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職場的分水嶺

27歲至30歲,是職場人的分水嶺

有關數據統計顯示,任職經理的平均年齡是27歲,到了30歲,明顯會出現分水嶺,一部分人繼續往上走,身任經理總監級別以上職位,具備一定的職場地位及影響力;另一部分人則出現停滯的狀態,工作平平穩穩,職位與薪酬都沒太大起色。

30歲,職場的分水嶺

年齡與能力匹配度

經歷了7年左右的職場工作,年齡的增長,工作經驗增加,個人領域擴展,能在某一領域精通深造的職場人普遍都繼續往上走了。加上幾年以來的工作沉澱,個人領域也不斷擴展,不佈局限於單一的領域,經理級別以上的領導者,眼光必須是長遠的,並能兼顧到水平業務的共同協調進步。

而幾年之後還處於平平淡淡的無起色階段,職場發展達到了狹窄的瓶口,由於行業轉換,工作領域單一,個人工作能力沒有得到明顯的提升。而然年齡上來了,憑著多年的工作經驗,拿著優厚的工資,卻很容易被新進來職場的人輕易追上,新進職場的年輕人火力旺盛,思維活躍,業績突出,沒起色的老員工很容易被工作成本更低的年輕人代替。

30歲,職場的分水嶺

年齡的增長,帶來更多的是心理上的負行

30歲,事業、家庭的負擔增加,事業的壓力加上家庭的壓力,工作再也沒有以前無後顧之憂的激情冒險了,工作也步步為營,小心翼翼。之前網上流傳職場內90後不可以隨便罵,因為90後分分鐘會離職走人,而那些有房貸車貸的,可以隨便罵,憋著一肚子的委屈,還在默默地工作著。

30歲,職場的分水嶺

瓶頸狀態該如何突破

部門前段時間換了個三十出頭的主管,主要負責增值業務的管理,因是互聯網增值業務,業務模式新穎,流程複雜,新主管對業務模式不瞭解,沒有深入挖掘瞭解,在管理上一團糟,員工不服,管理混亂,項目進程緩慢無進度,一個月內被辭退了。如果他入職初與員工深入交流,全面深入瞭解好整個業務流程和模式,在後面的管理工作上也許會不那麼混亂,起碼他經驗和管理能力上是跟的上的。

30歲,職場的分水嶺

這個年齡段,揹負壓力,砥礪前行

該年齡段,也需要不斷的保持學習,尤其是在互聯網行業中,更新換代速度比較快,業務模式變動調整比較頻繁,只有堅持不斷地學習,擴寬自己的可控領域,在自己專業的領域基礎上,拓展自己的可控領域。做為管理者,在個人專業領域上達到一定的專業高度之後,還需對其他關聯領域有深度認知,能知道如何去運轉、管理該領域,即為可控,如一名運營總監,需要懂得業務、產品、運營、品牌推廣等,需要在這些領域上把控。

30歲,職場的分水嶺

在一線城市競爭比較大,優秀的人才眾多,在瓶頸階段,有很多人選擇去二三線城市發展,脫離競爭大的一線城市,憑藉個人的專業能力和可控領域,能夠在二三線城市得到較好的發展。

當然,也有人在瓶頸期選擇出去創業。考慮到家庭背後的壓力,每個人的選擇都不同。顧慮到家庭、孩子,還有車貸房貸,相信不少人都會選擇穩定的職場道路。而敢於冒險的人,往往也能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