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 遼寧艦通過臺灣海峽,目的地不明

突發!遼寧艦昨夜通過臺灣海峽,目的地不明


昨夜 遼寧艦通過臺灣海峽,目的地不明

昨夜 遼寧艦通過臺灣海峽,目的地不明

此消息來自臺灣媒體,據稱遼寧艦正在臺灣海峽航行,並要求來往船隻打開“船舶報告系統”。這一要求是按照始建於1973年的通稱AUSREP國際規定,屬區域性船舶報告系統。1982年採取強制參加方式。在其服務區域內所有本國船舶和外國船舶都必須向系統中心按規定提供航行計劃和報告船位。

昨夜 遼寧艦通過臺灣海峽,目的地不明

遼寧艦的要求完全符合國際法,不知道為什麼臺灣媒體為什麼反應如此強烈。

遼寧艦很可能就是一次仿照美國航母的例行作戰部署。

遼寧艦2019年進入大連造船廠進行例行的中修,本次出航屬於正常的部署活動,很可能像以前一樣,航行至海南島三亞航母基地駐泊。

下圖,遼寧艦通過臺灣海峽的照片(圖片來自臺灣網絡)

昨夜 遼寧艦通過臺灣海峽,目的地不明

這裡筆者蒐集了有關AUSREP“船舶報告系統”的基本知識:

船舶報告系統,是指船舶交通管理系統管理軟科學的一個主要子系統。要求位於港口及其附近的船舶在規定地點按規定程序和格式用甚高頻無線電話向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報吿船位、航行動態及船舶數據資料等,是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及時、準確地掌握所轄區域內船舶的各項數據和動態,並有效地進行交通管理的基本手段。

通過無線電報告蒐集和交換船舶動態信息的系統。

用於搜救的船舶報告系統這是在沿海國家的搜救責任區(見海上搜尋和營救)內,為了救援遇險船舶的需要而建立的。它根據本區內船舶的航行動態報告(包括航行計劃、船位報告、抵港報告或最後報告),進行船位的標繪、推算和更新,以便在發生海難時能向本區搜救協調中心或向為了搜救目的提出要求的國家及時提供本區當前的船舶分佈和動態。用於搜救的船舶報告系統的作用是:①在未收到船舶遇險信號情況下,縮短從與船舶失去聯繫到開始搜救行動的時間;②可迅速確定能應召赴援的船舶;③在難船位置不明或不肯定時,可定出有限範圍的搜索區;④便於給無醫生的船舶提供緊急醫療支援或建議。

昨夜 遼寧艦通過臺灣海峽,目的地不明

船舶報告系統通稱AUSREP,始建於1973年,屬區域性船舶報告系統。1982年採取強制參加方式。在其服務區域內所有本國船舶和外國船舶都必須向系統中心按規定提供航行計劃和報告船位。

昨夜 遼寧艦通過臺灣海峽,目的地不明

其他船舶報告系統這種收集船舶動態、跟蹤標繪和交通信息的系統還應用於船舶交通管理,常稱船舶動態報告系統(見船舶交通管理系統)。

遼寧艦出航的意義

綜合外媒報道,在全球範圍內不斷擴大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在給一些國家的海軍造成嚴重影響。截至4月8日,全球已有5艘核動力航母被確認發生了新冠肺炎疫情。

其中4艘是美國海軍的“尼米茲”級主力航母:“羅斯福”號、“卡爾·文森”號、“里根”號、“尼米茲”號。此外,法國海軍唯一的現役航母“戴高樂”號也宣告“淪陷”。

美國太平洋艦隊4艘航母均“淪陷”。

昨夜 遼寧艦通過臺灣海峽,目的地不明

昨夜 遼寧艦通過臺灣海峽,目的地不明


有分析指出,美國在太平洋共部署有4艘航母,均隸屬於太平洋艦隊,隨著4艘航母相繼爆發疫情,美國在太平洋出現了“航母真空”。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C)高級顧問馬克·坎西安指出:“除非是事態非常緊急,否則這些被‘感染’的航母不可能‘帶病’離開港口去‘值班’。因為在疫情沒有被徹底控制之前就‘貿然’執行任務,可能會導致新的疫情出現。”

中國海軍的遼寧艦本次出航意義重大,遼寧艦之所以能在全球疫情仍然洶湧的情況下出航,首先得益於中國抗疫取得巨大勝利的大環境,沒有全中國近期確診數零增長,遼寧艦也不可能“獨善其身”。

昨夜 遼寧艦通過臺灣海峽,目的地不明

另外,全球疫情仍然十分嚴重,海上安全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而保衛全球航行安全的責任仍然需要有人承擔,比如亞丁灣護航,比如各個海峽的打擊海盜的行動,都不能因為疫情而削弱,那將進一步給岌岌可危的全球經濟造成巨大的影響,保衛海洋安全的事兒總要有人幹。

目前看,航母這樣的人員密集型超大型裝備,由於人員居住密集和活動密集很容易感染。人員密集的基數越大,被感染的可能性越高,這也是美國連續四艘航母被感染的問題所在。

中國海軍能夠派出遼寧艦出航,反映了中國軍隊整體在抗疫工作中取得的傑出成績,這也是戰鬥力的集中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