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幹了,退出娛樂圈吧。”李宇春爸爸一句話,戳痛萬千父母的心

“別幹了,退出娛樂圈吧。”李宇春爸爸一句話,戳痛萬千父母的心

01

近日,《人物》雜誌發佈了對李宇春的專訪,話題一度衝到熱搜榜首。

這個在娛樂圈行走了14年的姑娘,從2005年的夏天至今,一直都是各大節目和品牌眼裡炙手可熱的流量王牌。

專訪裡說,她是偶像產業鏈上極少數的那種異類。

“別幹了,退出娛樂圈吧。”李宇春爸爸一句話,戳痛萬千父母的心

形容她的詞語總是隻有那幾個。

倔強,冰山,反叛,無論哪一個,最後都統統指向了另一個詞:重生。

重生的過程是痛苦的。

2013年,長沙機場粉絲踩踏事件中,她小腿腫脹,多處傷痕。

2018年,全國巡演成都站,因骨膜炎,只能打完封閉拄拐上臺。

帶傷上陣,在一個父親眼裡,遠算不上什麼驕傲。

於是父親兩次勸她退出娛樂圈。

02

再成功的明星,在父母眼裡永遠是孩子。

“別幹了,退出娛樂圈吧。”李宇春爸爸一句話,戳痛萬千父母的心

據母親回憶,成名之後,李宇春有段時間很消沉。

當時她坐在一個礦泉水箱子上,就那樣背對著母親,空蕩蕩的出租屋內,連椅子都沒有,只有房東留下來的兩隻小板凳。

“我感覺要失去女兒了。”母親這樣想。

猝不及防的成名後,草根明星的身份被排斥,以及處處被詬病的中性扮相,讓她看清了互聯網和娛樂圈洶湧的暗流。

無論是汶川地震獻血被指炒作,還是音樂節上被觀眾扔礦泉水瓶,又或是各種故意抹黑的傳聞,最後,她用這些傷害給自己造了一個繭。

“別幹了,退出娛樂圈吧。”李宇春爸爸一句話,戳痛萬千父母的心

Why me演唱會上,她蝶變了。

自導自演的短片就是證明。

短片中,她穿過敵對的人群,臉被飛來的玻璃碎片劃傷。

一曲唱完,她流下淚來。

可能她也在內心不止一次地問:Why me?為什麼是我?

“那個時候我們才感受到了她當年那種孤獨,那些網絡暴力給她造成的傷害和影響。”父親說。

談及退出娛樂圈時,李宇春也在場。

她說:“爸爸,我達到今天這一步,經歷了無數次跌倒試錯。真的太難了,不能就這樣放棄,還得往前走。”

現實總是不堪,苦難也比想象要長。

成長路上,永遠伴隨著孤獨和分離,還有父母深深的不捨。

03

奮鬥路上,每個人都得對生活賣笑。

孩子眼眶發紅,笑著面對成長中的那些苦難;父母笑中帶淚,只因為感動於孩子的一夜長大。

近期的《奇葩說》上,每個人都被冉高鳴逗哭了。

他說起自己不想啃老,打過很多零工,也去動物園表演噴火和馴獸,這一切只是為了向媽媽證明自己。

直到媽媽去動物園看他表演。

他信心滿滿,猛喝了一大口煤油,對著熊熊燃燒的火把使勁噴。

火勢很猛,氣氛很嗨,觀眾拼命鼓掌叫好,媽媽卻躲在人群裡哭了。

說到此處,冉高鳴哽咽了,但眼淚始終沒有流下來。

“別幹了,退出娛樂圈吧。”李宇春爸爸一句話,戳痛萬千父母的心

在後來的採訪中,媽媽深感自責:

“當時看到他在公園裡邊噴火和馴獸,其實很難受。我現在還記得,他拉著箱子要走的時候,扭過頭來環視了一下四周說,從今往後,可能我回這個家的機會就很少了。我特別想念他小時候,對大人特別依戀的那種感覺。但是那種時候,好像是一去不復返了,再也回不去了。”

當孩子一個勁想奔向夢想,我們卻只想得到一些心安。

為人父母,我們期望孩子哪天能獨立,卻又害怕他們突然獨立。

育兒博主王人平說: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指向分離的,幼時的陪伴和牽手是為了有一天可以更好的分離。作為父母,要理解孩子的路,最終註定是要自己走的。”

當孩子從小不點長成獨自闖蕩的小大人,當分離逐漸成為彼此生命中永恆的話題時,父母該如何平衡這種失落?

04

孩子的成長,只是一瞬間的事。

那些黏在你懷裡要你陪他一起吃喝玩耍的瞬間,是真的就這樣過去了。

“別幹了,退出娛樂圈吧。”李宇春爸爸一句話,戳痛萬千父母的心

上個星期,閨蜜每天都要翻看一遍孩子的相冊。

“你看,這時候他多胖呀,小臉圓圓的,口水都流溼了衣服。”“你看這張,剛學會走路,我一放手他就嚇得一臉懵。”“還有這張,第一天去幼兒園,他爸哭得比他還厲害,笑死我了。”

笑完後,她突然沉默了。

過了一會,她站起來扯扯袖子:

“我得給這兔崽子買蛋糕去了,週末他自己要和同學一起出去過生日。”

不知不覺間,我們發現孩子突然長大了。

於是開始感嘆,太快了吧,好像也就只過了兩三個春秋啊。

上個月還準備陪他們一起完成剩下的拼圖,不知在什麼時候他就自己完成了。

去年買來還大一碼的衣服,今年居然就穿不上了。

“別幹了,退出娛樂圈吧。”李宇春爸爸一句話,戳痛萬千父母的心

就連孫儷也在感慨:

“估計在不久的將來,我的雜貨鋪會沒有東西可以賣了,因為等等已經大到可以穿我的衣服了。”

《小別離》中有這樣一句話:

世間所有的愛都指向相聚,唯獨父母的愛是指向別離。

我們和孩子之間,就是一次次目送著他們的背影,看著他們越長越高,越走越快,直到彼此之間的牽絆,變成多年之後的幾個電話,或偶爾一次的假期回家。

他們終將會有自己家庭,會有與現在截然不同的人生

05.

“當所有的愛都在把人越拉越近的時候,只有父母的愛會把你越推越遠。”

推遠,才是父母最終的養育指令。

而接受了孩子的別離與成長,父母才達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成長。

正如編劇何晴說的那樣:

“中國式別離中,孩子在成長,父母也必須成長,才會跟上孩子的腳步。”

在正視別離這件事上,黃磊總是育兒界的典範。

去年,多多第一次與何炅和吳彼同臺,參演賴聲川的《水中之書》。

作為女兒人生中的第一次話劇表演,這次黃磊並沒有出席。

而是選擇第二天才去看錶演。

演出結束後,黃磊遭到了何炅的吐槽。

“別幹了,退出娛樂圈吧。”李宇春爸爸一句話,戳痛萬千父母的心

哭腫的雙眼,是不捨的證明。

後來,黃磊解釋了沒有看首映的原因:

“我想我是怕看到站在不遠處舞臺燈光下的她,突然想到她已長大。我擺脫不了孩子那種特殊依戀式的愛,但父母對孩子的愛總歸是要離開。讓她們有自己的空間,對她們最好的愛就是放手。”

從多多的成長軌跡可以看出,優秀的孩子背後,一定有一個懂得及時推進與適時退出的父母。

他們的每一次心理建設,都是在為孩子的下一步飛躍做準備。

06

龍應臺在《目送》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目送華安上小學第一天,我和他手牽著手,穿過好幾條街,到維多利亞小學。華安揹著一個五顏六色的書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斷地回頭,我看著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裡。十六歲他到美國作交換生一年,我送他到機場。他在海關窗口停留片刻,然後拿回護照,閃入一扇門。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

她看著孩子長大,求學,獨立,最後成為一個不再依戀自己的個體。

成為父母后,才知道這個場景總有一天會到來。

而父母和孩子之間,不過是一場漸行漸遠的修行。

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在某個路口,“不必追“三個字,就是他們給我們最好的答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