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美日瘋狂撤資背後,為何寢食難安急於“去中國化”

美國目前新冠疫情數據,每天仍以新增確診新冠逾20000人飛速遞增,真不知美國疫情距離拐點還有多遙遠?而日本近日也出現新冠疫情激發現象,每日新增確診新冠也連續多日超過100人。

可就在美日兩國需要竭盡全力抗擊新冠疫情時,兩國猶如商量好一般,不約而同鼓勵在華企業撤回本國,或遷移到亞洲其他國家。

新冠疫情下,美日瘋狂撤資背後,為何寢食難安急於“去中國化”


我們先看日本經濟省,為應對新冠疫情巨大經濟損失,推出高達108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萬億元)抗疫經濟援助計劃,其中一項243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8億元)的“改革供應鏈”項目,將2200億日元用於資助日企從我國撤回日本,還有235億日元用於資助日企從我國轉移至別的國家。簡單說就是日本資助日本製造商將企業撤出我國,以實現生產基地多樣化。

隨後美國白宮的首席經濟顧問庫洛德也突然發聲:“對於美國企業從中國遷回美國的所有支出,美國政府應該給於100%的報銷。”。

新冠疫情下,美日瘋狂撤資背後,為何寢食難安急於“去中國化”


近年來隨著我國製造業成本升高,有些外企遷移至勞動力成本更低的越南、印度等國,這是外企根據經濟市場規律,自發的避險增利行為。可是美日這次公開出資鼓勵在華企業撤回,真的是活久見嗎?

非也,其實這是美日等國,見證了我國經歷新冠疫情爆發,面臨醫療防護物資嚴重匱乏情況下,能迅速緩過勁來組織起生產口罩、呼吸機以及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生產線;見證了我國巨大產能不但能滿足我國疫情需求,而且還能大批量援助或銷售到世界各國。這不得不使美日驚恐,如果日後發生更大危機時,會不會被我國掐住七寸呢?

在美日眼中,我國自2001年加入WTO後,在跨國公司扶持下,短短二十年時間已逐步完善建成了世界上門類最齊全,產業鏈最完善的經濟體。如今中國製造業總產值在全球製造業中的佔比接近30%,佔中國GDP大約是1/3,而中國的經濟體量也達到了美國2/3。

如果從產業鏈廣度來看,我國是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擁有39個工業大類、191箇中類和525個小類。因而我國行業門類齊全,小到針頭線腦服裝鞋襪,大到航空航天;從原料礦產到工業母機的一切工業產品,我國可以自主研發生產滿足民生、軍事、基建和科研等一切領域的需要的產品。

尤其是我國豐富多樣物美價廉的產品,已將歐美等許多產業擠兌的或衰落,或倒閉,由此我國也贏得了“發達國家粉碎機”的美譽。

新冠疫情下,美日瘋狂撤資背後,為何寢食難安急於“去中國化”


也許美日原來還只是口頭擔憂,如果我國繼續完善產業鏈,那麼我國製造業產量將要超過世界上其餘國家經濟產值之和。

而那些有意取代我國製造業龍頭老大地位的印度、越南等國家,不是體量太小,無法像我國那樣容納太多加工與裝配貿易;就是沒有技術或供應鏈支撐更復雜的生產,簡單說就是缺乏支撐這一切的基礎設施,暫時還無法撬動我國製造業世界翹楚地位。

可如今美日眼見我國產業鏈的擴張與完善,已由擔憂變成了最真實的危險。美日是世界第一、第二經濟體,他們要從我國這個世界第三經濟體逃離,是因為我國產業鏈已強大到使他們寢食難安的地步。

新冠疫情下,美日瘋狂撤資背後,為何寢食難安急於“去中國化”


於是美日要對從1990開始的全球經濟擴張腳步,來一個急剎車,不再認同我國與他們是唇齒相依的經濟夥伴。其實不僅美日感到了威脅,即便是新冠疫情重災區的歐洲國家,一邊享受著我國援助或是銷售的醫療防護物資,一邊通過媒體指責我國通過疫情提升自己的世界影響力。

西方國家正是洞悉疫情過後,有可能出現“產業鏈集群化”,他們害怕產業鏈中心再次向我國靠攏,各種資源集中流向我國,於是才想將在華企業撤回,以脫離對我國產業鏈的嚴重依賴,達到“去中國化”的目的。

新冠疫情下,美日瘋狂撤資背後,為何寢食難安急於“去中國化”


可是任何一件商品都處於供應鏈中不可脫離,我國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可以使生產商通過最便捷途徑獲得最低價格的原材料,這對於生產商降低產品成本,增加產品銷售盈利是各國生產商不可或缺的一環。

如果各國撤回在華企業,就需各自重新調整供應鏈問題,這勢必就會影響到,我國多年來生產的品種豐富、物美價廉商品壓制世界經濟通貨膨脹的貢獻。也許美日撤回在華企業預期會造成大範圍通貨膨脹,是對我們普通百姓最大影響。

不過美日是否能將在華產業鏈完全撤回?也應是美日政府難以做到之事。昔日供應鏈概念中追求的最多就是利用最低廉勞動力、最廉價原材料,實現零部件成本最低。因而許多外資企業擁入我國,就是利用我國最佳化的供應鏈,使用我國原材料完成組裝後,然後將產品外銷全球。

但隨著我國綜合實力增強,百姓購買能力增強,外資企業在我國的經營模式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調整。就如日本在華企業近十年投資趨勢分析,他們已由當初在中國生產,向世界銷售的模式,逐漸轉變成了原材料主要取自我國,加工廠、組裝廠、總裝廠都在我國,然後以我國為主要市場的“地產地銷”模式。

如果日本這些在華企業撤回本土,或是遷移至越南、印度等國,就有可能完全失去中國市場份額,這將是他們無法割捨的損失。

新冠疫情下,美日瘋狂撤資背後,為何寢食難安急於“去中國化”


綜上所述,也許新冠疫情後,美日調整部分產業鏈對我國的依賴是大概率事件,但想完全撤回在華企業產業鏈,只有微乎其微的可能。因為印度等國還暫時無法取代我國製造業龍頭位置,那麼美日無論對我國巨大產能的崛起,如何寢食難安,根本不可能完全擺脫對我國依賴。

不過新冠疫情結束後,世界各國遭受重創衰落的經濟狀況急需恢復,世界經濟體系勢必會重新調整洗牌,我們還是應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