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怒懟北大碩士賣米粉:“教育資源的浪費,不缺你一碗米粉”

沒有什麼比文字更能讓你走進世俗,也沒有什麼比文字更讓你遠離塵囂。

矛盾的世界裡,願我們都隨性隨心活得自然而灑脫,喜歡我,歡迎點擊右上方“關注”,與我一起感悟人生喜樂。


董明珠怒懟北大碩士賣米粉:“教育資源的浪費,不缺你一碗米粉”


董明珠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女性企業家,她身上所表現出來的獨立、果敢、智慧和擔當,是如今許多女性所缺少的。

偶然間看到一個節目:北大碩士生在畢業之後開了米粉店,成為了一個賣米粉的小夥,這讓我們很多人都非常的詫然,北大的碩士啊!竟然最後成為了賣米粉的人。

現場的許多嘉賓直言道:“一個沒有學歷的人,他照樣可以把米粉賣得很好”。

在現場非常詼諧的氣氛中,董明珠說道:“我們整一個社會需要人才,我不知道當時對方開店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董明珠怒懟北大碩士賣米粉:“教育資源的浪費,不缺你一碗米粉”


這位小夥子答道:“我做這個,是我的一個生活選擇,雖然這個店很小,但是每天有30多號人,你要弄很多的東西,這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董明珠怒懟北大碩士賣米粉:“教育資源的浪費,不缺你一碗米粉”


董明珠怒懟道:“你說這話我反對你,你學那麼多的知識,社會給你付出了那麼多的資源,你應該把這個資源極大的回饋到社會上去,你學的是法律,你知道我們國家在發展這麼多年,現在缺什麼?”

董明珠怒懟北大碩士賣米粉:“教育資源的浪費,不缺你一碗米粉”


小夥子回答道:“北京還真的不缺一個律師,但是還真的就缺這一碗米粉”。

董明珠回答道:“我覺得你不能單單看一個北京,你應該看一個國家,我覺得這確實是人才的浪費,這是我們國家的一個資源的浪費,我認為做米粉在實戰當中可以提煉做出更好的米粉,而並不是因為你讀了碩士研究生,你才能把米粉做好,這概念一定要清晰”。

董明珠怒懟北大碩士賣米粉:“教育資源的浪費,不缺你一碗米粉”


隨後小夥發表了一段言論,他說道:“知識應該是去解放人生,你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讀了本科畢業,我敢去從事十個職業;讀了碩士,我就只敢選五個工作了,讀了博士越來越窄,好像知識成了人生的負擔,北大成為我做賣米粉的負擔,而不是幫助”。

人生選擇什麼,其實都是由自我來定的,我身邊就有許多這樣的例子,那些初中、高中畢業的同學,他們早早的就已經開了一個店,到現在為止,他們有了車子和房子,他們的人生幾乎非常的完美了。

但是有的人本科或者碩士畢業之後,他們找不到自己所熱愛的工作和行業,所以為此顯得特別的迷茫,甚至於他們在剛畢業的時候顯得有些窮困潦倒,當他們回頭再一看自己往昔的那些初中高中朋友,發現他們已經是人生贏家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很多人的心裡自然會顯得格外的不平衡,所以很多的人都會說一句:“早知道讀書是這樣,還不如當時就不浪費這個錢了,早早的出去開個店,現在我也已經成為了人生贏家了”。

雖然現實如此的血淋淋,但是我依舊支持董明珠的觀點,北大碩士法學系畢業的學生,他受了這麼多年的教育,其實就應該為社會提供更好的專業知識,更應該去儘自己最大能力去回報社會。

想要把一碗米粉做好,通過客人吃了之後的反饋調查,就可以對配方進行改革和研究,最終就可以把賣米粉的事業做得很好了,這真的不需要什麼技術含量,北大的畢業生把時間花在這些事情上,確實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但是我們又不得不去尊重別人的選擇,因為他也有他所熱愛的生活方式,所以我們不能道德綁架對方。但是讀書和學歷堅決不是會束縛人生選擇的事情。

在1999年,北大畢業的學生陸步軒因為生意失敗,而被迫開始賣豬肉,這個新聞被媒體挖掘之後;“北大畢業生當了屠夫”、“北大才子街頭賣肉事件”被媒體宣揚的沸沸揚揚。

一時之間,“讀書無用論”被刷屏了,面對社會輿論的壓力,陸步軒也只能道歉:“是我給母校抹了黑”。

但是在2019年11月份,“北大屠夫20年之後還在賣豬肉”卻上了微博熱搜,是的,陸步軒還在賣豬肉,但是他的豬肉年銷售額卻已經達到了18億,他就靠著賣豬肉身家過億了。

陸步軒說道:“讀書不一定能改變命運,但是一定能改變思維”。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選擇,我們無權去指責賣米粉或者賣豬肉就一定不是好的事業,他們也說道,他們在這份工作之中獲得了成就感,但是董明珠從國家人才方面去考慮,國家培育出一個碩士生確實也非常不容易,但是他最終不能為國家建設做出更多的貢獻,這也確實非常可惜。

董明珠怒懟北大碩士賣米粉:“教育資源的浪費,不缺你一碗米粉”


但是這卻並不能說讀書會讓你的選擇權利越來越少,會成為你人生擇業的負擔。

如果他確實能把米粉賣得非常好,好到能夠傳承中國美食的魅力,那麼這也不失為一件讓人非常值得開心的事情。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北大碩士生去賣米粉的行為?歡迎留言說出你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