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不凡》:挣脱心中的枷锁,你本就生而不凡

在这个有着70亿人口的星球上,很多人每天都在重复一样的生活:定点起床、上班/上学、精力充沛/浑浑噩噩过完一天、下班/放学、睡觉,偶尔在假期出去聚会、旅游…

日复一日,我们越发意识到自己的平凡:出生平凡、长相一般、智力平平、工作普通…

我们一边羡慕着卓尔不凡的天之骄子,一边却安于现状没有勇气做出改变,因为我们相信自己是如此的平凡。

有一个人却说:卓越的人生是有迹可循的,其实人人生而不凡!

他就是《生而不凡》的作者,维申·拉克雅礼,他的经历很不平凡,他是印度人,长于马来西亚,大学时过五关斩六将进入巅峰时期的微软实习,却因不喜欢而故意游手好闲被辞退,差点没能大学毕业。

《生而不凡》:挣脱心中的枷锁,你本就生而不凡

大学毕业后,他被辞退两次、创业失败两次,一度身无分文、穷困潦倒。他28岁时,不得不离开美国,回到马来西亚与父母一起居住,然而当他35岁时,已经将爱好变成了事业,拥有一个有着超40个国家的员工的公司。

他提炼了自己人生的V字反转秘诀,并采访了无数成功人士,写下这本《生而不凡》,给我们提供了一套通往卓越之路的方法论。

一、挣脱普世规则的枷锁

普世规则,顾名思义,就是普遍适用的价值观。

从小,父母和老师就教导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仿佛我们的人生就该是这个模样: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选个好专业、找个好工作、买房、结婚、生子,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生而不凡》:挣脱心中的枷锁,你本就生而不凡

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这样的,22岁前的维申也是。他刻苦学习,考上了美国名校密歇根大学,攻读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专业,22岁进入微软实习,不出意外的话,妥妥的未来硅谷精英。

但是他并不快乐,他甚至害怕上学院里的计算机课程,他真正热爱的是摄影和表演艺术,然而在那个摄影和表演艺术不被主流认可的年代,他从小就被家人和老师灌输长大后做一名工程师、律师或医生的想法,在高考结束后,他放弃了真正热爱的东西,而选择了大家认为最好的专业。

做着不喜欢的工作,他很痛苦,甚至没有勇气主动提出辞职,所以他故意在上班时间玩游戏、混日子,最终被辞退了。

这次职业的抉择引发了他的思考,他发现盲从于大众而选择“应该选择”的工作,这是有问题的。

《生而不凡》:挣脱心中的枷锁,你本就生而不凡

其实,我们一直生活在两个世界。

一个是绝对真实的物理世界。这个世界包含着所有客观存在的事物,岩石、树木、飞鸟、流水…它们都是客观而真实的存在,所有人都能达成一致,无可辩驳。

另一个是相对真实的精神世界。这个世界弥漫着种种想法、理念、规则、模式等等,有些已经发展了数千年,但这些都是相对真实的,因为它们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维申把这个相对真实的世界叫作普世规则的世界。

刚出生时,我们的大脑如同一张白纸,随着我们年龄的增加,周围人(父母、老师、其他权威人物等)不断向我们灌输各种观念和想法,为了快速适应这个世界,我们接受了许多普世规则的概念,并信以为真。

《生而不凡》:挣脱心中的枷锁,你本就生而不凡

然而,这些普世规则只是相对真实的,而非绝对。

史蒂夫·乔布斯说:“围绕着你的叫作生活的一切,是由不比你更聪明的人所创造的。”

也就是说,这些普世规则的创造者并不一定比我们更聪明,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一定要遵循这些规则而生活?或许它们已经过时了呢?

当你发现普世规则和自己的梦想背道而驰时,选择去质疑,质疑你与生俱来的种种信念,挣脱普世规则的枷锁,换个角度思考,你将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

卓越之人善于看清普世规则,他们明白哪些规则该遵循,哪些该忽略。故而,他们更倾向于踏上少有人走的路,自己来定义什么叫做真正活过。

二、改写现实认知,更新行为方式

1、改写现实认知

两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研究,她们询问了84名酒店女佣的身体锻炼程度,1/3的人说她们完全没有锻炼,2/3的人说她们没有定期锻炼。

在这些女佣的现实认知里,打扫房间并不算是锻炼,即使她们平均每天打扫15个房间,她们的身体健康测试结果也和那些久坐办公室的白领差不多。

《生而不凡》:挣脱心中的枷锁,你本就生而不凡

研究员转变了其中44位女佣的现实认知,告诉她们打扫房间其实就是在锻炼,且达到了疾病控制中心的运动标准,并向她们讲解了做各类清洁活动消耗的卡路里量。

1个月后,研究员重新检测了这些女佣的身体健康情况,发现被灌输健康信息的44位女佣的健康程度显著提高,而没有被灌输健康信息的女佣的健康程度没有变化。

这个研究中,女佣的日常工作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唯一的变量是她们对于自己工作和锻炼的现实认知。

这个研究生动地表明:当我们相信某些东西是真的时,它们就变成了真的,你的现实认知塑造了你。对于我们自己的人生,想要相信什么,取决于我们自己。

酒店女佣被灌输打扫房间等同于锻炼这个现实认知,她们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如果我们把这个方法用在爱情、工作、身体、赚钱能力上,把大脑里无效或者过时的现实认知替换成一个更有效的,或许能获得不可思议的力量。

2、更新行为方式

行为方式指的是我们的日常活动和习惯,比如饮食、工作、理财习惯等。

行为方式如同手机里的应用程序,可以下载可以卸载也可以更新,我们要不断优化它,去发现、升级和衡量新的行为方式,才能不断成长与自我革新。

《生而不凡》:挣脱心中的枷锁,你本就生而不凡

那么,如何更新行为方式?

(1)发现问题

时不时停下脚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并质疑自己的行为方式,制定更加大胆的新目标。

(2)确定更新频率

写下自己想要调整的领域,比如个人技能、身体健康等,根据自身情况确定一个合理的更新频率,定期更新与反思。

(3)划定绝对底线

底线是给自己设定的不能逾越的最小值,底线既能防止你退步,还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让你得到提升。给自己想要更新行为方式的领域设置一个绝对底线,不要打破它,比如你想改善身体状况,要求自己每周运动3次,可以设置一个每周运动1次的绝对底线,时间长了一定会有收获。

当你换上了赋予你能量的现实认知,并下载与之匹配的新的行为方式,你的成长速度将飞快提升。

《生而不凡》:挣脱心中的枷锁,你本就生而不凡

三、将自己重新编码

当我们打破普世规则的枷锁,改写自己的现实认知,不断更新自己的行为方式后,我们就进入了一个新的状态:和内在的自我相处。

我们的内在世界,是一个充斥着各种相互矛盾的想法、信念、习惯、情绪和渴望的地方。我们要将自己重新编码,以获得内在的宁静与平衡。

1、实践快乐自律

快乐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同的人对快乐的感受度也不一样,在这个充斥着压力与焦虑的社会,快乐似乎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

《生而不凡》:挣脱心中的枷锁,你本就生而不凡

很多人把快乐的权力交给了外界,我们的快乐被金钱、房子、车子、工作、孩子、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所左右,这是荒谬的。

维申说:快乐其实是在我们的掌握之中的,即使受到周围人、事、物的影响,我们也能让自己重新回到快乐的状态上。

快乐是一种能力,把快乐当做一种自律,提高我们控制快乐水平的能力。

提升快乐水平的三大秘诀:

(1)感恩:科学证明,感恩能让我们变得更加宽容、愿意与人亲近,减少抑郁和焦虑,获得更好的睡眠,精力更加充沛,从而获得快乐。每天睡觉前,回想一下今天让自己感恩的人、事、物,比如朋友的一句夸奖、干净的街道…都值得感恩。

(2)原谅:原谅他人,其实是解放自己,当你学会真正的原谅时,你就拥有了强大的内心,那时,任何人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不会影响到你,没有负面的东西能触碰到你。

(3)付出:让自己快乐的秘密,在于让别人快乐,“付出”是必经之路。不要吝啬自己的善意,多去帮助让人,让人生更有意义。

2、设定人生目标

《生而不凡》:挣脱心中的枷锁,你本就生而不凡

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努力学习找个好工作?努力赚钱、实现财务自由?成家立业、安稳一生?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其实,我们常常混淆了目标和手段。

我们以为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和某个人在一起是目标,但其实这只是通向某个目标的手段。

目标是内心深处真正的渴望,追逐目标的过程是快乐的,它能让你的生命充满乐趣和意义。

手段后面通常跟着一个“所以”。比如:我高考要考600分,所以能考上XX大学;我要做好这个项目,所以能够拿到更多的奖金;我要实现财务自由,所以不用再“朝九晚五”。

弄清楚什么是目标,给自己设定一个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好的目标会让你感到兴奋与恐惧,兴奋,意味着这个目标是真正贴近你的内心的,恐惧,意味着你正在突破自己的边界,走出舒适区。

四、迈向卓越

当我们挣脱普世规则的枷锁、改写现实认知,优化行为方式、实践快乐自律、设定真正的人生目标后,我们就迈向了卓越之路。

卓越的征途,只有充满好奇而热爱冒险的灵魂才能走到最后。

《生而不凡》:挣脱心中的枷锁,你本就生而不凡

世界上最卓越的人没有职业,他们有的,是使命。

有学者将工作分为三类:

(1)工作是一种谋生手段,靠它挣钱养家。

(2)工作是通向成长和成就的道路。

(3)工作是一种使命,是你愿意为之终身奋斗的事业。

我们大多数人都停留在前两类,我们没有找到发自内心深处真正热爱的东西,所以我们甘于平凡。

寻找使命,从确定真正的人生目标开始,它会驱动我们不断向前,当你开始追寻自己的使命,并且保持着兴奋与快乐的状态,你将开始意义非凡的人生之旅。

五、结语

作家博尔赫斯曾说:任何命运,无论如何漫长复杂,实际上只反映于一个瞬间——人们大彻大悟自己究竟是谁的瞬间。

我们羡慕别人,我们不满意现状,我们没有勇气做出改变,我们没有梦想,我们浑浑噩噩地生活,我们不知道人生的意义,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

我们生来都是一张白纸,生活的环境造就了我们如今的模样,如果不甘于平凡和平庸,必须先挣脱普世规则的枷锁,而大多数人,都迈不出这一步,我们太在乎外界的评价、世俗的眼光。

正因为绝大多数人无法迈出第一步,卓越之人才如此稀少。

卓越是孤独的旅程。

如果你有勇气,请迈出第一步吧,这条路注定崎岖不平、布满荆棘,但也有无与伦比的美丽风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