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你的熊孩子你不教育,总会有人替你教训,结局令人唏嘘

“有些孩子是孩子,有些孩子是禽兽。”——《误杀》

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珍惜。看完《误杀》后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不管是熊爸还是熊妈,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误杀》是一部由两个孩子的校园凌霸引起的误杀案,交锋的却是两个孩子的父母。

双方都爱子如命,可以为了自己的孩子不折手段。一个是破了一千个案子的警察局长,另一个则是看了一千部电影的普通人。

事情的起因是,警察局长的儿子素察在夏令营时,迷晕李维杰的女儿李平强暴了她,还拍下录像,威胁李平,如果不再次发生关系,就公开录像,败坏她的名声。

李平害怕,把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陪着李平在家后的仓库里等待素察,在争夺素察有不雅录像手机时误伤了素察,随后埋尸朋友墓地,被小女儿看到。

李维杰出差回来,为了保护家人,和警察局长展开周旋,成功脱罪,并把警察局长拉下马。

《误杀》是一部犯罪和悬疑片,但在我的眼中却是一部家庭教育片。《误杀》告诉我们:你家的熊孩子,如果你不教育,总会有人替你教训,后果就不是你可以承受的。

《误杀》:你的熊孩子你不教育,总会有人替你教训,结局令人唏嘘

一、熊孩子,不是天生的,是父母后天精心养育的

溺爱,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在《误杀》中,素察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熊孩子,而他成为熊孩子,少不了母亲的极度袒护。

官二代素察,爸爸是市长候选人,母亲是警察局长。父亲忙于选举无暇顾及,母亲则极度溺爱。影片中有三个细节展示了她的溺爱:

1、母亲小心翼翼地为儿子手上的伤涂药,父亲进门给了儿子一个巴掌,骂他差点戳瞎别人的眼睛。母亲护住儿子说,已经花了十万元打发受害人。

伤害别人,可以不用承担任何责任,还会受到母亲的疼惜,因为打人的手受伤了。

父亲的暴怒,则是因为选举可能受影响。

素察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什么问题,因为街上的警察也是这样,包括做警察局长的母亲。

2、素察失踪后,他的同学Pony从美国回来,拿出手机给警察局长看了素察强暴李平的录像。警察局长立刻逮捕李维杰、妻子及两个女儿,其中包括读小学的小女儿。她拿出强暴录像,同她儿子素察一样威胁李平,如果不说出真相,就把录像公布。

这说明,素察的世界观,和她母亲的一模一样,他们不在意他人的感受,也不在意是非公正,只在乎自己的目标是否能实现。

熊孩子不是天生的,而是被熊家长慢慢培养出来的。你给了他成为熊孩子的潜质,只要机会合适,他就会做出令人发指的事来。

3、故事最后,素察的父亲选举失败,主动退出;母亲因滥用职权引起街头暴乱,免除警察局长的职位。两人在寺庙遇见李维杰,满含热泪询问儿子的最终音讯。

他们虽然口中说着对不起,但是脸上满满的是对儿子的怀念,并没有什么歉疚。只是因为强权没有得到结果,改打悲情牌,诱使对方说出真相。

熊孩子,不是天生的,是父母后天精心养育的。

《误杀》:你的熊孩子你不教育,总会有人替你教训,结局令人唏嘘

二、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然而,李维杰一家的行为是不是也会教出熊孩子?当面对校园凌霸、社会强权的压迫,他家的两个女儿,是否也会变成新的熊孩子?

1、好男人就要站在妻女的前面,保护自己的家庭

在《误杀》中李维杰发现了妻女误杀官二代,为什么不报警,反而跟警方周旋,毁灭证据,躲避法律的惩罚?

影片中,借李维杰的妻子之口问了出来,李维杰的回答是:“如果报警,你等不到坐牢。”

因为法律的不公,执法者的滥用职权,警察的随意敲诈勒索,警察局长的滥用职权,迫使想要保护妻女的李维杰,走上了掩饰罪证的道路。

因为恶得不到惩处,被侵害的女儿也得不到保护,所以李维杰认为他当时的责任是,如何保护妻子和女儿李平不再受到伤害。

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威武不能屈。

随后的经历,证实了这一点,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警察局长把李维杰一家四口带进了警察局审问、殴打,连小女儿安安也没有放过。

镜头从上往下,俯视安安,空间压抑狭小,预示着安安无处可逃的绝望。

年幼的安安受不了父母被殴打,说出了自己看到的真相,一家人被绑着去挖坟找素察的尸体。

然而棺材中并没有素察的尸体,只有一只死羊。素察父亲的竞争对手,借用此事大做文章,赢得选战,罢免了警察局长,李维杰一家也得以无罪释放。

2、好男人,就是面对危难一个人扛,不让家人受牵连

李维杰为什么不把真相告诉妻女,要一个人扛?

看过一千部电影的他,深刻明白,在严刑拷打下没有人能保守秘密。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份危险。

天真的安安,一定会被骗出真相。

大女儿也不一定能顶住,被强暴录像外泄的压力。

而妻子,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不能再承受一丝压力。

想要保住这个家,就必须自己一个人扛下来。

特别是,当他发现素察被平平打晕后并没有死,妻子相当于是活埋了素察,就更不敢告诉妻儿了。

这些点,电影里都有明确的交代,细心的观众会发现:

第一,泰拳中,拳手被打晕,被掰开嘴,防止吞舌窒息。预示素察可能吞舌窒息。

第二,妻子搬运尸体时,被地上水管绊住,车子一颠,素察的手臂露了出来。预示素察可能苏醒。

第三,警察挖墓时,棺材的盖板上有鲜血的痕迹。证实素察是被活埋,用手抓盖板抓出血,所以李维杰要用一只被打死的羊,掩盖盖板上的鲜血。

那么素察被埋到哪里了?

只要找不到尸体,就无法破案。所以,李维杰一家才能无罪释放。

一个人扛下一切,把所有的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这是一个男人对家庭的负责。

3、给孩子做榜样,不管如何都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哪怕要坐牢

既然如此,脱罪后,李维杰为什么还要去自首?

还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因为即便成功脱罪了,但安安确实看见了埋尸,孩子的心里埋下了可以撒谎的阴影。

安安考卷上的100分,显然便是70分更改的。

作为佛教徒的李维杰,一是为了自己的良心,二是为了告诉安安不能撒谎,才去自首。

素察有罪,但罪不至死。虽然是误杀,但确实活埋了一条人命。

欠债还钱,杀人偿命。无论有多少理由,该承担的责任都是逃不了的。即便能逃脱法律的制裁,但却背上了良心债。所以,赎罪的方法就是自首,接受法律的制裁。

在泰国,死刑好像已经取缔了,应该是长期监禁。

当囚车驶过街道,平平和妻子一路追一路哭,画外音响起李维杰的心里话,父女之间的隔阂,竟因为如此的祸事而弥合了。

敢于承担责任的男人,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有这样的父亲,两个女儿将来一定不会成为自私自利的熊孩子。

《误杀》:你的熊孩子你不教育,总会有人替你教训,结局令人唏嘘

三、孩子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

《误杀》展示的是一个悲剧,但凡是悲剧,总有些教育意义。我们如何防止我们的孩子陷入这样悲剧呢?

无论是平平或安安,还是素察,都有非常爱他们的父母,然而爱的不当,就是在害孩子。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纵容放任的熊家长。

熊孩子犯事,熊家长袒护,但总有一天,事情闹大了,无法收场,熊孩子就要付出代价了。素察付出的代价就是生命。

然而,我们没有必要让我们的孩子跟着熊孩子一起付出代价,我们该怎么做?

1、教育女儿不被精神控制

王朔在给女儿的信中说:你必须内心丰富,才能摆脱这些表面的相似。煲汤比写诗重要,自己的手艺比男人重要,头发和胸和屁股比脸蛋重要,内心强大到混蛋比什么都重要。

李维杰的选择是一种,但一定有更好的。

《误杀》整个片子中,都有这么一个基调,那就是女孩子的名声最重要,被强暴的视频一旦公开,女孩子的清白就没有了,日子就没法过了,所以才会一次两次受要挟。

实施犯罪的素察,倒是无所谓。

这个世界对女人的歧视太严重了。我们改变不了世界,却可以改变自己。为什么要把女人的贞洁看得那么重?

就像王朔所说,内心要强大到混蛋,无论怎样都不能受他人的威胁,特别是被清白、贞洁之类虚伪的东西所迫。

2、要对这个世界有所防备

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被伤害的孩子,他们都是极其善良的,又被父母保护的很好,以为这个世界只有善,没有恶,单纯地接受了陌生人的邀请,遭受了伤害。

就像温室中的花朵,没有经历风吹雨打,轻易地就凋零了。

家长要告诉孩子,这世界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要对这个世界存有戒心。宁愿错怪了陌生人的好意,也不要错误的接受了陌生人的恶意。

因此,不要总是把孩子往补习班送,只学会文化知识,不学习生活常识,怎么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

被骗走学费而自杀的女生;被男友精神折磨的北大女生;被校长带到海南开房的小学生;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怎能不学些心灵防身术,保护自己?

要对这个世界有所防备,世界上有坏人也有好人,学会分辨哪些是坏人、哪些是好人,这很难,但不是不能。

3、五条防骗基本法

豆瓣上有豆友总结了八条,我选取了其中五条供大家参考:

  • 任何对你的贬低和打压,包括自尊自信、外貌学历、主观客观,背后都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 任何让你不舒服的言语和行为,都是冒犯,不是你敏感。任何谩骂和羞辱,都是带着恶意的,与关系是否亲密无关。
  • 任何关系都不应该成为切断你社会关系的理由,如果阻碍你发展性的社会关系,一定是别有用心。
  • 任何你无法准确判断对方的言语或者行为是否存在恶意,请原样奉还,对方的反应会告诉你答案。
  • 任何亲密关系,亲情、友情、爱情,都应该让你享受其中,越来越好,想对所有人宣扬你的快乐和幸福,而不是藏着掖着,堵住你的嘴,让你无法呼吸,深陷泥潭。

这是针对精神控制的,比如被不雅录像威胁怎么办?不睬他,即便成为新闻热点也只有七天的热点,你不理他,就会消散。

那么如果被打怎么办?按照第四条的,打回去!但记住,不要打头、胸、腹等要害部分,不要用指甲,不要用工具。明显打不过的,要趁早逃,回家寻求父母的帮助。

影片《误杀》中,当事态发展到埋尸,已经无法挽回,李维杰的做法只是降低伤害,最终伏法。但李平寻求母亲的帮助,总算保全了自己,不至成为官二代的玩物。

《误杀》:你的熊孩子你不教育,总会有人替你教训,结局令人唏嘘

世界险恶,在儿童的世界也不例外,熊孩子遍天下的时代,保护好自己是最重要的。

不用管熊孩子的下场,不要不甘心,恶人自有恶人磨。好孩子,终将会有美好的明天。

《误杀》影片结尾处,李维杰身在监狱,诡异的望着天空。

素察的尸体藏在哪里,知道吗?答案是:警察局,所以警方不方便对外公布。


我是 ,关注孩子,无论电影内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