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肖申克的救贖》,我總結出讓生活變美好的3條錦囊

“一條漫長的自由之路、一次靈魂深處的洗滌、一部不朽的勵志經典”。

看了《肖申克的救贖》,內心很是震撼。

安迪面對終身監禁的牢獄之刑,能夠逆襲翻盤,實現自己的心願,他的經歷告訴我們,自我的救贖必須具備這3個條件。

1.善用自己的才能,用自己擁有的換取自己想要的

銀行家安迪被律師陷害,無罪入獄,在監獄中,他沒有自暴自棄,而是想辦法改進監獄生活。

在一位獄警因為一筆錢犯愁之際,他冒著生命危險大膽獻策,幫助獄警解決了財務上的困境。

自此,他給監獄長和一些長官理財、報稅,贏得比較好的生活條件,有了自己固定的單人間。

安迪可以和兄弟們一起喝啤酒,生活得到前所未有的改觀。

這告訴我們,擁有一技之長到底有多麼重要,你有多大的才能,就能換取多少資源。

你的技能,甚至可以成為你絕地反擊的唯一利器。

在我們現在的時代,同樣如此。

我們面臨的學習資源和技能前所未有的豐富,也前所未有的觸手可及。

然而,選擇越多,越無從選擇。

有的人這也想學那也想要,一會兒忙這,一會兒做那,結果,多年過去,一事無成。

浮躁,成為大多人的心態。而越是眾人浮躁的時候,你越需要沉穩下來,潛心學好一門技能,以不變應萬變。

也就是說,你要堅守做長期有價值的事情,假以時日,必定厚積而薄發,成為有積澱和高價值感的人。

什麼是長期有價值的事情?比如美食、藝術、創作、美容、健身、營養、心理學、技術、遊戲、娛樂。

這些事情涉及人類基本訴求,或者帶給人物質或精神上的享受,或者是讓人遠離變差變脆弱變焦慮的恐懼。

從事具有長期有價值的事情,也許不能讓你跟風大賺一筆,但能讓你的價值與日俱增,很難得的是,你能擁有一份不焦慮、不浮躁的平和。

不要小瞧平和的心態,更不要把它當成雞湯,其實,當真正平和時,你才最有力量。

比如,當你浮躁、焦慮、迷茫時,你內心拉扯得很厲害,做什麼事情都顧慮重重,顯得力不從心。

這從反面證明了平和的可貴。而且根據情緒能量等級量表,平和的能量等級僅次於開悟。

看了《肖申克的救贖》,我總結出讓生活變美好的3條錦囊

平和代表了內心衝突的整合,是一種通靈和永恆的狀態,它能帶給你的能量是無窮的。

所以,想學的技能很多時,選擇具有長期價值的、你最喜歡或最擅長的那一個。


看了《肖申克的救贖》,我總結出讓生活變美好的3條錦囊

2.堅持做能夠改善現狀的小事情

安迪無罪入獄,他沒有見人就訴苦,而是力所能及做做一切有可能會改觀生活的小事情。

哪怕一些小事情看起來不可能實現或者久久沒有迴音。

堅持給參議院每週寫一封信,信總是石沉大海,等了六年,參議院同意給他所在的監獄200美元,並說明不要寫信了。

安迪繼續寫信,每週兩封,又等了一段時間,參議院同意給他所在監獄每年500美元,再次強調安迪不必再寫信。

有了這筆錢,監獄的圖書館多了很多圖書和報刊,監獄的人還可以考大學了。

當正常出獄的唯一可能失敗,安迪選擇了越獄。瑞德說,用小錘子越獄,至少600年,而安迪僅用了19年。

生活中,有不少人遇到委屈,到處訴苦,總覺得自己是最受傷或最倒黴的那一個。

如果抱怨歸抱怨,還會盡自己所能去做一些能讓生活變好的事情,也無可厚非。

但除了抱怨,還是抱怨,什麼都不做,那就是對自己的人生不負責了。

就算生活再不濟,大多人的煩惱和痛苦也不至於像安迪無罪卻被判處終身監禁那麼崩潰。

所以,即便生活難熬,也要去做一些能夠改變現狀的事情,哪怕這個事情只是一點點。

長年累月,小事情的價值也是不容小覷的。比如,每天鍛鍊半小時,每天學習半小時,每天泡腳半小時,每天用心陪伴家人一小時。

有些人總想做大事,看不上小事情,但簡單的小事情做好了,你就會很了不起。

老子曰:“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合抱的大樹,生長於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臺,築起於每一堆泥土;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一步步走出來的。

當遇到人生瓶頸期或低谷期,那就做一些毫不費力的小事情,把小事情做好了,等待你的將是一系列人生的驚喜變化。


看了《肖申克的救贖》,我總結出讓生活變美好的3條錦囊

3.擁有積極主動的姿態,人生充滿各種希望

老布,他在監獄裡呆了五十年。

得知自己要被釋放了,老布沒有因為得到自由而興高采烈,相反,他想殺人繼續呆在監獄裡。

老布已經習慣了監獄的生活,離開監獄,他不知怎樣活下去。

結果,他出獄了,也自殺了。

瑞德解釋說:

“監獄裡的高牆實在是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是體制化。”

老布屬於被動適應的人,什麼樣的生活過久了,就願意過什麼樣的生活,哪怕這樣的生活地點是監獄。

瑞德開始還是有些積極主動姿態的,他能為監獄裡的夥伴買到他們需要的物件,要用錢來交換。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安迪願意結交瑞德,和瑞德成為了好朋友。

但是,瑞德在監獄生活了三十多年,一次一次想出去都沒成功,漸漸也對自由的生活失去向往。

瑞德出獄後,差點因不適應而想要重新進監獄,但想到安迪,瑞德阻止了自己重新入獄的想法。

安迪相信希望,他說:“希望是美好的,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他擁有積極主動的姿態,覺得環境可以把他困在一個地方,但困不住他嚮往自由的心。

安迪步步為營,不僅成功越獄,還過上了在監獄裡就夢寐以求的大洋彼岸的幸福、安穩、自在的生活。

安迪不僅救贖了自己,還給瑞德活下去的希望,他在石頭底下留了一封信和一筆錢,邀請瑞德前往。

瑞德的心頭重新燃起希望,一路懷著激動萬分的心情,去他們在監獄裡談到的大西洋的美麗小鎮尋找安迪。

看到安迪和瑞德在美麗小鎮擁抱起來,我不禁熱淚盈眶。

要知道,他們當初在監獄裡談到這個小鎮時,小鎮可以說像海市蜃樓般的縹緲夢幻。

安迪積極主動的人生姿態,讓他有了把理想變成現實的可能。

放眼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對生活不滿時,像老布一樣選擇了被動適應。

也有些人像瑞德,開始對於不滿的生活積極抵制,但時間久了,稜角也差不多被磨平了。

只有少數人像安迪,生活不如意,就以積極主動的姿態想辦法改變生活,實現自己所願。


看了《肖申克的救贖》,我總結出讓生活變美好的3條錦囊

有些人不敢去希望,因為怕失望,而造成他們失望的根源,往往在於他們只是被動地等待,而不是用積極主動的姿態去創造好的結果。

亞伯拉罕·林肯說:“預測未來最好的辦法,就是去創造未來”。

用積極主動的姿態,掌握好一項具有長期價值的技能,堅持做好力所能及的小事情,你的人生一定會獲得極大的改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