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办理员工入职手续,一定要注意这4点

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落下帷幕,莘莘学子就要迎接人生的下一个起点——大学。而对于刚从大学走出来的毕业生们则即将面临找工作的情况。有些企业可能很早就去各地大学招聘到了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毕业生们,等他们毕业之后就要为其办理员工入职手续。

对于新员工的入职手续办理,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标准和流程,办理过程并不复杂,却存在着很多的风险。因此,为新员工办理入职手续成为了HR的一项必修课。

而入职手续办理过程常见的用工风险都有哪些呢?

「毕业季」办理员工入职手续,一定要注意这4点

入职前健康检查缺失

实践中,往往是员工入职后用人单位才发现员工入职前就存在潜在疾病甚至职业病。

风险:

劳动者没有违法违纪的情况下,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内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关系。

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才可以解除合同,并且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发现员工患有的是职业病,那企业的责任就更大。

建议:

员工入职前的健康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实践中,企业可以要求员工在入职前提供正规的体检报告或者要求到指定医院参加体检。

劳动关系状态不明确

风险:

《劳动法》第九十九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建议:

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需要查验其是否还存在有效的劳动合同,是否属于企业停薪留职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下岗待岗人员以及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等。通常采取的方式是要求应聘员工出具前一个用人单位的离职证明。

保密义务与竞业限制义务审查缺失

了解求职者是否与原单位签订有保密协议、是否签订有《竞业限制协议》。

风险:

如果企业招用的员工对原单位负有竞业限制义务,原单位有可能提出该员工泄露了其商业秘密并给其造成了损失,就有可能将员工与新单位一起告到法院,新单位就要受到牵连。

建议:

人力资源部门应对员工进行询问,必要时联系原单位进行确认,并制作书面确认文件。尤其是知识性、技术性或从事重要岗位的劳动者。

背景调查不严谨

入职前,应要求求职者提供与应聘职位相关的学历证明和各种资格证明。

风险:

使用假学历或虚假制造履历经验,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录用该劳动者并与其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同时使企业付出较大的招聘成本。

建议:

将相关资格证书送至专业机构验证,或登录相关网站查询等。

员工入职时需注意的10项法律问题

1.员工入职时提供给单位哪些必须的材料?如何认证员工的学历是否真假呢?

这个要看公司的具体要求,每个公司所需的材料都不一样。至于学历可以在学信网上查到。

2.应届生入职应该办理哪些手续?

和普通员工入职相比,应届毕业生入职应提交个人档案,但公司并不一定负有签“就业协议”的责任。

3.背景调查是否需要员工同意,如何做背景调查效果更好?

可以在员工面试时就填写授权书,将背景调查的授权拿到手。背景调查不是法定义务,而是为了防范风险采取的管理措施。

4.员工在办理入职的时候,原单位的离职证明无法开出,公司是否可以要求其写承诺书,这样一旦发生纠纷,是不是对企业有利?

只能说心理上安慰了不少。因为作为企业方是有责任了解员工是不是已经离职了的,一旦录用未离职的员工,特别是核心人员,还是比较麻烦的。

原单位的离职证明在法律层面上很重要。完备的离职证明可以证明:(1)该员工已经和前一用人单位终结劳动关系。(2)该员工不存在竞业禁止情况。(3)聘用该员工不存在涉嫌侵犯其他公司商业秘密情形。所以承诺书不能代替离职证明,承诺书在追偿情况下会发挥作用。

5.如果员工入职时跟原先的单位有一些矛盾没有解决,无法提供离职证明,但是我单位领导中意这位员工,认为是人才应该录用,这时有什么办法能够规避以后的风险?

首先,HR应该明确劳动者与原用人单位的争议,看是否涉及到商业秘密、竞业禁止等情况,如果只是单纯的私人纠纷或普通劳动争议纠纷,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建立新的劳动关系,不存在用工风险问题;如果存在商业秘密和竞业禁止等情况,单位要继续录用员工,可以与员工就这方面的风险进行协商,签订内部协议如发生赔偿与用人单位无关,减少用工风险。

6.员工1月1号入职,但4月1号才签合同,有什么隐患吗?

员工入职当天就应该签订合同的,最晚不得超过用工的30天内,否则一旦员工仲裁公司需要赔偿未签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

7.如果员工入职的时候,签订合同上没有标明薪资,对于企业来说会有什么样的风险?

若不能就薪资重新达成协议的话,原则上按公司同等岗位计算薪资。若公司无同等岗位,按同一地区同行业同等岗位市场的平均薪酬计算。

8.入职的实习生若发生工伤或职业病,如何规避?

实习生进入公司时,公司可以为他们购买补充商业保险。

9.员工在入职后,过了试用期,没有向公司提出任何的离职申请,就直接旷工离职,公司不予以结算工资,公司该如何操作?

公司应支付员工工资。旷工或离职不是延迟或不支付工资的理由。

10.公司跟员工约定2个月试用期,入职后有3-5天的培训,培训合格则正式上岗(培训期有工资),不合格则需要走人(培训期间没有工资),这样企业有什么风险吗?

员工接受了公司的安排进行培训属于正常用工,即使培训不合格也是需要支付工资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