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申論高分,為啥總是聽說別人能考80分以上呢?

☆☆☆每日必背名言警句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

治理國家的原則,首先是要使人民富裕。

國與民,相輔相成;民與國,相存相依。這就是,國富則民安,民富則國強。

“富”的概念,絕不僅指物質層面的富裕,同時也要求精神層面的富足。

經濟發展,是社會發展的第一階段,文化繁榮,是社會發展的更高階段。物質食糧與精神食糧的雙豐收、經濟家園與精神家園的同富足,才是完整豐盛的“富民”之舉。

經濟之富的生產力,雖會使人豔羨,也會使人覬覦;而文化之富的向心力,卻會令人尊重,更會令人拜服。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期待經濟發展,更文化繁榮,期待國民富裕,更祖國富強。


2018國考地市級第1題

“給定資料1”和“給定資料2”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土地承包政策的發展過程,請你概述這一發展過程。(10分)

要求:(1)準確、全面,有條理;(2)不超過200字。


一、審題:

1.答案來源:題幹中設定是“給定資料1、2”,要求考生對材料內容每段都要進行精細化閱讀,定位、篩選可能的得分點,不能有任何遺漏和想當然;

2.作答內容:概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土地承包政策的發展歷程,此處應該注意三點,一是概述(既要概括又要有一定程度的簡述、說明),二是改革開放以來(意味著要注意時間節點),三是圍繞土地承包政策內容(不能脫離這個內容聚焦點);

3.作答要求:(1)準確:答案要點表達要儘量貼合材料實際內容【關鍵詞句】;(2)全面:材料1、2中涉及到的土地承包政策發展歷程的內容點不要有任何遺漏,要全面;(3)有條理:答案要點要有邏輯性,從題幹設定“改革開放以來”這個限定詞,並結合材料看,答案要點條理性要按照“時空邏輯”來展開;(4)不超過200字,在限定的字數空間內不要超字數,如果有空餘格子,最多也不要超過限定字數的10%。

二、閱讀-提煉有效信息

給定資料:

1.位於R市郊西隅的沙壩村,總面積約10平方千米,山清水秀,歷史悠久。

1980年前後①,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開始在中國廣大農村推行①。中共中央《關於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關於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業生產責任制的幾個問題》等有關“包產到戶”“包乾到戶”①的文件一層層傳達下來,但沙壩村卻沒有變革的跡象,人們還在觀望。時任大隊書記的楊某回憶說:“那時候土地、山林還有各種財產都是國家(集體)的,國家的東西,哪個敢隨便動!”

註解①:1980年前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中國廣大農村開始推行,實施“包產到戶”、“包乾到戶”。

到了1981年底,沙壩村把耕地按好、中、差進行了搭配,然後按人口平均發包給村民,完成“分田到戶”,第一輪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沙壩村初步落實。從此,在土地所有權不變的情況下,村民對於承包地有了經營權、使用權。當時的規定是:所有承包地土地,不許出租、買賣;不許在承包地上建房、燒磚瓦等。雖然承包時大隊已經確定承包期是3至5年,但是,村民中仍有人懷疑分田到戶不長久,會不會“今天分下去,明天又收回來”。直到1984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土地承包期一般應在十五年以上”②,村民們的憂慮才初步解除。而後中央提出的“為了穩定土地承包關係,鼓勵農民增加投入,提高土地的生產率,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後,再延長三十年不變”②,算是給農民吃了“定心丸”。為了給農民穩定的土地承包經營預期,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③。

註解②:198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土地承包期一般應在十五年以上,而後又提出原定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後,再延長三十年不變。

註解③: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

2.L村位於某省中北部沿海平原區,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冬小麥與夏玉米一年兩季輪作,經濟作物以蘋果為主。L村的土地分為兩類,一是“圍莊地”,在村莊周邊,有較好的水利條件;二是“窪子地”,離村莊遠,水利條件較差。與全國大多數村莊一樣,L村也在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根據當時的政策完成了“二輪土地承包”④。L村把全村土地分成兩份,一份為各戶承包的人口地;另一份為機動地。機動地主要用於給新增加的人口增地。

與其他村莊二輪承包普遍執行的“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土地政策④不同的是,L村在機動地上實行“增人增地但減人不減地”的辦法。自二輪土地承包以來,L村的人口增減變化將近百人。L村給新增加的人口分配土地先從位置、水利條件較好的圍莊地開始,圍莊地分完之後,新增加的人口就只能分到窪子地了。到了2014年,預留的機動地全部分配完了,“增人增地但減人不減地”的辦法也就難以為繼了⑤。

村民李某⑤在二輪承包時家裡只有他們夫婦和未成年的兒子,多年後兒子娶妻生子,都沒趕上村裡分地,一家6個人種著3個人的地,收入窘迫。特別是每當看到鄰居張某家2個人種著9個人的地時,頗有怨言:“明顯不公平,就應收回重分。”但張某對他的話卻不完全認同⑤:“我家地多人少是事實,可二輪續包的時候就是這樣,30年不變也是國家規定的。”

與李某、張某想要地、想種地不同,L村還有不想要、不想種地的人。76歲的萬老漢,⑤家裡有6畝地,兒子和孫子都在外地打工、上學。每年的秋收季節都是萬老漢最發愁的時候,繁重的勞動都得僱人幫忙。他想把地流轉出去,但因為地比較零散,收益也不高,流轉也很困難。村裡和萬老漢情況差不多的還有二十多人。近幾年一直在外地打工的王某說⑤:“種地費時費力不說,農忙時回家打理,請假還要被扣工資,不合算。這兩年一直是託付親戚來種地,沒什麼收益,明年也不想這麼幹了。”此外,村裡還有10戶完全脫離農業的家庭,因各種原因,他們承包的土地大多撂荒了。

現任村支書告訴記者說⑤,村裡二輪承包後一直沒進行土地調整,這是因為國家對土地調整有政策,明確提出“小調整、大穩定的前提是穩定”。“小調整”的間隔期最短不得少於5年,而且“小調整”只限於人地矛盾突出的個別農戶。2006年因為村民的承包地佔用量與家庭人口不均衡,村裡曾有過一次調整的打算,村委會研究決定:凡是人口減少以及已經遷往城鎮落戶的農戶,其承包的土地份額一律收回,另行發包給新增人口的農戶。村民石某因妻子去世而被收回了2畝地。石某不服,將村委會告上法庭,要求返還被收走的土地。法院經審理認為,2003年實施的《農村土地承包法》確立了“承包土地以戶為單位,減人不減地”的原則。根據該法律,家庭承包經營權的主體是農戶整體,而不是家庭成員個體。只要承包方的家庭還有人在,土地就是不能收回。只有在承包經營的家庭消亡,或承包方全家遷入設區的市並轉為非農戶口的情況下,發包方才可以收回承包地。如果承包方自願放棄承包地,則應提前半年提出申請。最後法院判決村委會返還石某土地。石某這一告,那次土地調整就沒往下進行。後來,國家對土地調整的限制越來越嚴格,多次強調“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調整承包地”“現有土地承包關係要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

2016年春,李某和一些農戶以土地承包量有失公平為由找到了當地政府,要求調整。這一訴求得到了政府的支持。面對這種局面,村支書無奈地說⑤:“這樣一來,我們的壓力很大,看來村裡的土地調整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事。”

註解④: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根據當時的政策完成了“二輪土地承包”, 普遍執行的“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土地政策。

註解⑤:土地承包政策及調整面臨的難題。

三、組織答案

  1. 羅列-整理有效信息:

註解①:1980年前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中國廣大農村開始推行,實施“包產到戶”、“包乾到戶”。

註解②:198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土地承包期一般應在十五年以上,而後又提出原定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後,再延長三十年不變。

註解③: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

註解④: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根據當時的政策完成了“二輪土地承包”,普遍執行的“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土地政策。

註解⑤:土地承包政策及調整面臨的難題。

2.書寫標準答案:根據題幹設定作答內容和作答要求

(1)1980年前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中國廣大農村開始推行,實行“包產、包乾到戶”。(2)198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土地承包一般應在十五年以上”,而後提出“在原定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後,再延長三十年不變”。(3)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完成“二輪土地承包”,普遍執行“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政策。(4)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

四、注意書寫細節

1.是否必須分段:對此類200-300字的概述題,一般分點不分段,防止在限定的字數格子內寫不完想要表達的得分點。

2.得分點寫幾個:此類題目一般2分一個得分點,或至少要按照這個標準來根據題目分值大致測算寫幾個得分點,且“就多不就少”;當然也許會出現1分或3分一個得分點的情況,但並不多見,考生注意切記。

3.得分點是否準確的判斷標準:得分點要按照“時間1分”+“政策1分”的原則來判定分數,但具體來說,每個要點沒有時間節點扣1分;只有時間節點沒有政策內容不給分。

4.作答要求是否賦分:本題要求“準確、全面、有條理”總體賦分2分,主要看考生是否準確理解給定資料、是否把握作答要求,如條理是否清晰、邏輯是否合理、語言表達是否準確等,酌情賦0-2分。

每天進步一點點,夢想成真,只有有了夢想,才有成真的可能!加油吧,備考青年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