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孩子學會思考—分數加法

如何引導孩子學會思考—分數加法

1/4+1/6為什麼要變成3/12+2/12?

簡短的說:簡便。

首先,這是一道異分母的分數加法。所以,這裡至少涉及加法和分數(分子與分母)知識。

加法

首先說加法,在數學的世界裡,加法應該是同類的組合,比如1+2=3,1間房+2間房=3間房,而1間房+2輛車不不存在的(因為結果是3間房或者3輛車都說不過去,非要相加,只能換成錢,那就轉化成了同類的組合)。而更嚴格的,應該是同類的,且是大小相同的對象組合。還是前面的例子,大牛和小牛是同類,可以1頭大牛與2頭小牛混在一起相加,在某些特定環境下可以相加(比如數一數家裡有幾頭牛,這裡的重點是牛本身),而在另外某些特定環境下就不可以相加(不同1頭大牛與2頭小牛組合算3頭牛賣,至少會有一方不願意)。

分數

然後說分數,分數的意義之一是把某對象平均分成若干份,去其中的幾份,就是幾分之幾。

同分母分數相加

由前面分數的意義可知,分數能相加的前提是,被分的對象必須是同類,就像前面的例子,你把汽車和房子再怎麼分都無法相加的,所以能相加就先限定在同類裡了。然後均分的總份數相同(所以先學同分母相加),因為總份數相同確定了每份的大小相同(這一點很重要,也對應前面提到的牛的例子)。然後同分母分數相加,其實就是被分成的相同小份組合(這也就解釋了分母不變,分子相加了)。

異分母分數相加

異分母說明了均分的總份數不一樣,那也就決定了每一小份的大小也一樣,那這樣的小塊是不能相加的(後期比例問題同樣涉及此類問題),但是我想要把它們加起來怎麼辦?那就再細分,每一小份分成更小的小份,直至找到有相同的小份即可(所以,1/4+1/6=6/24+4/24=15/60+10/60,從意義的角度來看都是沒問題的)。

1/4+1/6為什麼要變成3/12+2/12?

在探索的過程中,我們肯定希望找到最優的分法,而這個找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就是最優的分法。從意義來看,這類分法分成的總份數少,容易組合,從計算的角度看,它會使通分之後的數較小,可以提高正確率和速度。所以,這麼變的原因就是兩個字:簡便。

引導式問法:

(1)這是一道什麼題?

(2)這道題涉及什麼知識點?

(3)解決這類題我們需要先通分,為什麼要通分?這裡有什麼意義嗎?

(4)為什麼要這樣通分?可以按別的方式通分嗎?

備註:具體問題調整可以根據學生現場反應調整。

計算方向的拓展:1/4+1/6;1/4+5/6;3/4+1/6;3/4+5/6的計算過程和1/6+1/10的計算過程有什麼不同?為什麼?

數學的意義拓展:1/4+1/6可以是5/12、10/24、15/36、…;為什麼結果非要是5/12?

如何引導孩子學會思考—分數加法

與本文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