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古都的雲與AI 以科技服務滿足民生政務需求

“滴”的一聲,刷臉認證通過。

一位“銀髮族”成員隨即從櫃檯上,接過一包吃的,裡面有肉包、花捲和饅頭,開始享用一日之計的營養早餐。

位於南京江寧湖東路上的這家包子鋪,是南京市江寧區民政部門推出的“銀髮助餐點”之一,因其“刷臉”購餐的便捷功能,受到周邊老人的推崇。老人只需將臉在智能設備前掃描一下,即可享受餐飲服務。

“銀髮助餐之所以能夠精準服務,關鍵在於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2019年7月《南京日報》曾報道——“民政部門聯合京東雲,為老年人助餐提供了全新用戶體驗。”江寧區民政部門,利用AI技術及大數據系統,採集戶籍內部分老人的面部和身份信息,實時同步江寧民政綜合數據管理系統的後臺。老人享受助餐服務時,平臺上不僅顯示食品發放情況,還可以進一步查詢助餐老人的登記時間、享受服務的次數等信息。

京東雲與AI攜手六朝古都南京,用AI識別人臉,讓大數據幫忙跑腿的“銀髮助餐”工程,是科技服務滿足民生政務需求的縮影,日均服務600人次,最高時達到近千人次,效率比以往單純依靠人工大幅提高。如今,以AI、大數據、雲計算、IoT為代表的京東技術與政府數據實現聯動,正走入越來越多的城市家庭生活。

內生能量 外賦於行

當前,AI、大數據、雲計算、IoT等智能技術方興未艾,萬物互聯時代悄然而至,“智能+”接棒“互聯網+”,成為產業升級的新引擎。京東雲與AI所推崇的“ABCDE”戰略路徑,愈發清晰,即AI人工智能、Big Data大數據、Cloud雲計算、Devices(IoT)物聯網、Exploration前沿探索。

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雲與AI總裁、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周伯文,將京東技術看成一個人的有機組成部分。他認為,AI是大腦,IoT(Devices)是神經末端的感知和採集,以及信號的執行;雲(Cloud)提供的就是身體的軀幹、肌肉、血管,在裡面跑的是數據;大數據(Big Data)是氧氣;Exploration是前沿探索,對世界充滿好奇,充滿探索,永遠向未知進化。把京東的AI、IoT、雲、大數據結合在一起,才會慢慢形成能力更強、更能夠完成非常非常有生命力和競爭力的實體。

距離京東總部1000公里的南京,作為長三角經濟核心區的重要區域中心城市,在智能產業領域有著龍頭示範作用,整座城市在積極謀求智能產業升級時,看到了京東技術的價值。南京市委常委、江寧區委書記、麒麟高新區管委會黨組書記李世貴表示,京東集團是國內傳統經濟與數字經濟相結合的深度實踐者,是政府發展新經濟產業值得信賴的夥伴。雙方合作,必將隆起人工智能產業新高地,加速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進程。

在這一背景下,京東雲與AI協同京東集團內外資源,結合多元化的智能業務場景,積極對外賦能,攜手政府機構和企業,探索區域經濟轉型新機制,與很多城市結成了城市新經濟領域的合夥人,合作共建“互聯網+”新經濟生態。京東雲與AI攜手麒麟高新區——南京市發展智能產業的排頭兵,立足智能產業,構建數字經濟產業生態

內生能量,外賦於行。周伯文強調,歷經千錘百煉的京東技術,紮根京東內部的同時,不斷對外進行產品和服務輸出,幫助客戶和合作夥伴解決更多的技術問題。

2019年1月16日,京東雲智能產業華東區域總部落地南京麒麟科創園,正式推出產業創新雲平臺,深度融合雲與AI技術應用,加快南京智能產業化,產業智能化進程。

技術賦能 創新先行

產業創新雲,是京東對外技術服務賦能的“排頭兵”。

這一平臺,集成了AI、大數據、雲計算、IoT、AR/VR等京東技術能力,從服務、資源和生態,為當地企業提供研、產、供、銷、服全產業鏈升級支持,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孵化創新人才,形成規模聚集,推動區域產業創新發展。

產業創新雲結合京東零售、金融、物流等綜合能力,多方面為企業提供服務。降低企業使用的技術門檻,支持快速部署;

企業上傳數據並調用平臺工具,即可實現應用,依託雲計算技術來完成底層技術架構的搭建與能力封裝。

其中,開發測試流水線,提供一站式的軟件開發部署雲服務,讓軟件創新開發簡單高效。通過提供一站式創新開發服務,提高開發和測試人員獲取基礎設施的效率,用DevOps系統和可編程的資源,融合軟件開發的各個階段,重構研發和運維團隊協作流程,打破原來存在的人為割裂,加快整個流程的迭代速度,通過直接使用大量通用雲服務來減少工作量,縮短軟件上線週期。同時,京東雲與AI技術能夠有效解決對需求變動頻繁、開發測試環境複雜、多版本分支維護困難、無法有效監控進度和質量等研發痛點。

“產業創新雲重點關注智能產業領域,以智能產業創新鏈要素補齊為核心,通過產品創新、產業孵化、產業加速、規模銷售四個可循環發展階段,助力創新企業發展,打造智能產業集群。”京東雲與AI副總裁、客戶成功部負責人劉辰介紹,產業創新雲落地南京以來,有5000多位技術人才得到扶持,264家科技服務類企業獲得認證註冊,用技術服務帶動產業發展和聚集的效應十分明顯。

強化技術引力 共建智能生態

過去的一年,京東雲與AI在麒麟科創園,完成多項技術平臺的建設,包括雲服務資源、集成DevOps開發測試流水線、基礎中間件、微服務、容器、NeuHub、AR/VR等的技術中臺服務資源,平臺建設支撐了多行業類型企業實現智能化升級。

一幅聚力共建創新名城的“南京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在人工智能機器人行業,為客戶提供Quick AI平臺的圖像識別功能,客戶可基於其豐富的圖像數據,使用Quick AI平臺進行訓練,訓練接口可通過API接口發佈。一家從事智能機器人產品研發和製造的企業,在2019年,將雲上資產全面遷移至京東雲平臺,其負責人表示,“Quick AI極大的縮短了產品交付週期。”

在氣象監測行業,通過提供平臺的圖像識別功能,客戶可以調用來分析氣象圖片中的天氣情況,同時基於提供了開發測試環境,使客戶本身在AI技術儲備不足的情況下,可以輕鬆低門檻使用AI能力,推動產品發展。

在教育和金融軟件開發企業,通過DevOps開發測試流水線、容器、微服務等新型雲架構,解決了傳統軟件開發效率低下、系統架構不靈活的問題,使得軟件開發架構升級為可承載海量用戶的系統架構,由半自動開發向全自動開發升級。

“‘智能’正在成為南京的新標籤和經濟的新動能。”京東集團副總裁杜正平如是評價。大型峰會、創業大賽、“東令營”、離岸孵化器等多種方式,不斷為平臺引入各種合作伙伴和資源,打造智能生態圈。雙方合作以來,先後開展了南京智能製造(漢諾威)京東雲專場活動、2019全球人工智能技術大會、第八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大中小企業融通專業賽(京東專場)等活動,一時間,創新的活力在麒麟科創園裡被不斷激發,大批的先進技術企業、科研機構、高端人才紛至沓來。

京東雲與AI的到來,讓南京中小型企業智能“上雲”的步伐大幅增速。截至目前,產業創新雲在南京麒麟取得了標杆式的發展,觸達企業1273家,累積註冊企業320家,上雲企業80家。南京市麒麟科創園管委會黨組副書記、主任趙洪斌表示,麒麟科創園擁有創新創業的良好軟硬件環境及資源,近年持續與京東加強合作,共同培育、支持中小型企業發展壯大,吸引全球範圍內的先進技術、科研成果、高端人才等進入麒麟,為中小型企業發展提供了優質平臺。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京東雲(南京)數字經濟產業園,著眼於南京智能產業,利用京東技術優勢,為智能產業產品創新、技術賦能、創業孵化以及電商產業的業績增加及品牌塑造等提供新的思路。

去年8月,國家科技部向京東集團授予“智能供應鏈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稱號並授牌,京東技術進入國家隊;近期,京東雲電子政務雲平臺作為IAAS雲服務廠商,以“增強”級安全能力通過安全評估,京東的雲計算技術在安全可控方面,再次獲得國家認可。作為一家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公司,京東集團依託雲+AI等前沿技術,未來將不斷領銜推進國家層面的智能產業戰略發展,助力各地政府加快數字化轉型升級,“領跑”中國智能產業“新賽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