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还是“烧钱”?清明烧纸钱的缘起与顾虑

文|一点拾贰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清明时节,我们或多或少都参与过祭祀。烧纸钱,曾经是祭祀活动中重要一环。近两年,虽然被禁止了,但是私底下烧纸钱并没有消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疑问:烧纸钱和女性缠足一样都属于迷信陋俗,为什么近代禁了缠足,却没禁住纸钱?这还得从纸钱出现的源头说起。

01

纸钱起源故事的传播:死是事实,死给你看会传播

烧纸钱的起源故事,记录于美国学者柏桦的《烧钱:中国人生活世界中的物质精神》一书中。最早可追溯到东汉一对夫妻——蔡莫和慧娘——贩卖纸张的诡计。这个诡计的核心就是:“死给你看”。

蔡莫,不是旁人,就是纸的发明人蔡伦的哥哥。

相传,蔡伦发明纸张以后,生意很好。蔡伦的嫂子慧娘看上了这项厚利,就让丈夫蔡莫去找蔡伦学造纸。临走前,慧娘特意交代:“少学几天,学会了就早点回来,卖纸赚钱”。这不,3个月不到,蔡莫就回来开了纸坊。因为学艺不精,纸太粗糙卖不出去。夫妻俩天天对着满屋子的糙纸发愁。

终于,有一天,慧娘想出了一个卖纸的办法。夫妻俩说干就干,当天半夜就上演一出“烧纸还魂”的大戏。

只听得,半夜里,蔡莫放声大哭。邻居们听到哭声,都过去一探究竟。只看到慧娘躺在棺材里,蔡莫抱来一团纸准备在棺材前烧了起来。一边烧,一边哭诉:“我跟弟弟学做纸,不用心,做的纸没人要,竟把你气死了。我要把它烧成灰,解你的心头恨”。他哭着,烧着,烧完了再去拿。

烧了一阵子,只听见棺材里有响动,慧娘竟然在棺材里大喊:“快把棺材揭开,我回来了!”这可把周围的邻居吓呆了,几个汉子壮着胆子,就把棺材盖子揭开了。

慧娘坐了起来,一边哭一边说,“我到了阴间,就让我推磨受苦,丈夫给我送了钱,小鬼们为了几文钱,争着帮我推磨,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判官知道我有钱,向我要,我把所有的钱都给了他,他给我开了个后门,放我回来了!”

蔡莫,假装没听懂妻子慧娘的话,说:“我没给你送钱啊!”

慧娘指了指正在燃烧的纸堆说:“那就是你给我送的钱,阳间拿铜当钱,阴间就是拿纸当钱。”

蔡莫听了,赶紧跑去拿了更多的纸来烧给判官,感谢他放回了自己的妻子。

在这则故事的结尾:邻居们上了当,以为烧纸真有这么大的好处,于是都向蔡莫买纸,跑到祖坟前烧给自己的祖先。不到两天,蔡莫家堆的糙纸全都卖完了。

这个故事还有另一个版本:

三更半夜,蔡莫悲痛欲绝,放声大哭,说妻子慧娘与自己吵嘴、不和,上吊死了。他求众乡亲给他做个明证,证明慧娘得急病而死。第二天,蔡莫在慧娘棺头长哭不止。娘家人看到蔡莫如此悲痛,便不再追问。蔡莫边哭边说,最终抱来一捆纸,在棺头烧起来,并说;“我无能,造了这没有人要的废纸,惹你生气。我要这纸何用?不如烧了!解你的心头恨!”慧娘复活了。

只要邻居们稍微试验下就知道,烧纸绝不可能让人复活。

但是为什么还会传播,甚至更新版本呢?其实,我们在生活可以发现很多类似矛盾的故事。但这些都不会妨碍“以讹传讹”的发生。这和“丑闻”传播类似。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仪式”还是“烧钱”?清明烧纸钱的缘起与顾虑

在上述两个不同版本的故事中,有两个核心点不会变:妻子半夜离奇死亡+丈夫烧纸赎罪。不论古今,丈夫健在妻子自杀,都是一桩潜在的丑闻,有时还会为此对簿公堂。就像英国资深媒体人所说:“不需要书本告诉人们小报消息不可靠。”大多数人就是知道小报无聊,可就是爱看。在上面的故事里,不仅使用了这种丑闻传播的心理,还加上了“死给你看”的戏剧手法,以及眼见为实的“死而复生”。三者叠加,要做到不在邻里传播很难。

当然,这些故事的流传并不会引发全国范围的普遍流行。这就必须考虑到纸钱习俗的现实动力。

02

纸钱习俗的现实动力:尽孝道,求护佑

最早记载“纸钱”的文献之一,是公元7世纪的佛教典籍《法苑珠林》,其中记载着纸钱的样式:

“鬼所用物,皆与人异,唯有黄金及绢为得通用,然亦不如假者。以黄色涂大锡作金,以纸为绢帛,最为贵上。”——《法苑珠林》

生死有别。在古代,大多数人都极容易实现一种共识:来世就是此生的延续。这种对于现实实感的身体和感官感受,直接体验,比宗教来的更“真实可信”,支撑着纸钱习俗的精神基础。而纸所仿制的现实世界的物品,作为祭品来补给、帮助和告慰去世的家庭成员、祖先以及各种想象的神灵,满足了在世人的情感寄托。

例如,宋代理学家邵雍(1011-1077)会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祖先的仪式中烧楮钱。当时程颐(1033-1107)就觉得非常奇怪,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冥器之义也,脱有益,非孝子顺孙之心乎?”意思说,就是冥器,表表孝道。

据说,当时南宋孝宗帝在位的时候,也曾烧纸钱给他的先祖。那时有文人说,这种民间的习俗不符合他天子的身份,皇帝则认为纯属孝心,无伤大雅。

我们知道古代是非常重视儒家礼法以及尊卑秩序。譬如朱熹就提倡葬礼的适度和节省,以避免过分占用生者的有限资源。

玄六纁四,各长丈八尺,主人奉置柩旁,再拜稽颡。在位者皆哭尽哀。家贫或不能具此数,则玄纁各一可也。其余金玉宝玩并不得入圹,以为亡者之累。——朱熹《家礼》

那么基于此,容易产生一种常规的解释:献给死者的财宝(比如随葬品)应该降低级别或者采用普通原料,例如泥土(陶俑)、稻草等其他便宜的原材料制作比例缩小的仿制品。可以说,烧纸钱,一方面是受到儒家孝道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也集中体现着人们的生死观、价值认知、社会崇尚等一系列的追求和消费倾向,使得祭祀行为衍生为一类特殊的世俗生存文化——既是供奉,也是祈愿祖先保佑后世的子孙。

“仪式”还是“烧钱”?清明烧纸钱的缘起与顾虑

03

烧纸钱:徘徊在“仪式”和“烧钱”之间

唐宋以后,烧纸钱已经成为十分普遍的习俗了。虽然,士人阶层反对,认为纸是商品,烧纸其实是在“烧钱”。但是对广大民众来说,烧纸是精神世界的一种寄托——祈祷祖先庇佑后世子孙升官发财的仪式和途径。

因此,尽管士人阶层把烧纸钱习俗的源头归咎于体力劳动者。但是体力劳动者早已对此习俗安之若素了。烧纸钱的习俗也固化到了中国人生活世界的仪式网络中了,并且成为很多诗歌、戏剧、小说的文学修辞的来源。

譬如本文篇首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中的“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以及苏轼流放时期,在清明节之际写下的“老鸦衔肉纸飞灰,万里家山安在哉。”

“仪式”还是“烧钱”?清明烧纸钱的缘起与顾虑

可以说,纸钱,是财宝的象征物,并没有任何世俗意义上的价值。但是,烧纸钱,作为一种仪式,实现了生者和死者之间的联系,构筑了生活世界的一种真实的价值。换言之,烧纸钱,就像是一个对话框,打开了人们和另外一个世界的对话系统。

当然,如今看来,烧纸多少具有迷信的色彩,如果能够在清明采用另一种祭祀的方式,未尝不可。

毕竟,更重要的是清明作为连接生死的节日,不仅让人们学会感恩、学会祈祷,而且让人们看淡生与死,减轻对于死亡的恐惧。流动的血脉以及我们的记忆,会让死者永远以另一方式活着。静默中的哀伤,蕴含着更强大复苏和前行的力量。经历过生死离别的人,更懂得爱和珍惜。

“仪式”还是“烧钱”?清明烧纸钱的缘起与顾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