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濟南鋼城區人武部扶貧工作見聞

□林 琳 劉明奎 郭 釗

陽春三月,萬物萌動。

3月15日,記者在山東省濟南市鋼城區辛莊鎮候家臺村的自來水施工現場看到,橫幅飄飄,人聲鼎沸,許多村民高興地聚在一起,一起分享自來水配套工程開工的熱鬧場景。“有了這筆工程款,蓄水池就可以動工了,俺村的莊稼澆灌和吃水問題就不愁了,這多虧了人武部的真情幫扶。”村黨支部書記侯學斌高興地說。

“讓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濟南鋼城區人武部扶貧工作見聞

候家臺村是省級貧困村,共有467戶1362口人,人均不足一畝沙嶺地,村子處在山嶺上,一來吃水困難,二來沒有資源優勢。多少年來,村民守著薄地靠天吃飯。2017年,區人武部與候家臺結成幫扶對子後,選派駐村幹部進村幫扶,從道路硬化、產業振興、鄉風文明等方面“輸血造血”。經過三年的努力,候家臺村2019年順利實現脫貧。

“扶貧就要扶真貧、真扶貧,越是事關村民生產生活的大事,我們越要靠上去解難破困。”去年12月底,在人武部的多方協調扶持下,投資24萬元的自來水井順利完工,但配套工程尚有6萬元資金缺口。人武部政委範盛海說,部黨委召開專題會議討論認為,群眾生產生活的難點就是我們幫扶的重點,我們決定從專項經費中擠出6萬元,為候家臺村完善配套工程。

“讓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濟南鋼城區人武部扶貧工作見聞

走進候家臺村,道路平坦整潔,民居錯落有致,廣場設施齊全,一派欣欣向榮的新農村景象。鋼城區扶貧辦主任魏述遷介紹,近年來,人武部先後協調資金,爭取項目,推動產業發展,激發村民的內生動力,通過結對幫扶、協議幫扶、限時幫扶等多種形式,使候家臺村逐漸由靠“輸血”變為“造血”,蹚出了一條脫貧致富新路子。

在村頭,七旬大爺侯召朋看到人武部又出資6萬元,他高興地伸出大拇指:“當兵的又給俺解決吃水問題,這可是俺做夢也沒想到的。”

在村民侯召山的櫻桃大棚裡,鼓鼓的花苞蓄積著力量,再有幾天就會次第綻放,看著萌動的枝條,侯召山高興地說:“有人武部這個‘鐵靠山’,俺的致富路子一定會越走越寬。”

在村民兵連,記者看到幾名民兵正在閱覽室上網與浙江的客商推銷蔬菜。“為減少疫情給菜農銷售蔬菜帶來的影響,我們在防疫的同時,充分發揮骨幹民兵作用,讓懂電商的民兵幫助網上賣菜。”侯學斌說。

在駐村幹部的引領下,村裡40多名退伍兵和民兵,分成4個組,幫扶烈軍屬和孤寡老人育苗耕地、管理菜園、銷售農副產品。區人武部還協調區科技局的農業專家來村裡提供技術指導,助力村裡的農業生產。

在養殖戶侯加華的大棚裡,架上的一籠籠獺兔歡快地吃著飼料。“俺這個項目是人武部領導幫扶上的項目,現有1000餘隻,再有十多天就出欄,這一茬就能淨賺2萬元。”

“讓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濟南鋼城區人武部扶貧工作見聞

說起下一步的幫扶計劃,區人武部部長趙清明表示:“村民盼望的,就是我們要乾的,候家臺村剛剛脫貧,基礎還不牢固,我們得扶上馬送一程,不能因為今年的疫情影響而返貧。眼下,我們正徵求村民意願,在大棚瓜果蔬菜、養殖和鄉村旅遊產業上,制定詳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盡力助推候家臺走上致富路 ,讓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