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2歲孩子常常故意摔東西、大叫的情況?

寶寶才2歲啊,又不是5、6歲,2-3歲正是大運動能力爆發成長的時期,寶寶愛扔東西太正常了,這不是行為問題啊,這是正常發育中的體驗需求

(按題主的描述,寶寶不是因為發脾氣而扔東西洩憤)。您應該陪伴她玩更多的投擲類遊戲的小遊戲,來滿足她的好奇心和體驗慾望。

如何處理2歲孩子常常故意摔東西、大叫的情況?

不就扔個手機嗎,這能有多大事兒啊,您認為手機貴重,小寶寶不知道啊,她對她的“錯誤”完全無意識的。這是個本來該用遊戲陪伴解決的事情,您用懲罰來解決,她能不委屈嗎(摸摸寶寶腦袋,好無辜~)

如何處理2歲孩子常常故意摔東西、大叫的情況?

題主罰寶寶在凳子上靜坐,應該是從教科書上學習過暫時隔離法(網站說的有點粗糙,關於這個推薦看書《SOS!救助父母》(林恩・克拉克...)。雖然暫時隔離是個好工具,但教科書也提醒過您,“暫時隔離”是最重的懲罰形式,僅適用於處理比較極端的問題行為,對吧?您得先分析寶寶問題行為的緣由再對症下藥,明明該引導、鼓勵的事情,您用這麼重的懲罰,寶寶當然會“哭得很厲害”啦。

順便說下,2歲的寶寶,即使要用“暫時隔離”,也只能隔離2分鐘。一般是幾歲就隔離幾分鐘。

如何處理2歲孩子常常故意摔東西、大叫的情況?

以下為常見大運動訓練的遊戲方式:跳遠、蹦床、投擲、走平衡木、騎自行車等等(如何促進2-3歲寶寶的大運動能力)。針對你們家2歲齡女寶寶的情況,我推薦投擲和騎自行車。單獨說投擲遊戲的話,如下圖,低齡一點的寶寶可以玩這種投圈圈的玩具,可以訓練肌肉協調性和手眼協調性。等孩子稍大,有輸贏概念的時候,就可以進階相互拋擲皮球、丟沙包之類的小遊戲。如第二張圖片,家裡沒有球,用扔毛絨玩具替代也是可以的。家裡從來不會缺玩具,缺的只是如何與孩子玩的好點子罷了。

如何處理2歲孩子常常故意摔東西、大叫的情況?

(投擲遊戲,適用於18m以上)

如何處理2歲孩子常常故意摔東西、大叫的情況?

(投擲遊戲,適用於24m以上)

此外,建議在訓練寶寶大運動能力的同時,也訓練寶寶的精細運動能力。精細運動能力也叫小運動能力,比如翻書、用筷子、拿筆寫字,都是需要精細運動能力的。如果寶寶精細運動能力薄弱,那麼到學齡期學習寫字會吃力的,別人30分鐘能寫完的卷子他要寫40分鐘,自然在考試成績上也會吃虧一些的。很多時候寶寶學齡期的落後,不是因為他們主觀上不努力學習,而是因為他們在早期成長中某些指標的發育落後於同齡人了。而大運動能力和精細運動能力都是評估早教成果的重要指標。

如下圖,是側重訓練寶寶精細運動的小遊戲。低齡的寶寶可以玩敲打遊戲和串珠遊戲。大一點的寶寶就可以玩積木遊戲了。

如何處理2歲孩子常常故意摔東西、大叫的情況?

(敲打遊戲和串珠遊戲,適用於18m以上)

如何處理2歲孩子常常故意摔東西、大叫的情況?

(經典積木遊戲,適用於36m以上)

古往今來積木是幼兒的經典玩具,玩法多種多樣,適用年齡廣泛。一方面可以鍛鍊孩子的精細運動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訓練孩子耐心、促進情商發育,同時,讓孩子在遊戲中體驗操控的成就感,有利於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說到“提升孩子的自信心”,遊戲中也要注意一些技巧,才能讓孩子得高興。剛開始落高2~3塊積木對1歲的孩子來說都很困難,大人可以適當給予輔助、示範,讓孩子體驗掌握平衡感,避免他們因失敗而沮喪、失去耐心。為增加遊戲樂趣大人可以搭一個4~5塊積木落成的塔給孩子看,然後裝作不經意將塔碰翻,孩子先是一驚但看你在笑他也會跟著笑,之後他會高興地學著一次又一次地把你搭好的塔碰翻,在這之後培養他自己把積木落起來就變得有趣多了。

如何處理2歲孩子常常故意摔東西、大叫的情況?

孩子到2歲左右積木也應變得複雜一些,比如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形狀,可搭出不同的圖形,還可從盒子裡拿出來再按一定順序排列回去。甚至還有一些可以拼圖的積木,孩子在拼出一個小動物之前可以先看完整的圖形,在你講解各部分特徵後再讓他拼回去,這裡還有孩子對圖形的記憶的訓練,總之積木雖簡單,可玩的方式卻很多。

總之,一句話,不要對寶寶「說教」,請陪他們一起「玩」

祝你們家寶寶一切安好,快樂成長。

如何處理2歲孩子常常故意摔東西、大叫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