的。同样,心理分析学说,占星说,骨相学,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也都是非科学的。它们都不可被证伪。

个人理解,哲学只是地球人类的哲学,离开地球,没有任何意义。至于宗教,就不说了。而科学,则是不管有没有人类,在不在地球,其规律性、严格性都是普遍存在的。

对“民科”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留言、评论、交流。

也说“民科”——关于科学和非科学的一点意见

你对“民科”的观点是什么? (多选)
0人
0%
一派胡言,毫无意义
0人
0%
对推动科学发展进步有一定的正面作用
0人
0%
开创新的科学方向,具有重大意义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