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保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鐘樓”

說起保定來,其實她還是不算太大,就跟鐘樓一樣,因為她的形狀被稱為“靴城”,因為他被夾在京津冀三角中心,同時受自身條件的限制,發展的還是很慢,西郊八大廠建成之前,只能在老城區發展,在我的印象當中保定老城區外面就是東風、五四、七一、永濟那麼幾條東西大街,就連三豐、復興路還都是沒有繁華熱鬧,有的地方還是農田。老城區現在到處拆拆建建弄得破破爛爛,把古城拆的已經面目全非,不過還得感謝他發展的太慢,感謝那些佔用歷史建築的單位,因為他們的佔用把一些歷史性的建築保留下來了。

保定的鐘樓還是很出名的,不是因為他座落在裕華路邊上的鐘樓,而是因為被媒體上廣為傳播的鐘樓商廈地下一層的大面包,每次去都是排著好多人,我都是在旁邊賣點蛋糕或者麵包,沒時間排隊。每次坐公交車從裕華路經過,都會看到一個三層的單體古建築,據說裡面的鐘很出名,從門票兩塊到五塊錢,即使從那裡經過都沒有上去過,不過不要小看鐘樓,它是全國重點保護單位,和附近的直隸總督署和古蓮花池一樣,不過我一直納悶,中國古建築格局講究對稱,鐘鼓樓應該是同時出現的,是不是在總督署西面是不是還有一個鼓樓,還值得的繼續考證。

大保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鐘樓”


大保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鐘樓”


大保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鐘樓”


大保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鐘樓”


大保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鐘樓”


大保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鐘樓”


大保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鐘樓”


大保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鐘樓”


大保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鐘樓”

保定鐘樓又叫古鳴霜樓,位於保定市裕華路,緊鄰大慈閣,背後是鐘樓商廈。樓內藏鍾,鐘體通高2.55米,口徑2米,唇厚17釐米,鑄成於金大定廿一年(公元1181年)。據《中國名勝詞典》介紹,該鐘早於西安鐘樓大鐘203年,早於北京大鐘寺大鐘552年。

該鐘造型莊重,比例科學,選料考究,以生鐵為原料,採用我國傳統工藝——無模鑄造法澆鑄而成。千百年來,它經受了無數次的撞擊和風雨滄桑,至今完好無損,體現了我國古代冶煉技術的高超水平。

鍾懸掛在二層樓上,它由兩根高8.5米,直徑0.45米的木柱(又叫擎天柱)支撐,在柱的頂端有八根橫樑搭成框架,鍾掛在最上方的雙坊上,這樣每根橫樑均勻受力,既減輕了柱子的壓力,又起到了固定支架的作用,具有抗震功能,使鐘體保持平衡,懸掛十分科學。用手輕輕一撥大鐘便能晃動,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工匠高超的建築技能和對力學原理的巧妙運用。鍾鈕蒲牢,緊啃鍾首。傳說蒲牢是龍王第七子,因喜好音樂,所以讓它做鍾鈕,聆聽鐘聲,滿足其慾望。鐘體宏大,設鍾帶三層 ,每層設八個開光窗,第一層窗內鑄有陽文楷書“皇帝萬歲重臣千秋”,字體遒勁有力。第二層窗內記載著金國重臣名諱和鑄鐘時間。第一行:武略將軍觀察與宮大達;第二行:定遠大將軍同知完顏豪;第三行:鎮國將軍順天節度使;第四行:駙馬都尉唐括貢;第五行:吳國公(下泐);第六行:大定廿一年歲辛丑辰日;第七行:丙子日戊子時鐘成。第三層鍾帶內鑄有座式佛像32尊。鐘體下部是按方位排列的八卦紋。底部由重弧紋將鐘口分為八瓣。鐘身共有佛像176尊,乳釘紋136顆及其它紋飾,文化內涵十分豐富。

在鐘的頂部設有八個洞眼,是為鑄鐘時不至於使鐘體破裂,還可以起到共鳴的作用,不僅能使鐘聲好聽,而且使鐘聲宏遠,回首悠長。神奇的大鐘上下可發出不同的聲音,能從聲音中分辨多種音符,音波起伏,尾音長達五分鐘之久。說明當時古人對鑄造學、聲學已有相當高的水平。如此鐵鐘在國內外實為罕見,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