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自卑!自卑!?行动!行动!行动

曾深陷在纠结、自卑、失败的泥淖中不能自拔,眼见那些自信乐观的同学、同事生活过得风生水起、意气风发,不由得慨叹命运的不公,但又常闻同样自卑甚至抑郁的“病友”在苦苦与命运抗争,感到自己并不孤单,甚至深感悲壮。

自卑!自卑!自卑!?行动!行动!行动

如何走出自卑、失败的魔咒,我常常总结、实践、反省,提炼出以下三个粗浅的方法:


一、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稻盛和夫在《干法》中说过一句话:“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我深刻地体会过,这种“感性的烦恼”让我在平时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小情绪,让我在失败时,一蹶不振。

你肯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体验:原计划第二天早上6点起床跑步,然后吃上一顿美美的早餐,上班之前还能看一会儿英文杂志,结果第二天一睁眼就已经8点了,你着急忙慌地穿好衣服,梳洗完毕,冲往公司,最终还是迟到了。于是你难过、痛心、内疚,觉得自己如此不堪,接下来的工作也带着消极的情绪。

或者一次小小的失败:在向客户介绍公司的产品时,你磕磕巴巴、语速时快时慢,甚至有时你自己都不知道在讲什么,最终客户不耐烦地离开了。你惶恐不安,内疚自责,嫉妒甚至害怕其他优秀的同事,你多想所有的同事都销售不出任何东西,然后公司赶快倒闭,自己好重新开始。

或者一次习惯性的放弃:深夜回到出租屋,倒头刷了会儿手机,看到心仪的女孩儿发了条朋友圈,于是绞尽脑汁写了个评论,然后来回翻微信,等着她的回复。等到兴奋地点开她回复的一个表情,时间已至午夜,而计划每天写一篇行楷的任务早已抛之脑后。第二天,跟同事喝酒到半夜,洗洗睡吧,什么计划都没有明天还要上班重要。如此多天,就像当初放弃学习英语、PS、CAD等等一样,放弃了练习书法。放弃,已然成为了一种习惯。于是,当某一天,你又注意到自己的字如此丑陋的时候,又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无奈。

感性的烦恼,是一种顾影自怜的愁苦,一种孤芳自赏的自恋。它让人画地为牢,在自以为是的小世界里吞噬着自己。

这些司空见惯的小情绪和苦恼,不仅消耗着我们的精力,更在日复一日地建造我们的“自卑之塔”。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自卑之塔”也不是一日建成的。当一个人养成遇到错误和失败就陷入自责和内疚的习惯,那么这个习惯就会印刻在潜意识里,这会让你无论何时何地都会持续加深自卑、哪怕睡觉时也会不停地建造你的“自卑之塔”。这就是潜意识的魔力,它让你的习惯在“后台”持续不断地发挥作用,而你常常无法察觉。

所以巴菲特说:“习惯是如此之轻,以至于无法察觉;又是如此之重,以至于无法挣脱。”


二、重新养育自己

“原生家庭”的概念越来越流行,它解释了一个人性格、习惯形成的根源,也让很多人成功地把自己人生的失败归咎于原生家庭教育的失败。

每个孩子一生都在追求两样东西,一是归属感,二是价值感。归属感,就是感觉到被爱;价值感,就是感觉到自己有能力。

那些阳光灿烂、自信满满的孩子,只可能是一直被爱滋养的生命。而爱这种养料,必然包含着无条件的理解、包容和耐心。当你意识到,你是在一个缺乏爱的原生家庭长大的,并且有着性格上的缺陷,那么你可以试着“重新养育自己”。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你可以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①无条件接受自己。无论是做错事,没有按计划完成任务,还是习惯性的放弃,都坦然接受,不谴责、否定自己。告诉自己:“没事,别怕,先把下面的事做好。”不把情绪缠绕在已成定局的事情上。

②明晰自己的心理边界。王小波说:“人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而人在面对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时,特别能突显出自己的无能。在工作、婚姻、关系、生活等方面,都存在你能控制的部分,和不能控制的部分,区分这两者的就是心理边界。当人们急切渴望在不由自己控制的事情上翻云覆雨的时候,一旦事情不按预想的发展,就会大发雷霆、痛苦失意或心灰意冷。放手不能控制的,专注自己能控制的,明晰自己的心理边界,向健康的生活迈进。

③培养好习惯。优秀的父母往往会在孩子习惯的养成上下足功夫。好的习惯就像“复利”一样,随着时间的延续,收益呈指数级增长。因此,在重新养育自己的过程中,培养好习惯是重中之重。好的习惯有一定的相承性,即一个好习惯有助于另一个习惯的养成。本杰明-富兰克林在其自传中写自己要培养的十三个习惯:节制、少言、秩序、决心、节俭、勤勉、坦诚、正义、中庸、整洁、平静、节欲以及谦逊,前一个或几个习惯能促进后面习惯的养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卑!自卑!自卑!?行动!行动!行动


三、高频重复行动

有一个做陶碗的实验,把人分为两组,对第一组的要求是,只看你做得多不多,不看你做得好不好;对第二组的要求是,只看你做得好不好,不看你做得多不多。于是第一组就疯狂做,做了很多陶碗,第二组则仔细研究分析,只做了几个陶碗。最后选做的最好的,发现这些做的最好的陶碗都出自第一组。为什么呢?因为第一组做得多了,经验、技巧都比较丰富,因为做的多,才能不断改进,不断调整。反观第二组,他们不断研究揣摩,一心想做出最好的陶碗,但是却做不出来,因为没机会尝试。

高频打低频,低频必死。很多人还没努力到需要天分决定命运的阶段,无论是一万小时定律还是刻意练习,都要求高频次的重复行动。没有哪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不曾经过上万小时刻苦训练的,没有哪一个知名作家不曾夜以继日、长年累月写作的,也没有哪一个成功企业家不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通宵达旦跑业务、通关系、定战略的。当你重复得多了,你的生活节奏就比别人快,周期比别人多,相当于延长了生命,自然更有机会获得成功。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据,每个人都是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块陆地。如果你感觉被命运捉弄,你要相信,你不孤单。

自卑!自卑!自卑!?行动!行动!行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