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佛:究竟是如何影響並塑造了中國人的性格與處世態度

南宋 布袋和尚

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行 ,

青目睹人少,問路白雲頭。

——佛祖歷代通載

布袋和尚:在北京西南郊有一座著名的千年古剎潭柘寺,寺內有一幅對聯,聯曰: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這副充滿禪意的對聯就是描寫在我國民間深受歡迎的傳說中的佛教人物彌勒佛的。據考證,彌勒佛在佛教史上確有其人。他原名契此,號長汀子,五代時期人,出家於浙江奉化嶽林寺。他身體胖碩、圓頭大耳,生性心胸開坦、樂善好施,常年肩搭一個布口袋行走於鄉間,見有遺棄的糧食便撿拾入袋,以施捨於窮人,後來人們漸漸忘了他原來的名號,只以“布袋和尚”相稱。《宋高僧傳》有載:

釋契此者,不詳氏族,或雲四明人也。形裁腲脮,蹙額皤腹,言語無恆,寢臥隨處。常以杖荷布囊入鄽肆,見物則乞,至於酰醬魚葅,才接入口,分少許入囊,號為長汀子布袋師也。

彌勒佛:究竟是如何影響並塑造了中國人的性格與處世態度

潭柘寺

民間關於布袋和尚的傳說很多,比如《景德傳燈錄》載:“嘗雪中臥,雪不沾身,人以此奇之。” 還有天要下雨之前,人們往往能看到布袋和尚穿著一雙溼草鞋在路上行走,天若要晴時,則見他足踏高齒木履在橋上豎膝而眠,老百姓往往以布袋和尚這兩種行為驗證天之陰晴,屢試不爽。另外他還能給人們預示吉凶,所說之話也無不應驗。梁貞明三年丙子三月,公元916年,“師將示滅,於嶽林寺東廊下端坐盤石而說偈曰:‘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偈畢安然而化” 據傳說,多年後有人在他州又見到了布袋和尚,他依然揹著口袋在路上踽踽而行,眾信徒皆認為布袋和尚就是彌勒佛的真身,所以便在寺廟裡為他塑造化身,最早的布袋和尚像便是在北宋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於嶽林寺彌勒造像。

在中國佛教史上關於彌勒佛的形像變化主要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出現在十六國時期,這個時期彌勒的造像還是菩薩狀,身披瓔珞,頭著寶冠,身材苗條修長,容貌亦若早期印度貴族相貌,其姿勢均為兩腳交叉而坐,人稱交腳菩薩。這個形象是據彌勒上生經演化而來,雲彌勒本來是人世間的凡夫俗子,由於受到佛的點化,而上升兜率天,變成登十地成等正覺菩薩,為信徒演說佛法,救眾生於苦難之中。第二個階段發生在北魏時期,彌勒已演變為倚坐式或禪定式的新形象,佛經中說他已由兜率天先到人世間,並接替釋迦牟尼佛來為眾生說法,這個時期彌勒已成為未來佛。女皇武則天就非常推崇彌勒佛,還將自己暗喻為彌勒轉世,以此來贏得其繼承皇位的合法性,今天四川的樂山大佛石刻以及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中的彌勒造像都還保留著鮮明的唐代風格特徵。第三個階段就是五代、北宋時期了,佛教發展到五代,其教義越來越關心普通百姓的疾苦,諸佛的造像也脫離了早期佛像的威嚴神秘而逐漸世俗化、人性化,這個時期的彌勒造像就是人們根據契此和尚的形象,將彌勒塑造為一個常常開懷大笑,袒胸露乳、雙耳垂肩、盤腿而距的和善的新形象。彌勒佛的世俗化造像的出現,也是表明佛教徹底中國化的完成。

彌勒佛:究竟是如何影響並塑造了中國人的性格與處世態度

布袋和尚

宋元以後的中國人非常親近喜愛彌勒佛,甚至把他當做就生活在自己身邊的一尊活佛,他的大度,他的樂觀,以及他宣揚的摒棄世間一切煩惱的主張均深深影響並塑造了中國人的性格與處世態度。這也是今天組成中國人信仰的儒釋道三家哲學觀的重要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