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心王對戰薩拉丁,中世紀雙雄的最後一戰:雅法會戰。


獅心王對戰薩拉丁,中世紀雙雄的最後一戰:雅法會戰。

圖:“獅心王”大戰薩拉丁

1192年五月中旬,理查一世向穆斯林控制的最後一座巴勒斯坦沿海城鎮達魯姆(Darum)進軍。法國十字軍滯留阿卡,對理查的召喚置若罔聞,於是理查決定獨自行動。5月23日,經歷5天激烈的戰鬥後,守軍最終投降。這宣告了“獅心王”與薩拉丁戰端再起。

達魯姆的勝利激勵十字軍再度嘗試收復耶路撒冷。薩法丁正在替兄長恢復美索不達米亞的局勢,他帶走了一批精銳部隊,並且耶路撒冷的城牆尚未完全修復。耶路撒冷國王亨利最終率領本地軍隊和法軍與理查一世會合。

6月7日,聯軍正式從亞實基倫開拔。4天后,他們回到了耶路撒冷的門戶貝特努巴。令人費解的是,理查的大軍在此駐足了足足一月之久。據說國王本人在一次驅逐穆斯林輕騎兵的行動中,第一次親眼見到了耶路撒冷的塔樓和城牆。與此同時,薩拉丁則在聖城源源不斷地接收來自傑吉拉(即上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摩蘇爾等地的援軍。

6月20日,當理查一世與將領們商議是繼續向耶路撒冷進攻還是南下埃及時,接到情報說一支薩拉丁的輜重部隊正由南向北開往聖城。“獅心王”當即決定進行攔截。3天后,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痛擊了由薩拉丁同父異母兄弟法拉克丁(Falakal-Din)帶領的這支部隊。法蘭克人取得了大批補給物資和上千馱獸,並幾乎毫髮無損地返回了貝特努巴。

眼見形勢嚴峻,薩拉丁心急如焚。為了延緩理查一世的進軍速度,他不惜派人堵塞或汙染了貝特努巴與耶路撒冷之間的全部水源。7月1日,薩拉丁召集耶路撒冷的全體指揮官共商對策。雖然埃米爾們紛紛表達了自己的忠心和信心,但普通士兵已經開始擔憂重蹈阿卡的覆轍。此外在庫爾德人和突厥人之間也爆發了衝突,薩拉丁對軍隊此刻的凝聚力也感到忐忑。

薩拉丁並不知道,十字軍營地中也發生了爭執。既然補給充足,法國貴族高聲要求立即向聖城進軍。而理查的斥候傳回情報說,周圍的水源均已無法使用。考慮到哈丁會戰的教訓,這是個嚴重的問題。此外,如何在攻佔耶路撒冷後長期堅守依然無解。7月4日,不顧法國人的反對,理查一世下令撤出貝特努巴,全軍退往相對安全的雅法。

這一命令讓薩拉丁如釋重負。蘇丹親自策馬來到耶路撒冷城外的小山,目送理查一世緩緩離去。就在此時,薩法丁也順利地從美索不達米亞回師耶路撒冷——聖城終於暫時安全了。

幾天後,理查一世以新任耶路撒冷國王亨利一世的名義再次派出了使團。原本血氣方剛的亨利企圖向薩拉丁索取整個巴勒斯坦,可理查告誡他,薩拉丁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對手,不能過分挑釁。於是經過修改的條款溫和了許多:保障拉丁修士在聖地傳教的權力,歸還巴勒斯坦沿海地區。薩拉丁也對連年征戰心生倦意,他原則上同意這樣的妥協。雙方爭執的焦點還是亞實基倫——蘇丹要求拆除它的城牆。新亞實基倫凝聚著理查的心血,他因此斷然拒絕,甚至蘇丹提出額外割讓盧德也不能令他回心轉意。

談判陷入了僵局,而理查一世已歸心似箭。他甚至準備不待條約簽署便提前登船回國。為此,他和英格蘭部隊撤回了阿卡。但“獅心王”不能容忍平淡無奇地離開,他計劃通過一場奇襲奪取貝魯特,帶著勝利的榮光從該地啟程返航。與此同時,薩拉丁也有自己的計劃。他敏銳地髮型雅法兵力空虛,便於7月27日率領部隊離開耶路撒冷,於當晚將該城團團圍住,旋即發動強攻。經過3天投石機的轟炸,雅法城牆出現了巨大的豁口,穆斯林士兵如潮水般湧入城內。守軍陷入絕境,便向薩拉丁有條件地投降了,後者許諾將保障他們的人身財產安全。然而薩拉丁的士兵們卻失去了理智和紀律,他們瘋狂地搶劫戰利品,並殺死每一個試圖阻止的市民。薩拉丁對守軍心懷憐憫,特意通知他們可暫緩交出內城,待他恢復軍隊秩序後再履行投降的約定。這卻引發了意外的結果。

理查一世接到雅法被圍的消息後,立刻準備發兵救援。為了爭分奪秒,他本人與部分精銳選擇搭乘比薩、熱那亞艦船(共15艘槳帆船)從海路進發,十字軍主力則從陸上行軍。不幸的是,理查的艦隊連續遭遇逆風,直到7月31日才抵達雅法附件的海域,而陸上部隊因沒有獲得國王的消息,竟在凱撒里亞逡巡不前。當理查的艦隊進入眼簾時,薩拉丁剛剛整頓好軍隊秩序,內城守軍(49位騎士)也將財物打包,攜帶家眷,準備開門投降。千鈞一髮之際,騎士們意外地瞥見了理查的王旗,他們大受鼓舞,當場決定拿起武器再次投入戰鬥。49位騎士發動了自殺式的衝鋒,痛擊了錯愕不已的穆斯林士兵,隨即退回內城閉門死守。薩拉丁對逆轉的局勢還一無所知,因為他正在營帳內和守軍代表商談最後的交接事宜。起初,目睹雅法城中薩拉丁的旌旗,理查對登陸進攻還有些躊躇,但他突然聽到一片喊殺聲,進而得知內城還在基督徒手中。受此消息鼓舞,“獅心王”身先士卒,第一個涉水登上雅法灘頭。由於整個艦隊只有3匹戰馬,理查此基本上是以步兵的身份在作戰。據記載,“獅心王”奮勇當先,勢不可擋,身後僅有他信賴的80名騎士(皆下馬作戰)和約400名弓手。目睹“獅心王”的英姿,2000名意大利水手也加入了戰鬥。薩拉丁的部隊因此前大肆劫掠,散佈在雅法各個城區,面對“獅心王”的雷霆一擊,他們肝膽俱裂,無力抵抗,殘存的基督教守軍也與十字軍裡應外合,很快,穆斯林便完全失去了鬥志,四散奔逃。雖然薩拉丁還在陣中,但已經無力迴天。親眼注視著理查奪走自己手邊的勝利,想必薩拉丁的心中五味雜陳。蘇丹和少數馬穆魯克騎兵還算體面地撤退了,而多數穆斯林士兵一路狂奔至5英里外的阿西爾才停下腳步。

獅心王對戰薩拉丁,中世紀雙雄的最後一戰:雅法會戰。

圖:“獅心王”身先士卒救援雅法

第二天清晨,薩拉丁的使節阿布·貝克爾便來到了“獅心王”的住處,帶來了一份新的和約。貝克爾驚奇地發現,理查一世正在和一批被俘的埃米爾有說有笑,絲毫看不出他剛剛經歷了一場惡戰。面對貝克爾,理查一世收起笑容,表示願意與蘇丹停戰。但雙方再度因亞實基倫的歸屬問題爭執不休,談判未能取得滿意的成果。

薩拉丁得知,十字軍主力尚在從凱撒里亞前往雅法的中途,而理查一世兵力不足(近3000人),戰馬奇缺(15匹)。由於在談判桌上無法取得進展,他決定用武力逼迫“獅心王”就範。8月15日拂曉,他聚集了部隊,準備發動一次奇襲。

獅心王對戰薩拉丁,中世紀雙雄的最後一戰:雅法會戰。

圖:穆斯林與十字軍的激戰

幸運的是,當天清晨,一名熱那亞士兵碰巧在軍營外遊蕩,他聽到了穆斯林戰馬的嘶鳴和大軍移動的腳步,明白這是一次突然襲擊,便飛速地奔回營帳稟告理查一世。因此,當薩拉丁的部隊出現在十字軍軍營外時,後者已經有所防備。雖然得到預警,時間依舊緊迫,十字軍只能倉促地拿起手邊的武器,很多人來不及披甲,在理查麾下的騎士中,僅有54人能夠立即投入戰鬥。理查一世處變不驚,他下令在軍營外設置了一道木柵欄,以阻礙敵方騎兵,位於戰線第一列的是裝備盾牌的長矛手,他們保持半蹲的姿勢,用盾牌護住整個身體,長矛傾斜著伸向前方,身後是兩兩配對的弩手,一人射箭,另一人裝填——這是教科書般的抵禦騎兵的陣形。理查本人則騎馬不停地在軍中巡視,鼓舞他們的士氣。薩拉丁的騎兵從清晨至下午一共發動了7次衝鋒,但無法越雷池一步。幾小時的鏖戰令穆斯林騎兵精疲力竭,理查一世抓住時機,命令弩手代替矛兵進入最前線,盡其所能地傾斜箭雨,隨後又迅速退回陣內,長矛手重新搭建起“盾牆”。這一戰術給薩拉丁的騎兵造成了慘重的傷亡。蘇丹目睹“獅心王”的英姿,有些惱怒,但更多的是欽佩。當他發現理查的戰馬倒斃後,風度翩翩地派遣馬伕為英王送去了兩匹良駒。理查笑納了薩拉丁的厚禮,繼續投入指揮作戰中。這罕見的一幕成為雙方詩人多年的素材。當天夜裡,薩拉丁明白強攻無望,率部一路退回耶路撒冷。他下令緊急加固聖城城牆,唯恐理查會乘勝追擊。

獅心王對戰薩拉丁,中世紀雙雄的最後一戰:雅法會戰。

圖:十字軍的步兵陣形很好地剋制了穆斯林的騎兵

此戰中,穆斯林一方在戰場上留下了七百具屍體,而十字軍一方僅有兩人陣亡。十字軍以劣勢兵力虎口拔牙,擊退穆斯林主力部隊的這一戰,讓聖地的基督徒無不歡欣鼓舞。此戰同阿爾蘇夫戰役一樣,充分體現了理查一世的指揮能力、戰術素養和個人英勇,在穆斯林中也樹立起他的威名。薩拉丁擔心聖城不保,有意媾和;理查一世則對弟弟約翰憂心忡忡,急於回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