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中藥材育苗的關鍵時候,陳潤華每天都會和村民一起在田間地頭忙碌,不時加以指導。
四年前,也就是2016年,陳潤華還是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專職研究員,博士後學歷,每天和文學、哲學打交道。
2016年,陳潤華的父親手術後需要人照顧,於是陳潤華放棄了在上海的生活回到家鄉——畢節市赫章縣野馬川鎮。
回到家鄉後,陳潤華髮現農村的耕種方式和作物竟然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土地創造的財富依然有限。
“那段時間,就一直在思考到底做什麼?偶然看到一個朋友在微信朋友圈發中藥材,讓我茅塞頓開,是啊,我們家鄉可以發展道地中藥材啊” 陳潤華說。
決定幹後,陳潤華又拿出了年輕時候學習的姿態,開始了人生第二個求學階段,去拜訪種植大戶、農戶,向他們請教。他用雙腳走遍了中藥材主產區,20多個本筆記本200萬字記錄下了他學習的點點滴滴。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陳潤華成了一個土專家。2018年,陳潤華拿出積蓄,成立了公司,正準備大幹一場時,卻發現自己的號召力似乎沒有那麼高。
“你是博士後,你讀書厲害,教書也厲害,但是你種中藥材厲害不厲害我們不知道,老百姓有點觀望,我也觀望。”赫章縣雙坪鄉高明村村支書李文朝說,不知道能不能成功,要是跟著他,怕我們以後吃飯都沒有,所以,很多老百姓還是堅持要種玉米,種馬鈴薯。
為了說服村民們跟他一起幹,陳潤華挨家挨戶用自己掌握的中藥材種植專業知識做工作,聊種植,談入藥,說市場。
村民朱江說:“我們祖祖輩輩以前怎麼種中藥的,我們現在就怎麼種,沒想過去研究土地、創新。但是,陳博士,他就去研究土壤、對種子分等級,慢慢地,我們發現他比我們農民還像農民。”
村支書李文朝永遠記得2018年那個冬天,雙坪鄉高明村海拔2000多米,天寒地凍,陳潤華的臉都皸裂了、還冒著血珠,可他還在苦口婆心地給大家分析中藥材種植的前景,勸說大家跟他一塊幹。
就這樣,靠著實打實的本事和堅持不懈的努力,村民們對陳潤華的信任逐漸建立起來,開始加入陳潤華的中藥材種植公司。
經過兩年的發展,現在,陳潤華的公司已在赫章流轉土地種植半夏、附子等中藥材1.7萬畝,解決了600餘名貧困群眾的就業,2019年,公司僅農民工工資支出就600多萬元。
潘永仙是赫章縣雙坪鄉高明村村民,常年在外務工的她去年回到村裡,和陳潤華一起種植中藥材。潘永仙給動靜記者算了筆賬,去年一年,她家18畝地流轉給陳潤華公司,獲得土地流轉費9000元,她在陳潤華公司務工,務工收入4萬元,一年總收入超過5萬元。除了錢,潘永仙還有別的“收穫”。
“我喜歡在這裡做,白天在地裡幹活,晚上回家照顧孩子老人,往年我出去打工,小孩子考的分非常少,去年我回來了,小孩子都多考了二三十分,考了八十、九十分,我們也很滿意,孩子老人也很高興。”潘永仙開心地告訴動靜記者。
在公司的發展中,陳潤華還特別注重吸收年輕大學生。不少從赫章農村走出的80後、90後大學生在陳潤華的帶動下,也紛紛回到家鄉。
王平是赫章縣野馬川鎮前山村人,大學畢業後在赫章縣城工作,2018年,王平回到村裡和陳潤華一起種植中藥材。王平說,從事農業比之前在縣城上班辛苦很多,但,他覺得值得:“它不是一個單純的商業項目,它有很大的社會效益,我們一起努力,為赫章的老百姓創造一個更好的條件”。
提高村民收入、幫助村民擺脫貧困並不是陳潤華的最終目標,他要做的是發展可持續的產業、培養成熟的技術工人、實現鄉村振興。為此,陳潤華經常都會對村民和招聘來的大學生進行培訓。
“與其說我們是一個公司,不如說我們是一個職業技能培訓學校”陳潤華說,我們所有的環節都會進行大規模的集訓,培養成熟的技術工人,為我們的產業將來種植端的擴展打下堅實的人才基礎,通過這種產業升級,他們自身的轉化,他們由傳統的農民變為新型的農民,從傳統、低效、分散的小農種植變成集約化、高效、大規模的規模農業,帶來可持續的鄉村振興。
產業逐步有了氣色,村民的收入也提高的,但陳潤華依然堅持著創業初期的生活,和員工一起住集體宿舍、吃大鍋飯。離開復旦大學時,陳潤華帶走了87箱近3000本書。這些書他一直收藏著。他告訴動靜記者,他準備把團隊帶上正軌後就開始做鄉村教育,給大家上上課,講講傳統文化。
“鄉村教育是我一直以來的心願,我骨子裡就是一個愛土地的讀書人” 陳潤華說。
閱讀更多 二三裡資訊貴陽 的文章