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嗑”嘮的,句句“掏心窩”!

這“嗑”嘮的,句句“掏心窩”!

這“嗑”嘮的,句句“掏心窩”!
這“嗑”嘮的,句句“掏心窩”!

雖然新兵入伍已經超過半年的時間,但很多新戰友忙於緊張的訓練和生活,對於個人成長成才缺少長遠規劃,沒有找到發展的方向和目標,更不清楚該如何努力實現目標。武警商洛支隊某部積極組織優秀幹部骨幹以“過來人”的身份,和新戰友分享自己在軍營大家庭成長成才的感悟,受到新戰友的普遍歡迎。我們遴選其中3名幹部骨幹的感悟,希望能給新戰友們一些幫助和啟發。

这“嗑”唠的,句句“掏心窝”!
这“嗑”唠的,句句“掏心窝”!

肯吃苦,成長證明一切

某部教導員 周建平

入伍時,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都在老兵、班長的帶領下邊學邊幹,經過近半年的訓練生活,每個人都在逐漸適應、摸索前行,彼此之間的差距也逐漸顯現。有的人脫穎而出,成為訓練尖子或在考核會操中超越老兵;有的人卻渾渾噩噩,“泯然眾人矣”……這關鍵還是一個“怎麼看、怎麼幹”的問題。

軍營是人才輩出的沃土,一茬茬官兵在軍隊這個大舞臺上施展才華,在軍營這個大熔爐裡淬鍊成鋼,書寫了絢爛、無悔的青春篇章,他們的成長足以證明一切。當然,這些成長並非一朝一夕完成,也不會從天而降,還需要下苦功夫去創造。

我2000年12月參軍入伍,次年3月下到基層中隊,當時中隊想考學的戰士比較多,勤務也相當繁重,除過參加正常訓練外,每天平均還要站6個小時的哨,幾乎沒有時間學習,手上僅有的幾本學習資料還是向中隊旁邊的高中生借的。每天熄燈後,我就披著大衣,帶著小板凳去會議室看書。為了有更多的學習時間,晚上上完夜哨後,第2天五點半就起床學習,有時學著學著就睡著了。

一年多的加班學習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冬天手腳撕裂般的冰涼和枯燈黃卷的孤獨,而更讓我難受的是身邊戰友的不理解。當時,有的老班長不看好我:“別白費勁兒了!”有的同年兵不理解我:“天天加班學習圖個啥?”面對不理解,我並沒有氣餒,而是當成激勵我不斷前行的動力。

這一路走來的艱辛我永生難忘,第一次參加支隊組織的預選考試時,因為沒有坐上班車,我只能選擇從駐地徒步40公里前往支隊機關,現在回想起來,這40公里的求學之路,是讓我永生難忘的一次涅槃奔跑。

辛勤的付出,換來的是收穫的喜悅。第二年,我以全支隊第2名的成績考上原西安指揮學院,結束了中隊近5年沒有人考上軍校的歷史。

这“嗑”唠的,句句“掏心窝”!这“嗑”唠的,句句“掏心窝”!

釘釘子,提高就是成功

某部司務長 唐秀博

步入軍營,大家都經歷了第一次站崗、第一次爬戰術、第一次實彈射擊等考驗,許多第一次都很緊張吃力,或許會讓大家熱切盼望能夠像老班長那樣胸有成竹、應對自如。這就需要我們踐行雷鋒同志“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的釘子精神,立足崗位精武強能,在軍營闖出一片天地,實現成才的願望。

剛到中隊時,由於訓練成績差,我一度萌生了放棄的念頭。班長知曉後找到我,和我說起他曾經參加重大任務的經歷,談起參軍報國的夢想,從此與我結對子進行強化訓練。如果說新兵連班長為我係好了“第一粒釦子”,那麼下隊後的這位班長則是助我夢想起航的“兵之初”。重拾信心後,我踏上了一段艱苦的淬鍊之路:起早貪黑加訓,跑步時腳綁沙袋,做俯臥撐時穿防彈背心。

功夫不負有心人,夜以繼日的付出讓我逐漸走在了同年兵的前列,剛轉改士官就當上了應急班班長,年底還榮立了個人三等功,從那時起,有一種進步的慾望在我心裡悄悄萌芽,那就是考學提幹。從此我便開啟了“暴走”模式,但追夢逐夢的道路總是曲折的,由於政策原因,我與軍校夢失之交臂。

突如其來的打擊猶如晴天霹靂,那一天,我在雨地裡放聲痛哭……但我心裡知道,這是軍旅路上一個必須克服的小挫折。

2015年12月,一紙命令讓我走上了中隊司務長的崗位,一段時間不少官兵都心存疑慮:讓應急班班長“改行”司務長,能不能行啊?可我內心的篤定告訴我:我不能再失敗第二次了。唯有汗水可以抹平質疑,從此我又開啟了“燒腦”模式,為了儘快熟悉業務,我把所有人都當成了老師,多少個日日夜夜,多少次挑燈夜戰,終究換來了業務的精通和戰友的信任。天道酬勤,2018年底因工作突出我被總隊表彰為“標兵司務長”。

这“嗑”唠的,句句“掏心窝”!
这“嗑”唠的,句句“掏心窝”!这“嗑”唠的,句句“掏心窝”!

分目標,每天進步一點

某部指導員 朱挺

你想成為訓練尖子、特戰隊員,還是裝備能手、專業大拿?或者是考學提幹、繼續深造?戰友們,經過半年的適應期,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成長目標做出規劃,並通過不懈努力實現這個目標。

新戰友剛到中隊,我一般都會要求每個新同志寫一份成長規劃,大家起初不理解,覺得部隊生活按部就班,週而復始,沒必要規劃。其實,無論是在部隊還是地方,“學習”這兩個字都非常重要,一份切實可行的成長規劃可以幫助自己明確以後的成長方向。

中隊曾經有一個名叫聶琰的大學生士兵,他提幹後留下一本日記給中隊,日記裡記錄著他當兵生活的點點滴滴。“1月11日,今天我單槓引體向上完成8次,距離優秀還差2次”“1月12日,今天5000米跑達到了優秀,很高興,向軍校夢又前進了一步……”當兵兩年,他就是這樣將部隊的生活點滴規劃清楚,制定了一個個小目標,努力奮鬥,最終圓了自己的軍官夢。

这“嗑”唠的,句句“掏心窝”!
这“嗑”唠的,句句“掏心窝”!

中隊還有一名高中生士兵蘆帆,他的經歷有些坎坷。入伍後,他一直想提幹,並始終以高標準要求自己。一段時間,因為表現突出,他被支隊評為“訓練尖子”,可沒過多久自己卻“不在狀態”了。原來,他道聽途說了一些關於優秀士兵保送入學的條件,覺得自己很難達到標準,於是訓練勁頭沒了,工作標準也下降了。得知原因,我告訴蘆帆,雖然提幹要求是“硬槓槓”,但是隻要努力,照樣可以有很好的發展。我和他一起,把目標細化為每週的小收穫、每月的小進步、每季度的小跨越……這樣,蘆帆工作生活有了明晰的目標,一段時間後成效明顯,他成為了本專業的訓練尖子,經過5年的努力先後兩次榮立三等功,最終成功考入軍校。

这“嗑”唠的,句句“掏心窝”!这“嗑”唠的,句句“掏心窝”!
这“嗑”唠的,句句“掏心窝”!这“嗑”唠的,句句“掏心窝”!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剛剛步入崗位的新戰友渴望得到認可,往往是哪些能更快得到別人認可,哪些便是他們的目標。然而,追求事事能幹,結果往往樣樣不行,白白浪費了時間。這說到底是缺乏成長成才的清晰目標,應在全面規劃後有計劃、有步驟、有標準地實施,而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地打亂仗。每名新戰友都應注重把大目標分解為一個個小步驟,圍繞部隊建設需要和自身實際進行成長規劃,早日成長為部隊所需的優秀人才。

圖文供稿:龔毅、張鈺榮

这“嗑”唠的,句句“掏心窝”!
这“嗑”唠的,句句“掏心窝”!这“嗑”唠的,句句“掏心窝”!
这“嗑”唠的,句句“掏心窝”!

敬請持續關注

这“嗑”唠的,句句“掏心窝”!

| 監 制:孟慶堂

| 主 編:賀軍榮

| 編 輯:張鈺榮

| 校 對:孟 朝、韓澤元

|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这“嗑”唠的,句句“掏心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