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帶孩子遠走,他:沒孩子我可以再生,卻發現新歡已無法生育

你是我唯一想吐露心事的人。我要告訴你每一件事,要你知道我整個的一生。那是完全屬於你而你卻一無所知的,但是我的秘密只有在我死後,沒有人再要你回答什麼的時候,你才會知道。

這是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創作的中篇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的開篇,一個女人在兒子去世、自己也將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寫了一封信給作家傾訴她一生的悽美愛情故事。這個作家就是愛情的男主角,也是她兒子的爸爸,只是當初的一夜風流在他的記憶裡早已模糊不清,他也想不起來這個寫信女子到底是誰,又長什麼模樣。

女人總是這麼痴情,而男人卻又總是這麼無情,這個悽美的愛情故事是通過才女沉櫻的翻譯而被人熟知,沉櫻也是通過這本書的翻譯而成名。沉櫻寫小說,也寫散文,但是她的翻譯成就更高。

沉櫻的愛情就如她翻譯小說中的女主人公一樣坎坷,面對愛人的風流多情,雖然無法相守在一起,但是那份感情卻埋藏在心底,持續了一生都難以忘懷。

最開始從事翻譯,沉櫻是為了謀生,一個單親媽媽帶著三個孩子在臺灣生存,她需要想各種可能的途徑來養活自己和三個孩子,她最終憑藉自己的才華生存了下來,成為勵志女性的榜樣。

沉櫻為什麼會成為一個單親媽媽,三個孩子的父親又為什麼不在身邊?這一切都得從沉櫻和梁宗岱的那段曲折的婚姻說起。

才貌雙全卻婚姻坎坷,第一段婚姻維持3年,第二段婚姻維持8年

沉櫻,原名陳瑛,沉櫻是喜歡讀書的她給自己取的一個充滿了詩意的筆名,讓人聯想到漫天飄舞的落櫻。沉櫻一生有過兩次婚姻,她的第一任丈夫是馬彥祥。兩個人的相識,是因為一起演話劇,演著演著,郎才女貌的兩個人便因戲生情。

1929年,年僅22歲的沉櫻便嫁給了才子馬彥祥,但這段婚姻卻僅僅維持了3年就以離婚收場。離婚的原因就是因為風流的馬彥祥移情他人,雖然已經生了一個女兒馬倫,但倔強的沉櫻還是沒有絲毫留戀的選擇了離婚。

沉櫻畢業於上海大學中文系,她不僅是一個新式女子,更是一個非常獨立和有想法的才女,從她對第一段婚姻的處理,就可以看出她面對男人背叛時果決的性格。

雖然第一段婚姻僅僅維持了3年,沉櫻又是離婚的身份,但是以她的才名和交際能力,身邊根本不缺乏新的追求者和愛慕者,離婚半年後,沉櫻和大名鼎鼎的學者梁宗岱走到了一起。

妻子帶孩子遠走,他:沒孩子我可以再生,卻發現新歡已無法生育

相比第一任丈夫馬彥祥,沉櫻和梁宗岱之間無疑是更知心,他們都是大學教授,梁宗岱更是一個出了名的翻譯家,沉櫻的翻譯風格在很多地方都受到了梁宗岱的影響。

雖然和梁宗岱的婚姻也僅僅維持了八年,但是晚年的沉櫻卻一直和梁宗岱以好友的關係保持著通信聯繫,沉櫻在信中說明了她和梁宗岱之間這種奇特的關係:

在這老友無多的晚年,我們總可稱為故人的。我常對孩子們說,在夫妻關係上,我們是怨藕,而在文學方面,你卻是影響我最深的老師。

作為一個心思玲瓏的才女,知識廣博的梁宗岱無疑是沉櫻非常欽佩和愛慕的對象,即便是離婚之後,她依然承認對方是影響她最深的老師。兩個人剛開始在一起的時候,婚姻生活也是非常幸福和諧的,他們曾一起同遊日本,過著紅袖添香的愜意生活。

妻子帶孩子遠走,他:沒孩子我可以再生,卻發現新歡已無法生育

婚後八年,沉櫻先後給梁宗岱生下了兩個女兒,大女兒梁思薇和二女兒梁思清。兩個人因為對彼此才華的愛慕走到了一起,但同樣優秀的兩個人卻也容易產生問題。

梁宗岱事業有成,她希望沉櫻在家裡做一個賢妻良母、相夫教子,但沉櫻的事業心同樣很強,她想專心寫自己的小說,不想讓自己天天被繁瑣的家務事所淹沒。

兩強相遇的婚姻關係似乎總是不能穩定太久,夫妻之間的爭吵越來越頻繁,直到梁宗岱遇到一個叫甘少蘇的戲子後,這段維持了八年的婚姻徹底走到了盡頭。

丈夫英雄救美另娶他人,她一個人帶著三個孩子遠走他鄉

但凡男人不管有多大的成就,在男女關係之間,都喜歡享受英雄救美的優越感。妻子沉櫻太過強勢,梁宗岱便在其他的女人身上找到了這種感覺。

按照常人的觀念,出生下層、從事著唱戲職業的甘少蘇,和出生名門、事業有成的沉櫻相比,應該是沒有任何競爭力的,但是梁宗岱卻在遇到甘少蘇之後,變成了她的救世主,完全忘記了自己的妻子。

1941年,正是梁宗岱和沉櫻結婚的第七年,這對夫妻“七年之癢”的危機來得格外猛烈。文人的風流自古使然,梁宗岱回到廣西百色給父親辦理後事,期間他被朋友強行拉出去聽戲,原本梁宗岱根本不屑一顧,像這種小地方能有什麼好戲聽呢。

結果梁宗岱的遭遇就如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所寫的一樣,原本是聽不到什麼悅耳的音樂:“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但卻突然碰到了一個才藝卓絕的歌女,她一開口,就讓人覺得如天上仙樂一般美妙動聽。

梁宗岱遇到的這位天涯流落的歌女,就是伶人甘少蘇,聽了她那珠圓玉潤的唱腔後,梁宗岱回去一個晚上都激動得睡不著,簡直是餘音繞樑,三月不知肉味。

妻子帶孩子遠走,他:沒孩子我可以再生,卻發現新歡已無法生育

梁宗岱還專門給甘少蘇寫了一首詩,讚美她的聲音比黃鸝更婉轉:“妙語清音句句圓,誰言粵劇不堪傳?歌喉若把靈禽比,半是黃鸝半杜鵑。”從第一次聽到甘少蘇唱戲之後,梁宗岱就開始欲罷不能了,第二天又去給她捧場。

“商音怨亂最傳神,戲越苦時情越真。唱到紅羅悽絕處,蘇娘錯認是前身。”這一次甘少蘇唱的是一場苦情戲,她一邊唱一邊流淚,彷彿自己就是那戲中人。“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梁宗岱在臺下聽得更是滿眼淚水,在眾多觀眾裡,唯有梁宗岱是哭得最厲害的那一個。

這一次聽戲之後,梁宗岱終於忍不住到後臺去找了甘少蘇,像白居易聽歌女傾訴生平一樣,甘少蘇那坎坷身世聽得梁宗岱傷心斷腸,內心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救這位苦命的女子脫離苦海。

甘少蘇的經歷遠比“老大嫁作商人婦”的歌女更坎坷,因為家境貧寒,她12歲被父母賣到戲班,15歲時就被醜生黃家保的強佔為妻,好不容易熬到成名,擺脫了黃家保,又被廣西玉林專署上尉軍需鍾樹輝霸佔為妻。

甘少蘇不僅被鍾樹輝虐待,還被他的妻妾欺負,只有在舞臺上才能擺脫他們,遇到同情自己遭遇的梁宗岱以後,甘少蘇就像是抓住了一顆救命稻草。

梁宗岱決定要幫助甘少蘇擺脫鍾樹輝的控制,當初和原配離婚的時候因為不願意付每個月100元的贍養費而被告上法庭的梁宗岱,這個時候卻非常大方,拿出三萬塊錢給鍾樹輝,有錢能使鬼推磨,這筆鉅款終於讓被禁錮多年的甘少蘇重獲自由。

雖然是文人出生,但梁宗岱的拳腳功夫也不錯,他很喜歡通過打架來解決問題,在和鍾樹輝交涉的時候,就曾打了一場架,大名鼎鼎的梁宗岱教授為了一個女戲子大演全武行,很快就成了廣西各大報紙的新聞。

妻子帶孩子遠走,他:沒孩子我可以再生,卻發現新歡已無法生育

梁宗岱本來只是出於一片赤子之心要幫助甘少蘇,但是如今他們兩人之間的事情已經在社會上傳得沸沸揚揚,甘少蘇便請梁宗岱將錯就錯:

我亦不想再過舞臺生活,請你為人為到底,送佛送到西。

就為了這個送佛送到西,梁宗岱便決定將甘少蘇娶回家,不用問,沉櫻是肯定不會答應丈夫納妾的,即使冒著失去妻子的風險,梁宗岱也決定一意孤行。

果不其然,性格一向倔強自負的沉櫻,在聽說了丈夫愛上戲子之後,帶著2個女兒遠走臺灣,當時她的肚子裡還懷著小兒子梁思明,臨走前,她只給梁宗岱留下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

此生不復相見。

無論在什麼年代,沉櫻作為女人的這份獨立和孤勇都令人敬佩,梁宗岱曾追到上海,他想留不下妻子,至少要阻止孩子離開,但卻以失敗告終。

沒了孩子在身邊,梁宗岱又安慰自己,走了就走了吧,自己還可以再生。但遺憾的是,甘少蘇在長期受到虐待的生活中早已經失去了生育能力,之後兩個人一直沒有再生育。

沒有孩子陪在身邊的梁宗岱,也開始感到孤獨,而經過了時間的洗滌,沉櫻在心裡也早已經原諒了丈夫當初的行為,雖然當初決絕而去,但她的心裡其實一生都沒有放下樑宗岱,她在跟朋友寫信的時候,署名都是梁陳瑛。

妻子帶孩子遠走,他:沒孩子我可以再生,卻發現新歡已無法生育

晚年跟著兒女們去了美國的沉櫻,開始和梁宗岱恢復了通信,他們在信中談論著兒女,不再如年輕時候那般頑固,而是變成了老年的豁達,回想年輕時候相遇的故事,討論彼此如今的愛好,雖然做不成夫妻了,但他們還是最瞭解彼此的知己和故交。

但他們的關係也僅僅維持在通信而已,沉櫻始終堅持著當初離開時留下的誓言:此生不復相見,回大陸探訪好友的沉櫻並沒有去見梁宗岱,一直到去世他們都沒有再見過。

沉櫻原諒了梁宗岱,但當時她離開時還懷在肚子裡的兒子梁思明卻一生沒有原諒他這個從未謀面的父親。梁思薇曾經和丈夫一起回國探望父親梁宗岱,梁宗岱表達了想見一見兒子的心願。

梁思薇回去轉達了梁宗岱的意思,但梁思明卻斬釘截鐵的拒絕了:“不見!他這樣對我的母親,我不能原諒他。” 從出生到成長,一直以來在他身邊的就只有母親一人,梁思明的拒絕,也情有可原。如果梁宗岱和甘少蘇之間有孩子,他這種見不到兒子的遺憾或許也沒有那麼深沉。

梁宗岱為什麼寧願放棄優秀的沉櫻,也要和甘少蘇走到一起,他學生的一句話說的非常到位:

宗岱老師所需要的究竟是一個攜手共進的人呢,還是一個在旁邊為他鼓掌喝彩的人?從宗岱剛愎自用的性格來看,恐怕他更能受用的是一個從低微處仰視他,時時處處為他鼓掌喝彩的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