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裡學營銷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微信里加的人越多,難以避免總會有些人發一些營銷廣告,你不看吧又好像他們發的是那麼一回事確實是能賺些錢,一旦你打算去聯繫對方瞭解情況你又會覺得裡面有千層套路,你永遠不知道你處於哪一層,當猶豫再三之後你還是終於被攻陷,投了一筆錢之後想要回本,你就必須像他們一樣,把朋友圈打造成一個營銷市場,算是徹底上了賊船。

不知道是不是受疫情影響,很多崗位都不能及時復工或者營收減少為了彌補收入,朋友圈裡冒出很多所謂的居家躺著賺錢的“好項目”,額,有淘小鋪,衣小冪,各大品牌的線上直銷招代理,某音某手的做單甚至還有公開買流量的,等等等等,真的是魚龍混雜,讓人眼花繚亂。

其實,總結一下這些賺錢項目,都離不開營銷二字,我還是上過幾節營銷課的,那麼就地分享一些專業的營銷知識吧。

菲利普·科特勒在《營銷管理》一書中將營銷的本質定義為:營銷是在滿足顧客需要的同時創造利潤。(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菲利普·科特勒是誰,更不清楚這本書的地位。菲利普·科特勒被譽為現代營銷學之父,全世界的銷售經理人企業家都不能不知道他的名字,這部書至今也已再版15次,被奉為行內權威,確確實實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創造利潤是結果,滿足顧客需要是原因。

朋友圈裡學營銷


額,這句話雖然簡單但其實不好理解,一不小心就會搞成營銷短視症,營銷短視症指的是隻關注產品,而忽略了消費者的深層次需求。簡單來說就是過於關注於產品而忽視了客戶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

你有營銷短視症嗎?

提一個問題就知道了,請問,可口可樂的最大競爭對手是誰?

朋友圈裡學營銷


很多人會說是百事可樂,那恭喜你錯了。

在中國大陸他最大的對手不是百事可樂,而是加多寶和王老吉,這兩家可企業的銷售額早就超過了三四百億遠遠超過了可口可樂,放大來講,他的競爭對手是其他的所有飲料企業。甚至是星巴克咖啡,永和豆漿,試問你喝了兩大杯星巴克咖啡還會想喝可樂嗎?有些人會覺得不可思議,可這就是商家的營銷,他們甚至會燒錢來讓你讓你養成用他們的產品的習慣。

營銷短視症的一個著名的案例就是打孔。從企業的角度來講,企業會說我的打孔機性能有多好多好功能有多強大強大,而顧客在乎的並不是打孔機,而是想用打孔機解決問題,想用打孔機在牆上打一個孔。美國的打孔機想進入中國的市場,卻發現中國人根本不買賬,為什麼?是中國有一個更好更強的打孔機嗎?不是,而是中國的人工比較便宜,中國人寧願請專業的工人來打孔,而美國的人工比較貴,所以美國人民願意自己買一個打孔機。所以產品的競爭對手可以是服務

再如,柯達是怎麼破產的?就是因為患上了營銷短視症,人們為什麼買膠捲,是為了膠捲嗎?其實人們真正買賬的是美好的回憶,所以數碼相機一問世柯達就迅速被人們拋棄。而令人唏噓的是柯達就是數碼相機的發明者,可是他始終把業務放在膠捲上導致被同行超過。歷史上有多這樣的例子,很多企業都是始終從產品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而不是客戶的需求。

彼得·德里克在《管理的實踐》一書中說營銷的目的是為

朋友圈裡學營銷

了讓推銷變得多餘。這真的是營銷的典範。

以顧客為中心,並且把這個理念滲透到每一個員工的腦袋,不管你是否跟顧客打交道還是說你是後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是很難的無論你跟不跟顧客打交道。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是十分難的。

吸引顧客最重要的就是價值二字,價值營銷中價值=利益/價格,好產品,好服務和好價格決定你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