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唯一觀音菩薩坐化地和“肉身”供奉之地--銅川照金香山

“紅葉倚丹霞,醉美是香山。”秋天是遠足的季節,秋意中透著的那股子悵然情調,很容易挑動人的心絃,讓人有種放下一切、奔向遠方的衝動。秋意漸濃,陝甘交界的子午嶺南段,銅川照金香山,秋韻盡顯萬種風情,是賞秋佳處之一。此香山並非北京那個香山,卻在關中大地與黃土高原影響深遠年代久長,乃至馳名海內外。

中國唯一觀音菩薩坐化地和“肉身”供奉之地--銅川照金香山

據舊志記載,佛教傳入耀縣較早,其中香山寺經過歷代修建,規模不斷擴大,到清代已成為我國八大佛教聖地之一。香山是中國唯一觀音菩薩坐化地和“肉身”供奉之地。香山海拔1403.6米,古稱大三石山,因三峰並峙,狀如筆架,又稱筆架山。香山古建,佛興佛滅,寺院毀毀修修,辛酸往事悠悠。由於大火,大多毀壞無存,僅東峰殘留有破山門。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重修,正式命名為香山寺。香山寺香火一直延續,已經有1600多年的歷史。每年農曆三月十五和十月十五兩次香山寺廟會,朝山者蜂聚雲屯,古今不衰。

中國唯一觀音菩薩坐化地和“肉身”供奉之地--銅川照金香山

香山歷史悠久,素有全國“八大佛山”之稱。考其歷史,“肇於符秦,成於姚秦”,香山起始於晉末南北朝初,那時正是佛教在華夏大地迅速興盛的時光。香山中峰半山腰崎峰洞,即香山正洞,供奉著“千手千眼菩薩”,亦稱香山菩薩,香山風景優美,歷史文化深厚,相傳觀音菩薩於此修身成佛。香山重巒疊嶂,河谷縱橫,地質地貌景觀獨特,森林覆蓋率達到85%以上,是保存完好的天然次森林區。山體風景秀麗,美景如畫,山上林木鬱閉,滿目蔥綠,山下溪水清澈,四季不竭。

中國唯一觀音菩薩坐化地和“肉身”供奉之地--銅川照金香山

一片藍,幾朵白,滿山紅葉,映襯出秋意盎然的丹霞地貌更加迷人,就像一塊大自然的調色板。“疊嶂重巒景入詩,天漿聖湫映瑤池。龍飛鳳舞三峰借,仙子凌雲筆一枝。”香山山勢東西走向,主峰分東峰、中峰、西峰依次排列,酷似一個巨大的筆架,又象一個巨大的香爐,遠望之,東峰、中峰、西峰尤如三根頂天香柱插入爐中。香山風景名勝溝壑縱橫、險崖峭壁、林木蔥鬱、溝谷幽深,黃土丘陵以及獨特的丹霞地貌和絢麗峻秀的自然風光,體現了野、幽、險、秀、古的特色。山風吹來,一種清涼的愜意貫通全身。香山的視野非常開闊,漫山紅葉氣勢磅礴,有葉紅遍野盡天染的盛象。

中國唯一觀音菩薩坐化地和“肉身”供奉之地--銅川照金香山

一樹紅葉美了整個秋,新修的香山山門,近瞻遠看,富麗堂皇。來香山登上高處,香山秋景盡收眼底,滿山的火紅,感受“霜葉紅於二月花”的意境。站在山頂那滿山如詩般的紅葉迎面而來,與秋天來了一個大大的擁抱。每年仲秋,香山群山溝壑的楓樹類、椴樹類、樺木類等樹種,漫山遍野的紅葉陸續由綠轉黃,由黃轉紅,高低起伏,連綿不絕。香山深秋的紅葉,美如彩霞,燦似錦繡,紅葉自古素與東蘺黃菊、傲雪紅梅、不老青松相媲美。她不與群芳爭豔,卻在深秋盡顯神韻,令人感嘆。登山,秋遊,看滿山紅葉,賞天高雲淡,吸山間的清新空氣,感受秋的愜意。

中國唯一觀音菩薩坐化地和“肉身”供奉之地--銅川照金香山

“含風翠壁孤雲細,背日丹楓萬木凋。”香山的秋天最美是紅葉,漫山紅葉別樣風韻,時而婉約,時而雄峻,伴著飄渺的雲霧, 堪比仙境,。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留下了多少膾炙人口讚歎紅葉的詩句。群峰秋色盈紅,樹葉流丹、嬌豔似火的自然奇觀,美不勝收。漫步林中,踩著鬆軟的落葉層,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讓人心曠神怡、美不勝收。山風把寒意一點點散播開來, 路邊的紅葉發出沙沙的響聲, 賞了美景,思考了人生。漫山遍野都被楓葉的紅點綴的格外惹眼,夾雜著蒼柏的綠,一切仿若到了另一個童話般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