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眼狼”養成記——施與受的合謀


“白眼狼”養成記——施與受的合謀

看完《少年的你》已經很久了,依舊沉浸其中,我其實對這個結局很喜歡,最終兩人雖然都被判刑,卻內心平靜而坦然,以舒服而簡單的方式愛著。

我驚訝於兩人小小年紀在面對審訊時表現出極大的毅力,對彼此的篤定與成全。同時心疼他們要為了那微弱的希望付出如此沉重的代價,這個社會將他們逼入絕境,似乎全世界都在阻撓,而他們卻用自己的力量抗著,即使遍體鱗傷、千瘡百孔,也向往著那個希望的方向。小北想要保護陳念成全她的大學夢,寧願犧牲自己頂罪坐牢,埋屍、留下證據、假裝強姦犯一環扣一環的設計,只為成全。陳念面對小北的付出,那麼內疚痛苦,她不願小北犧牲,卻因為要成全小北的成全,不得不接受,內心將小北與自己合二為一才能堅定信念。雖然面對審訊時她篤定、雖然她照常參加著高考,雖然欣喜成績的斐然,但,那只是表面,她會戴起帽子,中性打扮,似乎真的與小北合體了,從此自己保護自己,也替他活過。當警官騙她說小北成年會被判死刑時,陳念崩潰了,她明知是警官的欺騙依舊崩潰了,因為她清楚的知道她無法接受以犧牲為代價的成全,那雖然是愛,卻不美好,亦無法坦然。

沒有哪次施與受是真的內心沒有一絲波瀾,沒有哪次以犧牲為代價的成全真的那麼坦然,無論你是施予者還是接受者。

小時候,我們要什麼父母就給什麼,而父母也有他們的期待:期待孩子開心、健康、平安、也小小的期待孩子對他愛的回應。我們自大的認為我們如神一樣在控制父母,確實是我們用自己的弱小調動他們的關注與愛,爭取完成自我的滿足,哪怕我們知道是父母辛苦掙錢給我們買了喜歡的玩具,我們體會的也是父母的愛和成全,並不摻雜多少內疚自責。但我們會習慣將自己喜歡的東西分給父母一半,會把自認為美好的東西留給他們一份,這是我們小時候對愛的回饋,而父母會為我們小小的回饋欣喜,所以不虧欠。但當某一天我們打開父母的冰箱發現空空如也,才發現只有我們回來時有豐盛的大餐,我們終於明白很多成全背後的心酸,我們開始接受起來不那麼坦然,會有些羞愧,有些擔憂,有份激勵,有份虧欠。所以我們努力做好,我們需要說服自己並證明:我可以在這世上存活,我可以應對我的生活,雖然我未必能把自己照顧的那麼周全,但這是我對自己的努力,我的成就,我亦有能力回饋而不是一味索取的饕餮,我們開始對接受也有了挑剔與批判。或許這聽起來有些矯情,但我真的想說過分的施予,雖出自於愛,卻不那麼美好。


“白眼狼”養成記——施與受的合謀

想一下,當你拿到的是父母的救命錢、當你使用的是戀人的器官、當你揮霍浪費的是戰友犧牲性命換回的時間、當你呼吸的新鮮空氣是另一人用自由換取的成全,你能否接受的那麼坦然?或許我們的生活沒有電視劇的狗血,沒有小說的悲催,沒有戰爭的慘烈,但現實生活中的施與受卻處處存在,總有些人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在犧牲著自己只為對所愛之人成全,比如父母傾家蕩產滿足孩子出國的意願這並不少見。我們讚歎付出者的偉大,感動於他們的愛與付出,即使施予者說我不求回報,我心甘情願,我們也會對施予者報以同情,轉而譴責接受者的貪婪。我也在想那個接受者他要如何面對這份沉重的愛與成全?當我們知道別人為自己犧牲,而且犧牲之大時,會感到內疚、不安、會希望回報那個人,那份接受就成了枷鎖:我們會在安定時一次次的思考他們承受了怎麼樣的苦難,我怎麼有權利在這享受安然;會對休息的自己提出批判,不允許自己的脆弱、悠閒,逼迫自己快速完成對方的心願,因為我們需要為對方做些什麼,通過滿足對方的方式平衡內心的虧欠,爭得心隨我願,不再虧欠的自由。但成長哪有那麼快,在對自己逼迫中就更加批判自己的無能,對自己更加失望,通過退行回孩子逃避責任或通過攻擊施予者的方式避免內心的道德譴責,又受到外界的評判。我們總希望關係是平等的,當我們接受了那永遠無法償還、無法彌補的成全的那一刻,關係早已失衡,墜入深淵,所以誰會願意做那個永遠無法平反逆襲的乞討者!!!所以,過分犧牲換得成全,可能獲得接受者想要的現實生活,卻無法擺脫心理的囚牢,它並不那麼美好!


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愛、付出、容忍令全世界孩子羨豔。同時中國也是“啃老族”、“巨嬰”、“白眼狼”出產量最大的國家。這是為什麼?我們總看見為孩子全情付出、愛的瘋狂的父母(一直給,一直給,不論你要或者不要我都盡我所能給你最好)與一個所謂不懂感恩、情感淡漠的孩子匹配親子關係。我們習慣站在道德制高點評判孩子不孝,卻未曾思考:當父母對你傾注全部的愛、全部的關注、一味的給你,給你,給你,給你,給你……給你我的所有,給你我的愛,你感受到什麼?似乎一直有一隻手懟到你的嘴裡把你餵飽,到撐,直到你吃不下,直到你窒息想吐……他不看你要什麼,還在一直以他認為好的、認為對的方式喂著、給著。甚至你無法有自己的時間去做想做的事,因為總有雙關切的眼睛跟隨者你,在擔憂著你的安全,焦慮著你的健康,監控著你的走向,恐怕你偏離航道走向他認為不好的未來,用愛操控著你。當你憤怒、推開這份愛,對方卻很受傷,所有人站出來指責你不識好歹,你被愛淹沒,窒息,消亡……或者你壓下所有的憤怒與不甘,乖乖當個嬰孩,接受這一切的給予,不再去抗爭、辯駁,從抗拒——接受——揮霍——主動索取,通過不斷的索取和揮霍表達對施予者的憤怒與懲罰,而對方感覺沒有回報反而被掏空,委屈的不行,送你“白眼狼”的稱號。所以,過度施予=過度控制=殺害自性,接受者出現的症狀表達:心理巨嬰、啃老族、空心病(白眼狼)等。我們總呆在“我認為”的世界而去揣度對方,以我“以為好”的方式愛著對方。在愛的國度裡,從沒有人告訴你,愛也可以成為虐殺的武器,愛也可以讓人窒息,殺人於無形,卻死因不明。所以,過分付出的愛,雖然也是愛,卻也在傷害。


“白眼狼”養成記——施與受的合謀

其實施與受本是一對共同體,是一對辯證關係,即使施予者說我心甘情願,但內心也會不自覺的生出些許期盼,接受者再是一味接受也會期待自己對愛的交代,兩者互為共生,因愛結合,想要結出好的果實、好的關係,那麼愛就需要節制,需要方法:當接受者能夠清晰接受的範圍:我能夠接受多少並回饋得起,可以成為一種激勵而不是負擔,對超過範圍者say no;當施予者能清晰給予的程度:承認自己沒那麼強大,在我能承受且甘願的情況下,我付出多少而不會內心失衡以此作為控制、索取的籌碼。在施予與接受的同時關心對方的感受,問一句:你還好嗎?以彼此舒適能接受的方式愛著,何嘗不是一種成全,如此施與受的關係,可以很浪漫,很簡單,很舒適,很美好……

所以,我喜歡《少年的你》裡面陳念最後的選擇,雖然不完美,卻很坦然,可以簡單的相愛,不討要,不虧欠,只是簡單的愛著。

我的老師提出討論:文中提到小孩子“小小的願望”“小小的期待”“小小的回饋”在大人看來是小小的,是站在大人的立場上,而對小孩子而言每一個願望、期待都是大大的,他能給的回饋對他而言也是傾盡所有,我們需要站在孩子的立場,給予他們發聲的機會,讓他們表達。

(對此,我表示認同,確實我們常站在自己的立場,可能就忽略了小孩子或者任何一個對方的期待與付出,覺察自己避免走入“白眼狼”養成的圈套)


“白眼狼”養成記——施與受的合謀


(期待與你共同討論、一起成長!)

聯繫方式:

微信:13946042918 1223639764

Q Q:1741181515 1564331637

電話:18545181618 185451826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