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為什麼在支付領域落後於阿里巴巴和騰訊?

百度為什麼在支付領域落後於阿里巴巴和騰訊?

總的來說,阿里巴巴在支付領域的佈局又早又好,一步一個腳印穩健得可怕;而騰訊現在能和阿里有一戰之力是依靠著兩款國民級應用和緊緊追趕的步伐。

下面是具體分析:

1、場景

支付寶受Paypal的啟發誕生於2003年,因為做得早,又藉助淘寶的幫助,成就了它國內支付界老大的位置。只要一名用戶成為了淘寶用戶,大概率會在下單支付的過程中不自知的開通支付寶賬戶,在前移動互聯網時代,大部分用戶不能分辨出支付寶和淘寶的差別,而會下意識的認定這就是淘寶的支付手段。這是它得以有成就的第一步:淘寶直接提供了用戶和強有力的使用場景。

同理,當年在拍拍、百度有啊上面購物,也會因此開通財付通和百度錢包,但是三者之間量級相差太大。但除此之外,騰訊還有國民級應用QQ及其一眾遊戲。雖然早年間大量的Q幣充值主要依賴充值卡和電話,但用戶也有一部分會被轉化成為電子支付用戶,因為量級優勢,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不掉隊。而百度的商業模式是to B的,

用戶和百度的主要服務“搜索”和“內容”這兩塊上基本不會產生金錢往來,這使得百度比較晚(2008年)才開始做支付業務,也更難做起來。

藉助淘寶來帶了用戶認知和開通率,加上支付寶很有先見之明的佈局,大量第三方購物網站也都接受支付寶進行支付,包括京東、亞馬遜,蘇寧等,這又進一步推廣了支付寶。直至2011年,京東自己有了一定的量級,和阿里的競爭態勢越來越明顯,於是在京東停止使用支付寶付款。

騰訊的財付通也同樣出現在不少電商網站上,而百度就很少了。這和三家電商界的影響力、重視程度都有關。

12年開始,互聯網的影響力開始往線上線下互動擴展,打車、團購、外賣的興起,再到後來滿大街的二維碼,令電子支付滲透到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這個過程中,騰訊成為了滴滴的大股東,美團的大股東,摩拜的大股東。

阿里也投資了快的(後退出),收購了餓了麼,自建口碑。

百度則投資了Uber,自己下場做了外賣,都不太成功。

於是在下半場,百度也沒能進一步提升自己在支付方面的影響。

2、產品

2013年,餘額寶橫空出世,它想花能花,不想花能生利息,不用跑銀行,用起來可謂是方便至極,同時利率比起銀行相當可觀。這種又方便又能帶來利益的產品加上支付寶本身的體量不紅簡直天理不容。於是一年間紅遍全國,震動金融界。於此時,支付寶才真正樹立起了自己的獨立品牌形象,人們對它的金融屬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而不再把它和淘寶混為一談。

而騰訊則依賴幾乎每個識字的中國人都使用的微信緊緊的咬著支付寶。

先是通過紅包極其貼閤中國人社交習慣的方式,在社交應用微信上讓大量非互聯網主流用戶進行了綁卡、開通了支付,對這批用戶進行了最基本的線上金融佈道。

而後興起的線下掃碼支付大潮中,不常進行線上購物行為的下沉用戶,自然而然的會選擇手機裡已經安裝的微信,從而大大擴充了微信支付用戶數量。

這造成了一個很有趣的點,在支付次數上,騰訊的支付已經遠遠超過了支付寶,但在市場份額上,支付寶依然大身位領先。 18年第三季度的數據,支付寶市場份額53.71%,而騰訊金融市場份額為38.82%。兩者合計90%,形成雙寡頭形勢。

而百度,一直沒有什麼強有力的動作,直到19年贊助春晚,通過搶紅包的方式才拉到一批開通支付的用戶。但市場形勢已經難以逆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