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或放緩但不會停滯 他國想“轉移”中國產業鏈不容易丨 中國世界觀004

本期主題:受疫情影響,全球化進程會不會停滯?一些國家提出的“產業鏈迴歸”會不會實現?中美經濟會不會“脫鉤”?中國該怎麼做?

本期微評:我們不僅要在中國地圖前思考,還要站在世界地圖前思考。疫情引發的連鎖反應,可能導致全球經濟衰退,將來甚至會出現供應鏈的碎片化,全球化也可能調整、放慢,投資貿易可能回到一種“有限的全球化”。但全球化趨勢不會改變,中國的產業鏈是長期積累形成的,具有非常深厚、系統的支撐體系,任何一個國家想“產業迴歸”不那麼容易

特約評論人:張連起,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專家,會計審計專家,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財政部會計標準戰略委員會委員,財政部企業內部控制標準委員會委員。

從最近和企業界人士的交流看,人們最大的擔心除了經濟復甦,就是疫情會不會成為全球化的轉折點,世界從此開始走上“去全球化”的道路?主要經濟體會不會從開放走向封閉,從合作走向分離?是不是都關起門來搞自己的全產業鏈。

我認為,新冠肺炎疫情的確給全球化帶來嚴峻挑戰。一方面疫情在某種程度說上是“逆全球化”的力量;另一方面,一些主要經濟體從醫療物資的短缺開始警醒所謂產業“短板”。中國無懼挑戰,堅持底線思維,要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挑戰做好準備,但也要防止戰略誤判,不應把一味強硬演化為思維範式;在無關核心利益或關鍵問題上,不錙銖必較,以必要的“戰略性示弱”,確保不與美經濟“硬脫鉤”。

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性危機,不應該是全球化危機。正因為各個經濟體之間相互依賴如此密切,疫情客觀上嚴重阻撓了這種依賴才讓世界經濟受影響如此之大。

我注意到,包括美國在內的一些國家,面對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有很多反思,比如擔憂醫療物資對中國的過度依賴,有人提出期待未來繞開中國;比如依賴於銷售網絡和世界各地零部件採購的汽車產業鏈受疫情影響非常嚴重,思考要不要回歸到自己的國家。

這反映出疫情面前一些保護主義、民粹主義抬頭,在這種理念的支配下,加之疫情影響,就會導致全球經濟進入衰退,甚至會出現供應鏈的中斷與重構,全球化肯定會調整、放慢,投資貿易可能回到一種“有限的全球化”。

但是,我認為,沒有一個主要經濟體是孤島,每一個主要經濟體都是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在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新基建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全球化更符合比較優勢、產業分工與資源優化配置的需要。

只想走畫地為牢、與鄰為壑的路,終究是“死衚衕”。只有通力合作,才有共同利益。美國如果要重塑產業鏈,光靠提高貿易壁壘和懲罰性關稅是不行的。可以問個簡單的問題,美國人願意花25美元買一雙襪子嗎?願意花2000美元以上的價格買蘋果手機嗎?——美國老百姓以更低價格購買同等質量的中國生產的襪子,使用在中國生產的各種零部件組裝的蘋果手機,美國的大企業能從中國市場賺取豐厚的利潤,這都得益於中國的產業鏈、供應鏈配套。中國的產業鏈、供應鏈是經過較長時間積澱形成的,這其中有一系列從中央到地方的政策舉措和配套措施,有政府對基礎設施的大力投入,有制度優勢發揮的獨特作用,也有高效率勞動者培訓體系等獨特貢獻,等等。中國今天能拿出服務世界經濟的產業鏈、供應鏈,是過去四十年的培育積累,任何一個國家想“產業迴歸”,不可能一蹴而就。

中國該怎麼做?首先要始終保持清醒的理性,不讓全球化走入對撞的泥沼。我們的現代化進程得益於全球化,未來發展空間也必須依託全球化的平臺。我們不僅要在中國地圖前思考,還要站在世界地圖前思考。經此一疫,第一,我們需要進一步推進更高水平改革開放,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第二,要下大力氣發展內需,提高居民消費意願和能力。內需潛力還有很大空間可釋放。在我看來,發展內需最重要的和最需要久久為功的,是要下大力氣提高中等收入群體的收入,中國未來10-15年,中等收入群體的規模應當翻一番。第三就是調整佈局產業鏈、供應鏈,要加快數字化升級。特別是外貿導向型的產業鏈,要融入新一代信息技術,包括數字化轉型、核心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企業要積極適應產業和消費”雙升級”,滿足消費者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的體驗等等。

自2010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超過美國後,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的規模和完整程度一直是世界領先,目前中國的製造業增加值佔世界的30%左右,幾乎是美、日、德三國的總和。

我們要站在世界地圖前思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必須保持如履薄冰的謹慎和見葉知秋的敏銳,要在基礎設施、配套效率、營商環境、人力資本投入、減稅降費等方面,發揮“別人所短、我有所長”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如同《麥肯錫中國報告》(2019)指出的,“中國對世界經濟的依存度在相對下降,世界對中國經濟的依存度卻相對在上升”。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保持定力,順勢而為,精準施策,以我為主,錨定發展,不能辜負歷史給予的時間之窗。依託14億人的超大規模市場,依託全球領先的供應鏈優勢和數字經濟平臺優勢,中國產業鏈仍然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和創新機會,這是我們在全球化進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底氣。

注:本文只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全球化或放缓但不会停滞 他国想“转移”中国产业链不容易丨 中国世界观00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