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中各國為何不支援趙國,難道他們不懂脣亡齒寒的道理嗎?

長平之戰中各國為何不支援趙國,難道他們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嗎?

戰國七雄

戰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繼春秋時期之後的大變革時期。經過春秋時代的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推翻智氏,三家分晉,奠定了戰國七雄的格局。公元前221年,秦國滅齊國,統一六國,標誌著戰國時代的結束。

長平之戰中各國為何不支援趙國,難道他們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嗎?

賈誼在《過秦論》中提出,亡六國者,六國也

天下從成百上千個小國家整合為十多個大實體國家,原本的戰略緩衝空間不復存在,各個大國不得不面對直接殘酷競爭的格局。資源的集中使得各國間的戰爭規模急速擴大,戰爭的激烈程度也急劇上升。春秋初年的部隊構成主要是貴族武士階級,這一群體的數量比較有限,所以當時的戰爭規模一般是幾千到幾萬人;而到了戰國末年,由於戰爭形式從爭霸戰爭演變成滅國戰爭,各國不得不採取全民皆兵的應對辦法,所以這個時期的戰爭規模擴大到動輒幾十萬人,尤其是長平之戰,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大型殲滅戰。

長平之戰可以說是完全確定了戰國結局的一場戰役,此戰過後,始終堅持抗秦的趙基本失去了全國青壯年人口,不管是其戰力還是恢復能力都無法和之前相提並論,三晉之地失去了抵抗秦軍的最後屏障和心理優勢。

反觀秦國,雖然此戰之後也是損失慘重,不過憑藉其佔據的關中平原、漢中盆地和漢水平原三處富饒土地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吸收兵源、積累軍糧,快速恢復實力,接下來終於一鼓作氣、橫掃天下,無人能和其抗衡。

可是,當初長平之戰時,六國為什麼不肯支援趙國呢?難道他們不懂得唇亡齒寒的道理嗎?

長平之戰中各國為何不支援趙國,難道他們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嗎?

長平之戰雙方行軍路線圖


多國對秦軍實力認識度不足

其實,唇亡齒寒這個成語典故正是出自春秋戰國時期。據《左傳·僖公·僖公五年》中記載:

"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翫,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在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天下戰爭不斷,諸侯都比較有危機意識,所以他們十分重視保護自己領土周圍其他國家組成的緩衝帶。

長平之戰中各國為何不支援趙國,難道他們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嗎?

提出唇亡齒寒的宮之奇

當這些緩衝地區遭到攻擊時,附近的諸侯出於戰略目的,也有基於同為姬姓之親等因素,從而願意出兵支援這些國家。不過大家名義上都是周天子的諸侯,雖然周朝的統治力已經無法制約和限制這些諸侯,但是諸侯還是希望為自己的戰爭行為找出一個合理的正義之名。因此"唇亡齒寒"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出兵理由,也成為了春秋時流行的一句諺語。在《左傳》、《墨子》、《韓非子》等著作中經常看到它的出現,可見當時出兵支援別國是一種常見現象。

長平之戰的起因是上黨郡守馮亭為了私人利益,將本該割讓給秦國的上黨地區的控制權交給了趙國。因此秦王十分震怒,於是率領大兵去討伐上黨郡。不過上黨郡原本是韓的國土,在趙境之外,從而導致趙王對這場戰爭的準備並不充分。因為對他來說,即使戰敗,也沒有損失自身原有的土地,所以他更認為這場戰爭是秦王為了找回失去的面子才發起的。

長平之戰中各國為何不支援趙國,難道他們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嗎?

上黨郡地圖

從上述材料我們可以看出,雙方在戰爭初期的心態就截然不同。這場戰役開始前,秦軍的數量大約有四十五萬,加上負責後勤補給的民夫,總人數甚至超過了六十餘萬。這在當時來說,是秦軍參戰人數最大的一場戰役,可謂是傾巢出動了,但是在這種情況下,除了參戰雙方外,得到消息的其他五國,卻對秦軍實力認識度不足,並沒有及時支援趙國。

長平之戰中各國為何不支援趙國,難道他們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嗎?

趙國騎兵

秦軍是舉全國之力,志在必得。而趙軍只想著將秦軍耗走,這點從戰爭初期廉頗以守代攻就可以證明。當時,趙國徵調參加長平之戰的兵馬有四十萬,基本和秦軍持平。而國境內還有在北部防守匈奴的五萬左右的精銳騎兵部隊,這一部隊常年和匈奴戰鬥,負少勝多,戰鬥力和戰鬥意志都得到了紮實的錘鍊,是胡服騎射改革的優秀成果。

除此之外,邯鄲和代郡還能徵調大約八萬士兵,只是因為從後勤保障的角度來考慮沒有進行徵調。秦軍遠道而來,車馬疲憊;而趙軍作為防守方,有城池和工事之固,又以逸待勞,本身趙軍又以戰鬥力強大著稱,所以看起來趙軍的勝面似乎更高一些。

長平之戰中各國為何不支援趙國,難道他們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嗎?

影視劇中的秦國軍隊

當時,趙國國內廉頗、樂乘、趙括(這個時候的趙括絕對是聲名遠播,在麥丘一戰成名,並非後來的紙上談兵之人)等名將雲集,有很大可能田單和樂毅此時也在趙地,在戰前來看,這些人隨便拿出一個都可以靠著防守耗死秦軍。綜上所述,此時趙軍兵力充足、名將雲集、近幾年又沒有天災、糧食產量和庫存也十分富裕,這就是各國在戰前低估秦軍的根本原因。

雙方外交博弈趙王一敗塗地

從戰前來看,趙軍獲得最終勝利的可能性似乎要更大一些,在戰爭開始的前半年,廉頗接連設置了三道防線,來減緩秦軍的進攻,雖然被攻破其中的兩道,趙軍也有所傷亡,但是從整體戰局來看,這些損失也是在意料之中。

長平之戰中各國為何不支援趙國,難道他們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嗎?

秦軍主帥王齕

但是趙王低估了秦軍的求勝慾望,在主將王齕在廉頗面前沒有佔到便宜的情況下,秦軍主動換帥。據《史記·七十列傳·白起王翦列傳》中記載:

"而秦相應侯又使人行千金於趙為反間,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子趙括將耳,廉頗易與,且降矣。'趙王既怒廉頗軍多失亡,軍數敗,又反堅壁不敢戰,而又聞秦反間之言,因使趙括代廉頗將以擊秦。秦聞馬服子將,乃陰使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而王齕為尉裨將,令軍中有敢洩武安君將者斬。"

也就是說,趙王甚至都不知道對方派出了戰無不勝的武安君白起,忽略了秦軍志在必得的決心,而自己又中了范雎的反間計,用趙括替代了廉頗。在外交上先輸了頭一場。

長平之戰中各國為何不支援趙國,難道他們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嗎?

廉頗不僅戰功卓著,還有藺相如的力挺

接下來隨著戰爭規模的進一步加大,趙王意識到趙軍有很大可能耗不過秦軍了,開始驚恐,又出了昏招,派人去秦求和。秦國為了麻痺趙國,防止各國合縱,並爭取時間,加強軍事準備,以便給趙軍嚴重的打擊,果然利用趙國求和的機會,對趙國使者殷勤接待,有意向各國宣傳秦、趙已經和解,藉以防止各國出兵救趙。於是各國認為兩國已經開始議和,趙的處境更加孤立,在外交上又輸一場。

筆者認為,趙括雖然作為敗軍之將,被後世釘上了歷史的恥辱柱,但是他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不堪。他曾經說過,如果對方是白起,自己確實沒有能力戰勝他;不過對方的主帥是王齕,自己戰勝他不在話下。從這裡看出他對自己的認識還是比較客觀的,但是愚蠢的趙王在外交上十分無能,無力在秦國內的朝堂上安插客相也缺乏獲得情報的資源,根本得不到對方的真實情況,以致於讓自知不如白起的趙括強行和白起對戰,導致了後來戰局的逆轉。

長平之戰中各國為何不支援趙國,難道他們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嗎?

遠遠遜色於爺爺和父親的趙孝成王

而且在朝中多位有識之士反對的情況下,趙王完全罔顧戰局的真實情況,堅持議和,此舉正中秦王下懷,可謂是雪中送炭之舉。因為當時秦王也擔心其他國家的支援,不過他又沒有合適的辦法阻止其他五國,在僵持之際,趙王居然昏招迭出,給了秦一個機會。

秦國之前在各國朝堂上安排了大量的客相和通過賄賂培養了大量的內奸,在這些人的鼓動下,五國國君對二國議和毫不懷疑。兩相對比,趙王在和對方的外交博弈上可謂是一敗塗地,既不能及時獲得情報,又無力取得其他國家的支持,昏招迭出,導致其餘五國處在迷茫之中,無法瞭解戰事的進展,最終導致了沒有人對趙施以援手。

齊國拒支援糧草引連鎖反應

在得不到支援後,趙國不得不獨自面對秦國。這時的秦有關中平原、漢中盆地和漢水平原三大產糧基地,其中關中平原更是有天下糧倉的美稱,後勤保障能力可見一斑;而趙境內一半以上的國土是丘陵和草原,只有華北平原是產糧基地,雖然兵力損失不大,但是糧食消耗卻要撐不住了。

長平之戰中各國為何不支援趙國,難道他們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嗎?

中國小麥主產區,秦國範圍大約是趙國的三倍

在糧食徹底消耗殆盡之前,趙曾經向當時最富饒的國家齊提出過借糧,但是齊怨恨趙參與了五國伐齊,於是拒絕了趙的請求。據《戰國策·齊二·秦攻趙長平》中記載:

"趙無以食,請粟於齊,而齊不聽。蘇秦謂齊王曰:'不如聽之以卻秦兵,不聽則秦兵不卻,是秦之計中,而齊、燕之計過矣。且趙之於燕、齊,隱蔽也,齒之有唇也,唇亡則齒寒。今日亡趙,則明日及齊、楚矣。且夫救趙之務,宜若奉漏壅,沃焦釜。夫救趙,高義也;卻秦兵,顯名也。義救亡趙,威卻強秦兵,不務為此,而務愛粟,則為國計者過矣'。"

長平之戰中各國為何不支援趙國,難道他們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嗎?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齊王拒絕借糧這件事,後世的《資治通鑑》、《戰國策》、《太平御覽》等書中都有記載,並且普遍對此事秉持批評的態度。因為這件事最後導致了趙國糧食不足,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被迫出擊和秦軍決戰,使得四十萬趙軍全軍覆沒,最終影響了戰國時代的大結局。

從上述的史料中我們也可以看出,

雖然趙王在外交上失敗,但是他也主動改變,明確地向齊提出了借糧的要求,而之所以在五國伐齊後還選擇向齊借糧,必然有因為齊國富庶,儲糧豐富的原因;也是希望齊可以不計前嫌,抱有共同抵抗強秦的願望。但是他卻沒有想到齊王比較短視,在大局面前只計較私仇。

長平之戰中各國為何不支援趙國,難道他們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嗎?

五國伐齊後齊國和其他國家的關係十分微妙

而之所以沒有像其他國家借糧,也有很大可能是當時趙軍的巨大糧食消耗已經不是其他國家能承受得起的了。彼時魏、韓、楚都遭到了秦的巨大打擊,國力積弱,人口凋零;而燕又素來多災多難,這些國家都缺乏財富和糧食的積累。所以齊有糧、趙有兵,二者合作才能共同抵抗秦國,而倘若這兩者合作,其餘的魏韓楚燕就會有更大的可能圍繞在這兩國身邊,形成抗秦同盟。

事後我們也看到,在趙軍被坑殺後,秦軍包圍邯鄲,楚魏分別在春申君和信陵君的強烈要求和某些非常規手段下,緊急派兵支援邯鄲,燕也有所表示。這也側面說明了這幾個國家並不是不知道唇亡齒寒這個道理,但是在齊拒絕支援趙糧草的前提下,難免讓人懷疑秦齊二國是不是有同盟關係或者是攻趙協議,這幾個實力相對弱一些的國家不得不觀望齊國的態度,這也導致了錯過了支援趙國最好的時機,為後來趙國長平之戰的慘敗埋下了伏筆。

長平之戰中各國為何不支援趙國,難道他們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嗎?

長平之戰遺址


結語

長平之戰之前,趙國和秦國的勝負關係是三勝一負,趙佔據巨大的優勢;而加上這一戰,也不過是三勝二負。縱觀戰國時期所有的諸侯國,這個成績都是值得驕傲的,何況長平之戰之後,秦國也損失慘重,十年未曾恢復過來。但是縱然客觀事實就是如此,我們也無法否認這場戰役極大影響了歷史的走勢,山東六國唯二可以抗衡秦國甚至攻滅秦國的國家之一徹底失去了戰鬥力,接下來秦軍的鐵蹄踏遍中原各處,基本無人能夠抵抗。

其實除了趙之外的山東五國並非不清楚唇亡齒寒的道理,我們通過之後的邯鄲危機可以看出來,各國的有識之士是非常支持支援趙國的。但是當時趙軍在戰前也是充滿優勢,這一點也影響了其他國家的理性判斷,包括戰局持續時間之長也大大出乎了大家的意料。

在趙自身首先意識到了危機之後,趙王又在外交上犯下了兩個不可饒恕的巨大錯誤,這兩個錯誤極大的影響了戰局的走勢,也打破了兩軍之間的平衡。都是臨陣換帥,秦軍依靠白起戰無不勝的聲望獲得了巨大的精神支持,而趙軍卻因為第一戰將被更換心生疑惑(趙括一登場就更換官吏,重整軍紀,有很大可能是他無法直接繼承廉頗的軍中聲望)。此消彼長,勝利的天平開始朝秦軍傾斜

長平之戰中各國為何不支援趙國,難道他們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嗎?

趙括為長平之戰失利背上了黑鍋

而齊國最後不肯借糧的行為更是加快了趙軍敗亡的腳步。此舉不光是齊趙兩國的事情,更極大影響了正處於觀望階段的其他四國。由於五國伐齊事件後,各國和齊都存在芥蒂,這個時候如果齊肯借糧,哪怕不足以滿足趙軍的需求,都可以被視為一個共同抗秦的信號;若是齊不給出借或不借的明確答覆,也許還會有別的國家耐不住性子,提出支援趙國;而齊最終選擇了不肯借糧,這無疑導致了其他國家對齊的內心想法充滿了懷疑。

這個時候的齊有可能和秦兩面夾擊,瓜分趙國;也有可能趁著最強大的兩個國家打得激烈的時候出兵報被五國攻打的仇。這個時候趙是處於抗秦第一線的位置,而其他國家不是;可是他們更不願意成為抗齊的第一線。所以齊國明確提出不借糧導致了之後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國際環境上趙不得不獨自抗秦,而國內自身糧草不濟,不得不和秦決一死戰。所以說,並非是其他國家不懂得唇亡齒寒的道理,只是當時的多種因素交織在一起使得他們無法支援趙國。


參考文獻

1《左傳·僖公·僖公五年》

2《史記·七十列傳·白起王翦列傳》

3《戰國策·齊二·秦攻趙長平》

文章內容來自今日頭條:馴鹿歷史 獨家原創(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存在疑義,請聯繫刪除。)我們將持續為大家輸出精彩的原創文章,歡迎小夥伴們訂閱轉發及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