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的將就和講究——回憶點兒黑白往事

攝影的將就和講究——回憶點兒黑白往事

生活就是這樣,在將就和講究之間徘徊,有些時候會講究,有些時候能講究,這也許才是比較好的人生態度。

那天我跟老李閒聊,說起現在的器材,就算是入門單反配個套頭,也比我們玩膠捲弄出來的照片強,只是現在有那麼多好機器比著,低端的有點兒看不上了。

2000年前後,我們都用些什麼相機呢?那時候我有架尼康FM10,是我能買得起最便宜的尼康了,套機不是兩千五就是兩千七,因為我覺得它原廠配得28-70的塑料變焦頭不夠好,又花了一千多買了個二手的35-105的金屬頭,那時,劉哥和老王也都是人手一臺尼康FM10,雖然大夥都說這臺最便宜的尼康單反不是尼康自己生產,而是雅西卡給它代工的,但我們依然很喜歡,它好歹是架尼康,雖然快門的咔嚓聲一點都不乾脆,透著廉價感。

攝影的將就和講究——回憶點兒黑白往事

老王說為了買FM10,他整整攢了兩年的錢,那時候他的工資才四百,為了買這個相機,他真是省呀,相機買回來自然是喜歡的不得了,晚上睡覺都摟著。所以現在就算他有一笸籮相機,但那臺FM10依舊總帶著,可見他是新歡舊愛都放不下的人。

老李那時又搞了臺美能達X-700,還配齊了美能達的頭,不過沒對多久他就把全套兒的美能達拿去北京五棵松給賣了,搭了一千多又換了套特別舊的CONTAX 167MT和仨定焦,28/F2.8、50/F1.4和135/F2.8,換了機器後,他專門跑到地裡,拍了卷黑白伊爾福,並且用伊爾福相紙洗出照片,然後拿給我看:老張,看看這層次,看著影調,多棒啊,打死那些美能達頭也拍不出這麼多細節,到底是蔡司啊。

不可否認,康泰時的機器和鏡頭確實很棒。但是拍黑白片必須得有自己的暗房,還得有臺素質不錯的好放大機和放大頭,不然玩兒不出效果來,如果暗房師傅的手藝不錯,對你的拍攝意圖有明確的理解還行,不然沖洗膠捲和照片的隨意性會很大,很可能完全達不到你的拍攝意圖。尤其是沖洗黑白膠捲時,藥液的新舊程度、溫度的高低對反差的影響巨大,不同相紙的影調和反差也各不相同,這裡面的隨意因素非常多,所以製作出品質優異的黑白照片並不容易。而那些大攝影師對暗房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不是你製作曝光準確、反差適中、層次豐富、影調怡人的照片就可以了,他們會根據拍攝的內容,調整反差和影調,對局部加光或者遮擋,讓照片明暗對比更符合他們的拍攝意圖,就好比音樂家一樣,他對整部交響樂的各個聲部各種樂器的音質音色都精益求精,在他們看來,攝影首先是一門藝術,而這種專業素養不是我們一般攝影者所能理解的,我們眼裡一張不錯的黑白片到了他們那兒很可能就是張廢片。

那時候大多數人都沒錢,很多攝影人為了有個相機真的是節衣縮食,四處借錢的。因為講究不起來,所以將就有個相機就很高興了。

前幾天朋友看侯登科的影集,發來頁面的照片給我,在侯登科的日記裡,講他為了添置一臺柯尼卡相機和三個鏡頭的往事,媳婦幫他四處借了800塊錢,看了那個讓人心酸,那一代人是真的熱愛攝影又熱愛生活的。可惜他走得早,要是能活到現在,不再為器材而糾結了該多麼好呀,並且也用再為選膠捲而發愁了。

那時候膠捲使多了也心疼。用不起伊爾福,用不起柯達T-MAX,咱就用國產樂凱,五塊錢一卷,如果嫌這個還貴,還有樂凱盤片,自己可以用膠捲的外殼纏,不過沖洗樂凱膠捲是非常講究經驗火候的,稍有不慎就衝廢了,那時候我們衝樂凱,從來不敢用新配得藥水,因為新配的藥水勁兒大,衝出來的膠捲反差大,暗處死黑一片。所以都是用舊藥液勾兌上一些新藥液,溫度儘量控制在二十度。而對顯影罐的攪動也是很講究的,不能太勤,更不能劇烈,你必須得安下心來,細心體會顯影罐里正在發生的化學變化,那時候每天都衝膠捲,你真的會有感覺,有時候覺得藥液乏了,或者溫度偏低,攪動就勤一點兒,顯影時間長個一兩分鐘,有時候覺藥勁兒大,就不攪了,還要縮短時間。當然衝膠捲還得看拍攝內容跟拍攝條件,如果是陰天在戶外拍得,那要衝得反差大一點。總之覺得顯影差不多了,倒出顯影液,灌入清水或者停顯液沖洗一下,然後再灌入定影液,等定影完成了,擰開顯影罐的蓋子,拿出纏著顯影罐的不鏽鋼芯,把沖洗好的膠捲慢慢抻開,一看反差正常厚薄合適,心裡那叫一個美,這就是攝影的一種樂趣了。如果沖洗得當,便宜的樂凱膠捲一樣能衝出顆粒幼細層次豐富的底片來。當然噁心懊喪的時候也很多,最怕抻出來一看太薄了或者過厚了,都膩歪,但最膩歪的就是粘片了,膠捲的有些地方沒纏好,粘連在一起了,根本沒顯影,那就膩歪死了。

因為沒了自己的暗房,後來黑白膠捲我就不拍了,偶爾拍卷彩色的,去彩擴店洗幾張五寸的了事。

這樣過了三五年,數碼時代就到來了,這對我來說簡直就是個奇蹟,如果沒有數碼相機,那攝影這個愛好在我身上肯定廢了。

攝影的將就和講究——回憶點兒黑白往事

我先是搞了個尼康 coolpix 4100,後來又買了臺佳能40D。後來老李沒了暗房,也不玩黑白了,把全套的康泰時給了我,我自然是喜歡的不得了,弄個鏡頭轉接環,把鏡頭安在5D和500D拍著玩,挺有意思的。偶爾把康泰時167MT拿出來,安上電池,一通摁,聽聽快門乾淨利落的咔嚓聲也挺美。

大概是從膠片時代玩兒過來的,相機也摸過不少,所以現在對這些拍照機器打心眼裡喜歡,不管是高檔的還是低級,在我心裡它們都是好東西,至少比我最初的那臺尼康 coolpix 4100好多了,那才是臺400萬像素的小相機,色彩畫質跟現在的手機都沒法比。但我也拿它拍了很多照片,現在看著這些照片還覺得慶幸,幸虧當時有了它,不然那些日子什麼影像都留不下來。

現在玩攝影的條件好了,玩攝影的人也多了,這麼多的好相機好手機可以隨便選。人們對攝影的觀念也在改變,有越來越多的人拿起相機拍攝創作記錄生活,這多好呀。

科技的進步,讓人們越來越容易拍到好的照片,往後AI的加入,人們拍出好照片會更容易,人們不用再去刻意鑽研器材和技術了,但我覺得即使如此,如果你想拍得更好的話,那基礎的攝影知識和理論還是要學一點兒,一些最基本的概念至少該知道。

攝影的樂趣很多,但深刻點兒的樂趣更值得追求,畢竟好看的浮光掠影看多了也會覺得沒什麼意思。

攝影的將就和講究——回憶點兒黑白往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