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史講演錄》(一)-導論部分有感 20200409

先給“哲學”下個初步的定義——一門追求萬物背後本質的學問,撥開世界萬物豐富多彩甚至煙花繚亂的外殼後,露出其本真的一面。也可以將其簡單理解為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的“道”

相信書友們看到這個定義時,不自覺的會有一種望而卻步的感覺-“非我等小民可以涉足的領域”啊。跟我們實際的生活搭不上邊啊,那咱還是放棄好了。趙林老師也說哲學沒有實際的功用,不能幫助我們賺取金錢,謀得名利,更不用談把哲學當作工具就能逆轉這掙扎的人生環境了。

和各位握個手,我也是這樣的動機,才打開了塵封多年的這本書籍。小心翼翼的擦乾淨落灰,幻想著終於拿到了一把通往成功和自由人生的鑰匙。

現實是冰冷的......

————————————————————

《西方哲學史講演錄》(一)-導論部分有感 20200409

那麼,為何還要去學習哲學呢?既然沒有實際的功用,不如直接去報個賺錢技能輔導班算了。

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思考的方向-那就是傳統西方哲學在大部分的歷史脈絡下,都是教導人習得一種思考世界以及人生的一種智慧,它始終都在激勵歷史上的哲學家,超越感性的、物質的、變化的世界,試圖找到這背後的本質的不變的東西,這種探尋的過程和得到的結論、知識和深刻的洞見,本身就是目的。這裡面找不到功利性的動機。就好像孩童沒有功利的意識,單純的享受玩耍的樂趣,獲得一種主觀的-積極的、自由的、精神上的愉悅感和極度的放鬆。同樣真正的哲學也可以帶來這種精神性的功用。

每天都會與生活的環境打交道,面對下發績效指標的上司、面對不講理的同事、面對難以舒解的世態炎涼感。需要繞一大圈去獲得兒時那易得的精神愉悅體驗——努力工作得到上司的認可、職位晉升、功成名就——需要付出不小的代價。

但是,哲學可以幫助我們換上另一副更宏大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也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待我們的人生和境遇,可以產生更直接的精神愉悅和靈魂釋放感。

總而言之,西方哲學可以幫助我們超越這世俗的、流變的、物慾橫流的物質“假象”,直視我們的境遇-並且以一種智慧的方式去看待世界和我們所處的環境,改變自己的觀念。在勞累一天後,停歇在哲學的樹蔭下,不也是十分享受的歇息嗎?在那不多的幾十分鐘放下功利心,帶著一顆單純的尋求智慧和精神自由的心態與歷史上偉大的哲學家進行“對話”吧。

下期將由我繼續分享趙林老師這本著作的感悟——進入古希臘哲學部分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