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 捭闔 2019年10月

三國時期曹操與劉備都很擅長使用捭闔之術,當時的劉備正處於一種被曹操軟禁的狀態,處境十分危險。一天,曹操派手下請劉備,而且催促他趕緊。劉備當時內心十分恐慌,嚇得出了一身冷汗,他問曹操手下到底什麼事情,曹操的手下也沒說,他就更加害怕了。見到曹操之後,曹操笑著問他在家謀劃什麼大事呢?這讓劉備更加害怕了,眾人都知道曹操是一個非常多疑的人,難道他已經發現了什麼?他想了想回答說,就是閒的沒事做的時候種種菜而已,曹操笑著說劉兄好雅興呀。

他倆在小亭裡煮酒暢飲時,曹操好幾次巧妙試探劉備的野心,但劉備特別小心謹慎,沒有露出一點馬腳。曹操問天下誰是英雄來逼問劉備,劉備沒有辦法只好回答說袁紹、劉表等人,但全都被曹操給否決了,曹操用筷子指了指劉備又指了指自己說:"天下英雄,就你我二人罷了。"劉備當時可是嚇壞了,手裡的筷子一下子掉到了地上,此時正好要下大雨,打了一個響雷。他趕緊將筷子撿起來說:"打雷聲太大,把我的筷子都給嚇掉了。"如此一句話,徹底打消了曹操對劉備的戒備。劉備當時的處境可謂是,只要說錯一句話,那就是立馬被砍頭的危險,他正是因為知道什麼時候捭什麼時候闔,這才逃過這場劫難,成就了後來的霸業。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學會捭闔之術,用智慧的方式來解決棘手的問題。

鬼谷子 捭闔  2019年10月

拿破崙的下屬告訴他,外交官塔裡蘭造反的事情,他立馬趕回巴黎。回來後召集所有大臣,開緊急會議,在會議上他先是拐彎抹腳的說出塔裡蘭造反的事情,可是塔裡蘭卻絲毫沒有一點反應。這讓拿破崙特別憤怒,終於他壓抑不住自己的怒火,他指著塔裡蘭破口大罵:"我賞賜給你無數的財富和地位,你竟然敢造反,你就是一條穿著絲襪的狗。"說完他氣沖沖的轉身走了,塔裡蘭仍然一副鎮定自若的樣子,面不改色,轉身對其他大臣說:"各位紳士,你們瞧瞧如此偉大的人物竟然這樣沒禮貌,在這麼多大臣面前破口大罵,簡直有損我們國家領導者的威嚴",就這樣拿破崙失態和塔裡蘭鎮定自若的事情就在人們之間傳開了。大家都知道拿破崙特別容易憤怒,他喪失了領導者的權威。塔裡蘭為什麼會在這件事上贏了拿破崙,就是因為他很好的運用了"捭闔"的原理,他故意以闔的方式,來激怒拿破崙使他暴露自己的弱點。在拿破崙憤怒的離開後,他再以捭的方式,將拿破崙的弱點公佈於眾。

一個人在發脾氣發怒的時候弱點最容易展現出來,因此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遇事沉著冷靜,且不可亂了陣腳,讓敵人發覺弱點。如果憤怒的情緒已經產生那就需要學會控制和壓制,分析局勢在適當的時機使用捭闔術,完美的解決問題。

鬼谷子 捭闔  2019年10月

原文

粵若稽古,聖人之在天地間也,為眾生之先。觀陰陽之開闔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門戶,籌策萬類之終始,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門戶。故聖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變化無窮,各有所歸。或陰或陽,或柔或剛,或開或閉,或弛或張。

是故聖人一守司其門戶,審察其所先後,度權量能,校其伎巧短長。夫賢、不肖、智、愚、勇、怯,有差,乃可捭,乃可闔;乃可進,乃可退;乃可賤,乃可貴:無為以牧之。審定有無與其實虛,隨其嗜慾以見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實,實得其指,闔而捭之,以求其利。或開而示之,或闔而閉之。開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闔而閉之者,異其誠也。可與不可,明審其計謀,以原其同異。離合有守,先從其志。

即欲捭之貴周,即欲闔之貴密。周密之貴微,而與道相追。捭之者,料其情也;闔之者,結其誠也。皆見其權衡輕重,乃為之度數,聖人因而為之慮。其不中權衡度數,聖人因而自為之慮。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納之;闔者,或闔而取之,或闔而去之。捭闔者,天地之道。捭闔者,以變動陰陽,四時開閉,以化萬物。縱橫、反出、反覆、反忤必由此矣。

捭闔者,道之大化,說之變也;必豫審其變化,吉凶大命系焉。口者,心之門戶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慮、智謀,此皆由門戶出入,故關之以捭闔,制之以出入。捭之者,開也、言也、陽也;闔之者,閉也,默也,陰也。陰陽其和,終始其義。故言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愛好、財利、得意、喜欲為陽,曰“始”。故言死亡,憂患、貧賤、苦辱、棄損、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誅罰為陰,曰“終”。諸言法陽之類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諸言法陰之類者,皆曰“終”,言惡以終其謀。

捭闔之道,以陰陽試之,故與陽言者依崇高,與陰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無所不出,無所不入,無所不可。可以說人,可以說家,可以說國,可以說天下。為小無內,為大無外。益損、去就、倍反,皆以陰陽御其事。陽動而行,陰止而藏;陽動而出,陰隨而入。陽還終始,陰極反陽。以陽動者,德相生也;以陰靜者、形相成也。以陽求陰,苞以德也;以陰結陽,施以力也;陰陽相求,由捭闔也。此天地陰陽之道,而說人之法也,為萬事之先,是謂“圓方之門戶”。

鬼谷子 捭闔  2019年10月

譯文

縱觀古今,聖人生活在世界上,就是要成為眾人的先導。通過觀察陰陽兩類現象的變化來對事物作出判斷,並進一步瞭解事物生存和死亡。計算和預測事物的發展,通曉人們思想的變化,揭示事物變化的徵兆,從而把握事物發展變化的關鍵。聖人在世界上的作用始終是一樣的。事物變化無窮無盡,但有規律可循;或者屬陰,或者歸陽;或者柔弱,或者剛強;或者開放,或者封閉;或者松馳,或者緊張。

聖人要始終把握事物發展變化的關鍵,度量對方的智謀,測量對方的能力,再比較技巧方面的長處和短處。至於賢良和不肖,智慧和愚蠢,剛勇和怯懦,都是有區別的。可以開放,也可以封閉;可能晉升,也可以辭退;可以輕視,也可以敬重,以無為之心來做有為之事。考察對方的有無虛實,通過對目標嗜好和慾望的分析來判斷他們的志向和意願。適當貶抑對方所說的話,當對方打開心門後再反覆考察,以便探察實情,切實把握對方言行的宗旨,讓對方先封閉而後開放,以便抓住有利時機。或者開放,使之顯現;或者封閉,使之隱藏。開放使其顯現,是因為情趣相同;封閉使之隱藏,是因為同床異夢。要區分什麼可行、什麼不可行,就要把那些計謀研究明白,計謀有很多,必須有主見,並區別對待,也要注意跟蹤對方的思想活動。

如果要開放,最重要的是考慮周詳;如果要封閉,最重要的是嚴守機密。由此可見思慮周全和謹慎保密的重要性,應當謹慎地遵循這條規則。讓對方開放心門,是為了偵察他的真情;讓對方封閉心門,是為了堅定他的誠心。所有這些都是為了使對方的實力和計謀全部暴露出來,以便做好應對之道。聖人會因此而打開心門,假如不能探測出對方的程度和數量,聖人會為此而封閉心門,或者是通過封閉來自我約束;或者是通過封閉使別人被迫離開。開放和封閉是世界上各種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開放和封閉都是為了使事物內部對立的各方面發生變化,通過一年四季的開始和結束使萬物發展變化。不論是縱橫,還是離開、歸復、反抗,都必須在一捭一闔之間找到最佳的利益平衡點。

開放和封閉是萬物運行規律的一種體現,是遊說活動的一種形態。人們必須首先慎重地考察事物變化和吉凶,身價性命均繫於此。口是心靈的門面和窗戶,心靈是精神的主宰。意志、情慾、思想和智謀都要由這個門窗出入。因此,用開放和封閉來的把守這個關口,以控制出入。所謂“捭之”,就是開放、發言、公開;所謂“闔之”,就是封閉、緘默、隱匿。陰陽兩方相協調,開放與封閉才以有節度,才能善始善終。所以說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嗜好、財貨、得意、情慾等,屬於“陽”的一類事物,叫做“開始”。而死亡、憂患、貧賤、羞辱、譭棄、損傷、失意、災害、刑戳、誅罰等,屬於“陰”的一類事物,叫作“終止”。凡是那些遵循“陽道”的一派,都可以稱為“新生派”,他們以談論“善”來開始遊說;凡是那此遵循“陰道”的一派,都可以稱為“沒落派”,他們以談論“惡”來終止施展計謀。

應該開放還是封閉要從陰陽兩方面來考慮。給以“陽”來遊說的人以崇高的待遇,而給以“陰”來遊說的人以卑下的待遇。用卑下來求索微小,以崇高來求索博大。由此看來,沒有什麼不能出去,沒有什麼不能進來,沒有什麼辦不成的。用這個道理,可以說服人,可以說服家,可以說服國,可以說服天下。要做小事的時候沒有“內”的界限;要做大事的時候沒有“外”有疆界。所有的損害和補益,離去和接近,背叛和歸附等等行為,都是運用陰、陽的變化來實行的。陽的方面,運動前進;陰的方面,靜止隱藏。陽的方面,活動顯出;陰的方面,隨行潛入。陽極反陰,陰極反陽。凡是憑陽氣行動的人,道德就與之相生;凡是憑陰氣而靜止的人,有利的形勢與之相成。用陽氣來追求陰氣,要靠道德來包容;用陰氣來結納陽氣,要有強力的形勢輔助。陰陽之氣相互轉換,是依據捭闔之道。這是天地陰陽之道理,是說服人的方法,是各種事物的先異,是天地萬物存亡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