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綠水青山春常在 “五子登科”產業興

窮不興產業窮根難除

富不壯產業富不長久

近年,貴陽對照“八要素”補短板強弱項,以“五子登科”主導產業為主攻方向,即主攻菜籃子、果盤子、茶園子、藥壩子、奶瓶子,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奏響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歌”。

貴陽:綠水青山春常在 “五子登科”產業興

▲開陽富硒茶

暮春三月,草木葳蕤。幾場春雨過後,入眼的不只新綠與繁花,更有春耕農忙的火熱場景。“不及時修剪口芽,日後過密的枝條就會妨礙獼猴桃的生長,出現病蟲害的幾率也會大大提升……”近些時日,貴陽市修文縣谷堡鎮平灘村種植能手李興祥正忙於此事。

對他而言,獼猴桃堪稱小小致富果。從往昔貧困菜農到如今技術果農,收入翻了十多倍,這一切,得益於獼猴桃產業在平灘村的落地生根。“有個產業發展,日子還是好過得多啊。”走在翠綠的果園裡,李興祥很是滿足地發出感慨。

貴陽:綠水青山春常在 “五子登科”產業興

▲獼猴桃

李興祥種植的獼猴桃,其實是貴陽“果盤子”裡的一員。

2019年,貴陽市蔬菜、水果、茶、畜牧業、中藥材等主導產業的規模、產量、產值顯著提升。全市完成低效作物調減30.82萬畝,以“果、藥、茶”為主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22.28萬畝,大力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組織模式,帶動15萬戶農戶增收近10億元。

“菜籃子”之蔬菜篇:保障市民餐桌常“綠”

春和景明,在清鎮市站街鎮坪子村水淹壩蔬菜基地,20多個村民正在加緊整理空地,種植新一輪的蔬菜。

貴陽:綠水青山春常在 “五子登科”產業興

目前,貴陽市蔬菜企業(合作社、種植大戶)均已全面滿工達產,累計完成蔬菜種植面積39.17萬畝次,實現蔬菜產量51.87萬噸。

“我們目前已經種植了1100多畝的蔬菜,預計今年銷售能達400萬元左右。”走在蔬菜基地裡,清鎮市富龍農業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副理事長徐林介紹,目前合作社的蔬菜種植規模達1560多畝。

貴陽:綠水青山春常在 “五子登科”產業興

▲清鎮市駱家橋蔬菜基地

“我們的蔬菜主要銷往貴陽和清鎮,保障‘菜籃子’中蔬菜供應充足,有多餘的話才會供應外地。”徐林告訴記者,因為地理條件不錯,基地的蔬菜品質好,在市場上十分暢銷。

貴陽:綠水青山春常在 “五子登科”產業興

▲蔬菜基地

貴陽:綠水青山春常在 “五子登科”產業興

清鎮溫氏畜牧有限公司採取“公司+農戶養殖”的合作模式,帶動當地農戶飼養肉雞增收致富。

記者瞭解到,截止3月25日,貴陽市蔬菜企業(合作社、種植大戶)均已全面滿工達產,累計完成蔬菜種植面積39.17萬畝次,實現蔬菜產量51.87萬噸。

貴陽:綠水青山春常在 “五子登科”產業興

▲蔬菜基地

“果盤子”之獼猴桃篇:農民致富“金果果”

“三月萌芽,四月開花,五月小果滿枝丫。”對於修文縣平灘村的果農來說,關鍵的開花期來臨,忙碌的進出果園是件辛苦且甜蜜的事。

“我們村剛開始推廣種獼猴桃時,只有幾戶農戶參與,到如今全村99%農戶都種植了獼猴桃,農忙時農戶還要請外村人來幫忙才行呢。”修文縣平灘村村支書蔡仁政樂呵呵地說道。

貴陽:綠水青山春常在 “五子登科”產業興

2019年,修文獼猴桃鮮果銷售額達9億元左右,種植規模達16.7萬畝,綜合產值達22億元左右,帶動農戶9463戶增收。

2019年底,貴陽市水果種植17.77萬畝,其中,有1.2萬餘畝便是平灘村的獼猴桃。

水果產業的不斷髮展,在豐富市民“果盤子”、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對決勝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貴陽:綠水青山春常在 “五子登科”產業興

時下,正值修文平灘村獼猴桃修剪口芽關鍵期。圖為含苞待放的獼猴桃花蕾。

蔡仁政告訴記者,截至2019年底,平灘村獼猴桃總收入達到了0.7億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17000元左右。

貴陽:綠水青山春常在 “五子登科”產業興

▲獼猴桃

“茶園子”之富硒茶篇:一園春茶充滿“硒”望

熬過風霜雨雪,開陽縣南龍鄉藍芝茶園裡的富硒茶樹碧綠蔥翠,茶農們正在茶壟間忙著採摘茶青。

“我來茶園採茶10天左右了,每天能掙個120多塊錢。”開陽縣南龍鄉村民熊玉珍說,採茶葉的收入足以解決家裡日常開銷。

貴陽:綠水青山春常在 “五子登科”產業興

開陽地處富硒地帶,“開陽富硒茶”遠近聞名。圖為開陽縣南龍鄉茶農們正在採茶。

2019年,貴陽明確把茶產業納入農村產業革命特色產業發展,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發展“茶園子”,真正把茶產業做成富民強市的一張靚麗名片。而開陽的富硒茶,無疑是這張名片的代表之一。

貴陽:綠水青山春常在 “五子登科”產業興

開陽現已建成茶葉基地17萬畝,年產幹毛茶7000餘噸,富硒茶成為開陽重點發展的五大特色優勢產業之一。圖為開陽縣南龍鄉富硒茶種植基地。

“公司以市場品牌為導向,走‘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發展路子。”開陽南芝茶葉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春告訴記者,公司有效帶動周邊531戶老百姓種茶,種植茶葉面積2000餘畝,直接解決了當地老百姓1200餘人的就業,人均增收4600元,實現了當地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

“藥壩子”之石斛篇:村裡搭起“綠色銀行”

陽光匝地,清鎮市犁倭鎮翁林村內一排排蔥鬱的大樹顯得格外醒目。

走到樹下,便會發現樹上纏著一圈圈細小“藤蔓”。“這是鐵皮石斛,是村裡發展的特色產業。”翁林村委會村主任彭軍說,翁林村山清水秀,滿足名貴中藥材鐵皮石斛的生長需求。

貴陽:綠水青山春常在 “五子登科”產業興

貴陽現有中藥材種植面積27.67萬畝,中藥材企業(合作社)81家已全部復產,復產率100%。圖為清鎮犁倭鎮翁林村種植的白芨。

“因此,村裡選定鐵皮石斛的仿原生態種植項目作為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彭軍告訴記者,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民”的模式,翁林村成立了貴陽益豐鑫源中藥材農民專業合作社。

貴陽:綠水青山春常在 “五子登科”產業興

清鎮犁倭鎮翁林村種植石斛450畝,年產值700萬左右,帶動村民年增收2萬元左右。

“村民以每畝山林地20元的保底價格入股合作社,我們按照比例分紅,村委會自留15%,剩餘分給老百姓,在基地務工的村民每年有2萬餘元的收入。”合作社負責人劉鋒介紹,目前石斛種植有450多畝,一年總收入能達700多萬。

因為種植有品質良好的鐵皮石斛,翁林村也收穫了一個真正的“綠色銀行”。

貴陽:綠水青山春常在 “五子登科”產業興

▲清鎮鐵皮石斛

“奶瓶子”之三聯乳業:香醇乳品潤千家萬戶

隨著牛奶從營養奢侈品變為大眾化食品,乳製品的消費群體在逐年擴大。

“龍崗第一奶牛場是貴州三聯乳業有限公司的自有奶源基地,目前奶牛存欄2100頭,每天產量45噸左右,產出的牛奶兩小時就能送到清鎮乳品加工廠加工,每天能提供20萬份牛奶產品。”貴州三聯乳業有限公司總監王海濱說。

貴陽:綠水青山春常在 “五子登科”產業興

貴陽農投集團加大農業投資力度,養殖奶牛1.2萬頭,年加工鮮奶10萬噸。

三聯乳業山花技術總監劉麗告訴記者,6大養殖場對青貯飼料的巨大需求,催生了很多種植大戶,公司每年在開陽收購青貯等飼料,能給當地老百姓帶來1500萬元的收入。

貴陽:綠水青山春常在 “五子登科”產業興

2019年,山花牛奶年度銷售額首次突破10億元大關,完成了歷史性的跨越。圖為山花牛奶生產線。

貴陽:綠水青山春常在 “五子登科”產業興

▲開陽山花奶牛養殖場

“上個月我們開始試運行‘送奶上戶工程’,增加大量人員就業,”劉麗華介紹,為了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貴陽農投集團加大了農業投資力度,養殖奶牛1.2萬頭,年加工鮮奶10萬噸,把更多貧困群眾吸附在產業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