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干了,退出娱乐圈吧。”李宇春爸爸一句话,戳痛万千父母的心

“别干了,退出娱乐圈吧。”李宇春爸爸一句话,戳痛万千父母的心

01

近日,《人物》杂志发布了对李宇春的专访,话题一度冲到热搜榜首。

这个在娱乐圈行走了14年的姑娘,从2005年的夏天至今,一直都是各大节目和品牌眼里炙手可热的流量王牌。

专访里说,她是偶像产业链上极少数的那种异类。

“别干了,退出娱乐圈吧。”李宇春爸爸一句话,戳痛万千父母的心

形容她的词语总是只有那几个。

倔强,冰山,反叛,无论哪一个,最后都统统指向了另一个词:重生。

重生的过程是痛苦的。

2013年,长沙机场粉丝踩踏事件中,她小腿肿胀,多处伤痕。

2018年,全国巡演成都站,因骨膜炎,只能打完封闭拄拐上台。

带伤上阵,在一个父亲眼里,远算不上什么骄傲。

于是父亲两次劝她退出娱乐圈。

02

再成功的明星,在父母眼里永远是孩子。

“别干了,退出娱乐圈吧。”李宇春爸爸一句话,戳痛万千父母的心

据母亲回忆,成名之后,李宇春有段时间很消沉。

当时她坐在一个矿泉水箱子上,就那样背对着母亲,空荡荡的出租屋内,连椅子都没有,只有房东留下来的两只小板凳。

“我感觉要失去女儿了。”母亲这样想。

猝不及防的成名后,草根明星的身份被排斥,以及处处被诟病的中性扮相,让她看清了互联网和娱乐圈汹涌的暗流。

无论是汶川地震献血被指炒作,还是音乐节上被观众扔矿泉水瓶,又或是各种故意抹黑的传闻,最后,她用这些伤害给自己造了一个茧。

“别干了,退出娱乐圈吧。”李宇春爸爸一句话,戳痛万千父母的心

Why me演唱会上,她蝶变了。

自导自演的短片就是证明。

短片中,她穿过敌对的人群,脸被飞来的玻璃碎片划伤。

一曲唱完,她流下泪来。

可能她也在内心不止一次地问:Why me?为什么是我?

“那个时候我们才感受到了她当年那种孤独,那些网络暴力给她造成的伤害和影响。”父亲说。

谈及退出娱乐圈时,李宇春也在场。

她说:“爸爸,我达到今天这一步,经历了无数次跌倒试错。真的太难了,不能就这样放弃,还得往前走。”

现实总是不堪,苦难也比想象要长。

成长路上,永远伴随着孤独和分离,还有父母深深的不舍。

03

奋斗路上,每个人都得对生活卖笑。

孩子眼眶发红,笑着面对成长中的那些苦难;父母笑中带泪,只因为感动于孩子的一夜长大。

近期的《奇葩说》上,每个人都被冉高鸣逗哭了。

他说起自己不想啃老,打过很多零工,也去动物园表演喷火和驯兽,这一切只是为了向妈妈证明自己。

直到妈妈去动物园看他表演。

他信心满满,猛喝了一大口煤油,对着熊熊燃烧的火把使劲喷。

火势很猛,气氛很嗨,观众拼命鼓掌叫好,妈妈却躲在人群里哭了。

说到此处,冉高鸣哽咽了,但眼泪始终没有流下来。

“别干了,退出娱乐圈吧。”李宇春爸爸一句话,戳痛万千父母的心

在后来的采访中,妈妈深感自责:

“当时看到他在公园里边喷火和驯兽,其实很难受。我现在还记得,他拉着箱子要走的时候,扭过头来环视了一下四周说,从今往后,可能我回这个家的机会就很少了。我特别想念他小时候,对大人特别依恋的那种感觉。但是那种时候,好像是一去不复返了,再也回不去了。”

当孩子一个劲想奔向梦想,我们却只想得到一些心安。

为人父母,我们期望孩子哪天能独立,却又害怕他们突然独立。

育儿博主王人平说: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指向分离的,幼时的陪伴和牵手是为了有一天可以更好的分离。作为父母,要理解孩子的路,最终注定是要自己走的。”

当孩子从小不点长成独自闯荡的小大人,当分离逐渐成为彼此生命中永恒的话题时,父母该如何平衡这种失落?

04

孩子的成长,只是一瞬间的事。

那些黏在你怀里要你陪他一起吃喝玩耍的瞬间,是真的就这样过去了。

“别干了,退出娱乐圈吧。”李宇春爸爸一句话,戳痛万千父母的心

上个星期,闺蜜每天都要翻看一遍孩子的相册。

“你看,这时候他多胖呀,小脸圆圆的,口水都流湿了衣服。”“你看这张,刚学会走路,我一放手他就吓得一脸懵。”“还有这张,第一天去幼儿园,他爸哭得比他还厉害,笑死我了。”

笑完后,她突然沉默了。

过了一会,她站起来扯扯袖子:

“我得给这兔崽子买蛋糕去了,周末他自己要和同学一起出去过生日。”

不知不觉间,我们发现孩子突然长大了。

于是开始感叹,太快了吧,好像也就只过了两三个春秋啊。

上个月还准备陪他们一起完成剩下的拼图,不知在什么时候他就自己完成了。

去年买来还大一码的衣服,今年居然就穿不上了。

“别干了,退出娱乐圈吧。”李宇春爸爸一句话,戳痛万千父母的心

就连孙俪也在感慨:

“估计在不久的将来,我的杂货铺会没有东西可以卖了,因为等等已经大到可以穿我的衣服了。”

《小别离》中有这样一句话:

世间所有的爱都指向相聚,唯独父母的爱是指向别离。

我们和孩子之间,就是一次次目送着他们的背影,看着他们越长越高,越走越快,直到彼此之间的牵绊,变成多年之后的几个电话,或偶尔一次的假期回家。

他们终将会有自己家庭,会有与现在截然不同的人生

05.

“当所有的爱都在把人越拉越近的时候,只有父母的爱会把你越推越远。”

推远,才是父母最终的养育指令。

而接受了孩子的别离与成长,父母才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正如编剧何晴说的那样:

“中国式别离中,孩子在成长,父母也必须成长,才会跟上孩子的脚步。”

在正视别离这件事上,黄磊总是育儿界的典范。

去年,多多第一次与何炅和吴彼同台,参演赖声川的《水中之书》。

作为女儿人生中的第一次话剧表演,这次黄磊并没有出席。

而是选择第二天才去看表演。

演出结束后,黄磊遭到了何炅的吐槽。

“别干了,退出娱乐圈吧。”李宇春爸爸一句话,戳痛万千父母的心

哭肿的双眼,是不舍的证明。

后来,黄磊解释了没有看首映的原因:

“我想我是怕看到站在不远处舞台灯光下的她,突然想到她已长大。我摆脱不了孩子那种特殊依恋式的爱,但父母对孩子的爱总归是要离开。让她们有自己的空间,对她们最好的爱就是放手。”

从多多的成长轨迹可以看出,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懂得及时推进与适时退出的父母。

他们的每一次心理建设,都是在为孩子的下一步飞跃做准备。

06

龙应台在《目送》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目送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她看着孩子长大,求学,独立,最后成为一个不再依恋自己的个体。

成为父母后,才知道这个场景总有一天会到来。

而父母和孩子之间,不过是一场渐行渐远的修行。

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在某个路口,“不必追“三个字,就是他们给我们最好的答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